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的手笔——王安石变法

历史上,总有一些穿越者,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比如王莽,比如特斯拉。还有一些,看起来是穿越者,却总差那么点意思,令人扼腕叹息,比如帝辛,杨广,张居正。今天来介绍一位穿越者----王安石。

东晋衣冠南渡后,很长时间都是王与马共天下----王,是王敦、王导的琅琊王氏;马,是皇族司马家。王在马前,表明权柄在谁手里。

北宋,又出现了一次王与马共天下----王,是太原王氏后人王安石,与琅琊王氏同源;马,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的后人,司马光。白马之变后,士族被杀得所剩无几的情况下,还能重现700年前故事,不得不感叹历史的偶然性。

穿越者的手笔——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

王马二人吵了一辈子,看似根源在于一个主张变法,一个主张守成。然而事情往往不是这么非黑即白的,党争的背后,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的选择,是贯穿两千年的农耕文明的根本矛盾,是凯恩斯与弗里德曼之争(这不是笔者说的,是美国的华莱士说的)。

自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封建制度瓦解,千年的经济模式,都源自桑弘羊的手笔:国营经济为主,民营经济为辅(是不是耳熟?)。于是有了千年的历史周期律:中央集权->政府做大->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休养生息->经济发展->中央集权。北宋中期,战事频繁,北有契丹,西有党项,南有方腊。政府养着庞大的常备武装力量,应付频繁的对外战争,国库枯竭,政府经济面临崩溃。王安石变法应运而生。

第一招青苗法的思路,是国有官营,与民争利。短期迅速让国库充盈,长期则不利于激发民间经济。这也是司马光重点反对的地方。可见,司马光也是懂经济的。

无解了吗?王的魔法到此为止的话,还远远配不上穿越者的身份。

千年的民间经济,是地主与佃农的二元经济。生产力不变的情况下,官办切的蛋糕大了,必然导致民间二元经济的比重萎缩,后果就是后者崩溃,更多的宋江方腊铤而走险。

百年后,陆游评论到:

自古财货不在民又不在官者,何可胜数。或在权臣,或在贵戚近习,或在强藩大将,或在兼并,或在老释。

王第一个敏锐地洞察到二元经济的矛盾,使出了第二招:市易法,摧抑兼并,向豪强地主、垄断商人开刀。这不是亡羊补牢,而是有预谋的连环招。在任三司判官时,王就曾发文,力主罢茶官榷允许私贩。

然而,动了豪强地主的蛋糕,必然带来反弹。地主阶级及其代言人的强大,在明末东林党斗倒魏忠贤并最终拖垮明朝经济军事的过程中k可见一斑。打着为民争利的幌子,司马光一党疯狂反扑。有吕惠卿、章惇等人的支持,王可以硬扛,然而神宗明显招架不住了,变法功亏一篑。

二元经济的零和博弈问题,出题人桑弘羊,千年里,只有王安石、张居正找到答案,可惜没来得及答完考卷。直到雍正年间,依靠境外引入的高产作物,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率,才得以最终解决。然而此时的华夏大地,已被北方游牧民族放马践踏了两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