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宝鬘论》学习分享:利他让我们更勇敢

《中观宝鬘论》学习分享:利他让我们更勇敢

文:静怡苑•心灵乐园

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放不下。每个人放不下的各不相同,有的人放不下自己的妻子或丈夫,有的人放不下自己的儿女,有的人放不下自己的宠物,有的人放不下自己的发心工作,有的人放不下自己的生活习惯……如果一个有严重洁癖的人,某一天可以用每个人都吐了一口口水的碗煮面吃,或是像宗萨仁波切说的那样,在马桶里舀一杯水泡茶,也毫不在意,或许应该为此感到庆幸,轮回中的执著可能已经开始松动。

作为大乘行人却永远不敢说、不愿说、不想说,其实算不上大乘行人。坦露出自己内心不好的那部分是有必要的,否则,潜藏得太深,轮回的终点遥遥无期。

每个人都有我执和我所执,我还是发自内心地希望通过总相的方式,对幻化的他相续能够有所帮助。也可能是我太二了,但还是希望对自己的因果负责任,如果这世界上连一个敢说真话的人都没有,那也是这个世界的悲哀。

放不下现在的生活,修行不精进,也修得不太好。如果一点都不愿意放下曾经的习惯和现在的舒适生活,不过是在长养色蕴、受蕴等,这样的自我放纵,会让我们的我执更加根深蒂固。相反,若在让自己处于不舒适的地方,面对艰难的生活、复杂的人事来调伏我执,则是一种“自我杀戮”的过程。

当然,我们可以有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开脱,但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就称不上是真正的武士。

《中观宝鬘论》学习分享:利他让我们更勇敢

以前在成气候的学佛团体发心,只需要当翘脚老板、发号施令,可到了心灵乐园,柴米油盐都需要操心,每个义工的心都需要护持。发加持品的时候,害怕给谁少发了;安排听课的时候,害怕把谁漏掉了……有的人甚至因为没有照顾到她的妈妈而生气退出发心团队……经过五年的磨炼,心灵乐园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像一个安乐窝,在乐园呆着的舒适度也越来越高,所以现在又换到了另一个处境艰难的地方。

尽管很艰难,我也非常喜欢面对这份挑战。因为,如果人一辈子都在温床里躺着,永远不会进步,永远不会上升。但惰性和习气还是让我想要离开这个地方。

鲁迅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或许当时我们会觉得痛,但经历之后,是涅槃,是重生。从零开始成长,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作为旁观者,可能觉得事情完成起来轻而易举,可只有参与其中,才知道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就连做一道甜品也是如此。如果在成都,拿出手机点个外卖,很快一份西米露就能送到家,但如果自己去做这么一道甜品,其中的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除此之外,还可以战胜自己曾经的懒惰和习气。

不愿一直纵容众生,让他们离解脱越来越远。哪怕在相处的过程中吵架,但有反思的机会,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慈眉善目不一定对众生有利,忠言逆耳利于行,话说得不好听,但对我们的改变更有利。

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在修行,实则是在增加自己的我执,让自己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修行人。可能一天会磕8000个头,但若在磕头的过程中,生起了很多与其他人攀比的念头:“我磕8000个,某某一天才磕50个,他太差了!”“我的时间都用来磕头了,那些世间人却在吃喝玩乐荒废光阴,活该他们将来去三恶趣!”……如果是这样,其实磕8000个头的意义已经不大。但如果我们在磕头的过程中,不论以上师瑜伽的方式,还是以皈依的方式,带着众生一起走向解脱、走向光明,这才是磕头的核心意义。在上师三宝面前彻底放下,坦诚、不虚伪,最终与上师融为一体、无二无别,以这种透明对的方式与上师相处,意义才很大。

《中观宝鬘论》学习分享:利他让我们更勇敢

有时候我们还是要问问自己:“我的付出、我的修行,我做的这一切,是真的在走向解脱吗?”我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可以做一些形式化的事情,摆出修行人的样子,但我们却畏惧去到可以让我们的心得以调伏之地。

如果呆在一个让人很难受的地方,那每多呆一天,就会放下之前的一些习气,甚至吃一些自己从不吃的东西,做自己曾经不愿做的事情,之前会恐惧、想逃跑,但此时,我们为何不做一些与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驰的事情,去磨砺自己的内心呢?这是与自己作战,与己斗,其乐无穷。

挑剔别人、喜欢说别人这样那样,虽然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但可以以总相的方式如梦如幻地对他相续有帮助和启发,那就可以去说,否则,如果什么情况下都说“外面没有别人”,师父们也不必出来弘法利生,一个人独自去修行就好了——我们不能够自欺欺人,世俗谛中外面是有别人的,是可以用如梦如幻的方式利益他们的。如果自己发心清净,自己可以积累功德;如果自己的“挑剔”有一定道理,也可以帮助到别人。所以在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指出来,但发心要清净,如果带有太多贪嗔痴慢疑或自赞毁他就不好了。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一个团体当中,该说的话还是要说,否则,表面一团和气,内心却装满各种各样的意见,大家的心慢慢就不在一起了。彼此之间有对撞、有摩擦,相互把棱角磨平,这样才能真正地长久相处。

在家也是如此,如果对父母或孩子说一些话,能够让他们有所改变,为什么不说呢?但要观察自己,在说的过程中,有没有自私和烦恼。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说有些事情不必太执著,但在完成一些事情的时候,是应该坚持追求真理呢?还是应该随众口之言呢?必要的坚持可以有,尤其是我们的坚持对众生有利,更要坚持下去。如果谁说什么,就要去听,失去了坚持和原则、人云亦云,估计一件事也做不成吧?不是说为了修安忍,就要放下所有的坚持,我们可以自己去衡量。学过《饶益有情九观察》的,应该也知道取舍的方法。

如果自己作出的决定和选择,一直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要做的,不是改变别人,而是修炼自心。当我们做出一番成就来,自会让他人改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