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何時該說真話 何時該說假話 翟黑子之死

在南北朝時期,北魏發生這麼一件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讀過非常值得我們深思,每個人都會面臨這樣的倆難境地,如何做正確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選擇決定成敗。

北魏的遼東公翟黑子特別受北魏皇帝拓跋燾信賴和親近,一次北魏皇帝讓翟黑子出使幷州,在幷州的時候,翟黑子收受了賄賂,得到了一千匹絹布,這件事情被北皇帝知道了。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何時該說真話 何時該說假話 翟黑子之死​北魏皇帝拓跋燾召見遼東公翟黑子,翟黑子知道皇帝會問起貪汙自己一千匹絹布的事,可是翟黑子不知道該怎麼做,於是翟黑子就找到高允說:“皇上要召見我,審問我了,我是應該把事實真相告訴皇帝呢?還是把事情隱藏起來不說呢?”高允對翟黑子說:“你受皇帝的寵幸,皇帝把重大的事情交給你來做,你犯了罪,應當把實話講出來,這樣就有可能會使得皇帝赦免你的過錯,你不能再次欺騙皇上。”

中書侍郎崔覽、公孫質則有不同意見,他們倆對翟黑子說:“如果你講實話主動承認了過錯,你很難預測皇帝該怎麼處理你,不如隱瞞不說。”翟黑子聽到他們這樣說,就生氣地對高允說:“你為啥要害我呢?按你說的話,我恐怕就死無葬身之地了。”翟黑子後來見北魏皇帝就沒有把實話說出來,北魏皇帝非常生氣,暴脾氣的北魏皇帝,馬上就斬了翟黑子。

這種情況在生活中非常的常見,有時候我們慌亂不知所措,人性本來就喜歡說謊,成年人說謊頻次非常之高,所以人人都害怕自己被謊言欺騙,遇到自己被欺騙的情況下會非常生氣。

說謊者為了避免受到禍患,想了各種套路,讓別人背鍋,別人是主謀,又或者找一個高大上的理由來掩蓋事實真相,什麼美麗的謊言。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何時該說真話 何時該說假話 翟黑子之死​人本性假,誠不悅人。這是千年前中國古人已經認識到人性,總結出經典的一句話,人人喜歡作假,人人又討厭自己被欺騙。

翟黑子被砍頭,本身就不是因為貪汙一千匹絹布被砍頭,這件事本不會危機到翟黑子生命,理由如下,一翟黑子本身正受到北魏皇帝寵幸,從情感上說皇帝是很容易赦免他的罪過的,幾千年歷史早就證明這一點,就千古一帝秦始皇都會犯這種錯誤,何況北魏皇帝呢?二亂世之際,人才是競爭的核心資本,就憑這倆點,北魏皇帝是非常容易赦免他的死罪。

翟黑子死於自己作死,你明明知道皇帝已經知道了一切事實,要審問你,你還要說假話,這是欺君大罪,皇帝能不生氣,弄死你麼?對領導而言,從害怕屬下貪婪,只要有貪婪之心就非常容易控制,領導最害怕的是下屬矇蔽自己,看不到真相,這樣就危險了,不僅是由於自己受到矇蔽,做出錯誤的決策,帶來巨大的損失,更害怕下屬拉虎皮扯大旗,最後架空自己,給自己帶來不可挽回的災難。這才北魏皇帝處死翟黑子的核心,唱戲的和太監,再者外戚一直亡國的推手,因為他們受皇帝寵幸,皇帝對他們信任,任何事都不經審查,重要的事交給他們,然後就利用這種寵幸把國家推向滅亡之路。

什麼時候該說實話還是該說假話,首先看你面對的人是個什麼樣的人,是明智的人還是愚笨的人,對明智的說實話,對愚笨的人說,對於明智的人用誠實來打動他,對於愚蠢的人,就用假話矇騙他。其次,看別人對事實真相的瞭解程度,如果別人已經有可確鑿的正確認識和事實證據,那就乾脆承認了,如果別人不瞭解事情的真相,那就不需要把事實情況講出來。

最後一定學會給事實真相披上正義的外衣,從動機上美化事實,無論你犯了多大的錯誤,別人都會說服自己原諒你。因為人是情緒話的動物,非常容易受情感和外部環境影響。學習歷史智慧,稱為一個有智慧的人。文章純屬個人之言,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