《琅琊榜》中,樑帝有多不喜歡景琰?

無懼離殤

天下父母哪有不喜歡自己親生兒子的道理呢?即使貴為天子那也有人類最基本的感情,所以說,梁帝喜歡蕭景琰,更喜歡被他“親手殺掉”的大皇子蕭景禹。

可能書中和電視劇中展現給大家的梁帝是一個冷血無情、生性多疑、只想著玩弄權術的皇上。其實不能這麼說,只要坐上了皇上的這個位置,人都會身不由己,曾幾何時,梁帝與林燮、言闕也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只是這一切都在他登基之後改變了。


劇中梁帝剛開始對太子和譽王是疼愛有加,恩寵至極,為何對同樣是親生兒子的蕭景琰不聞不問呢,甚至有時候對景琰的覲見請求也不予理睬呢?其實還是因為景琰的性格不太適合讓梁帝來恩寵。作為皇上和父親,最忌諱的就是受到大臣和兒女的質疑和指責,而且梁帝生性多疑,以景琰寧折不彎的性格再受到皇上的恩寵,那他豈不是利用自己的職權鬧翻了天?搞不好十二年前逆案也會被他當朝推翻!梁帝是絕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十二年前的梅嶺逆案是梁帝心中永遠無法抹除的痛,他親手下了命令來剿滅曾經自己最好的兄弟,親自給他最寵愛的皇子賜下毒酒,這一切只源於他的任性和猜疑。他愛蕭景禹,也愛蕭景琰,但是這都不比不上他最愛的權利江山,直到逆案被推翻,他才追悔莫及,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在大殿上的那一跪,是對自己曾經犯下錯的懺悔,也是對兄弟妻兒的致歉,失去了江山,失去了兄弟,失去了妻兒也是對他最大的懲罰了吧!

我是阿王,一名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學生,喜歡影視的點個關注,相互交流!


阿蘇的阿王

小生不才,發表下個人見解!,不喜勿噴,如有不對之處還望海涵!

電視劇中,譽王和太子是有背景的,太子乃東宮儲君,其母位居貴妃,後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雖然母憑子貴,但是母子確實有實力和背景和資本!再看譽王,譽王雖是皇后養子,看似沒有太子身份尊貴,但是皇后不一樣,皇后乃是言氏一族,言氏在當時幾代帝王之中是不可估量的真正貴族,皇帝也不敢輕易得罪,所以憑著皇后的背景自然水漲船高!梁帝扶持譽王,一方面是為了牽制太子,另一方面何嘗不是看在皇后的面子上,畢竟皇后後宮之首,有著強大背景,而自己的養子卻什麼都不是說不過去!於是最得意春風的皇子就是譽王和太子了!再說到靖王,其母為醫女出身,就像皇后說的差不多,還沒資格與他們相提並論,比如當時給太皇太后抄佛經一樣,這是靖王的背景!任何權術估計第一點都離不開政治背景,這也是靖王比不了的!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之下,梁帝心裡是清楚的,如若赤焰軍沒覆滅,也許會看在林氏的面子能提提身份背景!自從赤焰軍和祁王覆滅,靖王母親再無任何政治背景,所以靖王母子跟太子譽王比起來差距還是很大的!

其實這樣的情況梁帝是清楚的,個人感覺梁帝表面上不喜歡靖王,但是內心還是不排斥的,或者說還是喜歡的,畢竟是親骨肉!因為梁帝看清他們的政治背景,不得不打壓靖王或者不寵愛靖王,反過來講,如果梁帝要是表現出很寵愛靖王,那肯定會被太子和譽王打壓,哪怕靜妃智商情商很高,太子他們也不是吃素的!之前在梅長蘇出場之前是做不到反擊的,哪怕是靜妃,也懂這個道理,所以一直隱忍!所以個人感覺,梁帝不能說不喜歡靖王,但也不能說很寵愛靖王,只是一種迂迴保護政策!不然以靖王的脾性,很容易讓人找到把柄並陷害!當然不能否認梁帝也忌憚靖王,但是跟喜不喜歡好像沒多大關係!

所以綜上所述,梁帝對於靖王是屬於那種中立的態度,不太喜歡但也不是不喜歡!只不過是一種保護或者是讓他明哲保身,做一個自在的王爺,好比紀王爺類似!所以喜歡不喜歡不能二選一!

以上純屬個人看法,文化有限,只能依照自己的想法一一闡述出來!謝謝!


汙名丶純小生

《琅琊榜》電視劇中,梁帝的偏心是有目共睹的,看過《琅琊榜》的小夥伴應該都看得出來,梁帝喜歡的是趨炎附勢的太子和譽王,對屢立戰功,持身中正的靖王反而不喜歡。



其實與其說梁帝不喜歡靖王,不如說梁帝是忌憚靖王。赤焰軍一案,可以說是哽靖王與梁帝之間的一根刺,雖然事後誰都不願意提起,但是梁帝深深的知道靖王的性情,也知道如果靖王一旦得勢,勢必會威脅到自己的皇權與威嚴,所以梁帝不斷的打壓靖王。有功不賞,無過也罰可以說成了靖王的家常便飯。

劇中以下幾點便是很好的體現:

劇情一:

靖王回京換防之時,要回宮面聖覆命,在宮外等傳詔,當小公公把此事告訴梁帝的時候,被太子打岔,之後梁帝便沒把此事放在心上,隨後更是忘記了,如果不是高湛高公公提醒梁帝,怕是靖王要在宮門口站上幾天吧。

劇情二:

越貴妃設計霓凰一事,當眾人對質之時,靖王求見,梁帝很不耐煩的問:“這個時候他來幹什麼?不見!”但是當隨後譽王要面見之時,卻是很大的反差。



劇情三:

還是越貴妃設計霓凰的時候,靖王刀挾太子救下霓凰,而當時的情況則是太子和越貴妃要殺靖王滅口。但是梁帝聽說這件事之後,第一句話竟然是:“你竟然挾持太子?”而皇后的第一句話是:“竟然射殺皇子滅口?”由此可見,梁帝根本沒把靖王的生死當一回事,這孩子壓根就是充話費送的。


劇情四:

九安山譽王叛亂,靖王去請紀城軍護駕,最後終於平定叛亂,完事交兵符給梁帝。當時梁帝的反應咱們暫且不說,但是與紀王談及此事的時候,竟然說沒想到靖王會那麼痛快的兵符交給他,而沒向他提條件,典型的小人之心。

目前能想到的只有這麼多了,朋友們還有要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青菜白玉湯罒

個人感覺,他不是不喜歡,只是父子倆都在賭氣,因為赤焰案走了很深的芥蒂,梁帝他知道景琰心裡對赤焰之案有很大的異議,而他又非常注重自己的威嚴,即使做錯了也不會承認自己做錯了,所以在這場父子對峙中他希望景琰能夠退步,十二年來讓他統兵在外,一來是讓他低頭讓步,二來也想栽培他,他深知景琰性情,所以希望時間能彌補父子之間的裂痕,試想,如果梁帝真的不喜歡景琰,為何要讓他帶領軍隊?他大可像對待寧王那樣放任自由,這樣達到的效果不是更好嗎?電視有一段說,軍方十個慶國公也比不上一個靖王,可見其在軍中的地位。梁帝對於景琰還是給予厚望的,可憐前期譽王和太子相爭時誰也沒注意到佔有重要地位的景琰,真是愚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