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名小區居民舉杯共慶中秋,一打聽,明白怎麼回事了

9月22號晚上,浙江新昌縣七星街道南巖社區南巖美墅小區在小區廣場上舉辦慶中秋聯歡晚會。廣場上,53張圓桌排開,330戶人家、500多人相聚一起吃美味佳餚,共賞精彩節目。據悉,這樣的集體會餐,該小區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年。(9月23日《紹興晚報》)

雖然天公不作美,聚餐時,下起了大雨,賞不了中秋月,但這絲毫沒影響大夥兒的好心情。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快朵頤,500來號人,人人都吃得盡興,聊得暢快,喝得酣暢,酒酣耳熱之中,加深了了解,增進了感情,原本不熟或者半生不熟的同個小區居民都因這次規模空前的集體會餐成了好鄰居,好朋友。此時此刻,他們的心中懸掛著一輪又圓又亮的明月。

月是故鄉明,情是近鄰親。道理誰都懂,但據我所知,召集全小區居民選擇中秋節前夕舉辦集體會餐,把酒話真情,還真是頭回聽說。難道他們不怕遭來物議嗎?首先好事者會問:誰出的錢?然後會往深處追究:這中間是否涉及腐敗?報道沒披露經費來源,但以我對鄉人的瞭解,他們絕不會在這反腐的風暴口上動用公款大辦酒席,最有可能的是AA制,每家每戶湊個一百兩百,然後由小區業委會召集大家定在某天樂和樂和。

我更願意從正面去評價這樣的集體會餐,只要經費來源正當,安全衛生有保證,這樣的節日會餐多多益善。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向來為中國人所看重,故藉助500多號人集體會餐營造一些節日氣氛,很有必要。不僅如此,它還有另一層含義。從傳統意義上講,中秋講究的是闔家團圓,無論家人天各一方,遠在千里萬里之外,有條件的都會趕回老家,與家人歡聚一堂,即使趕不回,也會通過書信、電話、郵件、微信等向家人道一聲平安,祝福家人幸福安康。這裡說的團圓,更多的是指一家一戶的團圓。而南巖美墅小區心嚮往之的團圓則超越了小家團圓的範疇,他們想要的是整個小區的團圓,把小區裡的330戶人家當做一個大家庭,把500多名居民當做一家人來看待,這樣就賦予了此次集體會餐更多的象徵意義和積極意義。

落實到現實生活中,我認為這樣的集體會餐還有更深一層意義。我不說大家都知道,現在的鄰里關係早已不比過去,雖然大家都同住在一個小區,甚至住在同一個單元裡,每天在樓道里上上下下,但一般連個招呼都不打,更不要說互留電話、互加微信,串門更加談不上,你我他都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小區建得越來越高檔,人心卻越來越冷漠,故此,似南巖美墅小區這樣的節日派對越加顯得有必要。

新昌是山區小縣,民風向來淳樸,人們普遍看重鄰里關係,具有古道熱腸的大有人在。9月12日《紹興晚報》報道,下雨了,樓下住戶不在家,被子還曬在外面,新昌錦繡華庭小區四樓住戶徐金蘭的做法是,在自家陽臺的晾衣架上撐起三把雨傘,為三樓來不及收納的棉被擋雨。這一幕被對面樓裡的住戶拍下發到業主群裡,感動了許多人。這一幕很好地體現了新昌小區居民的鄰里關係非常和睦融洽,將之與南巖美墅小區中秋會餐互為印證,可得出一點,只要鄰里關係得以改善,重現親幫親鄰幫鄰的願景就不會是夢。

500名小區居民舉杯共慶中秋,一打聽,明白怎麼回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