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才能在职场路上走得更远


“利他”,才能在职场路上走得更远


昨晚和妈聊天,她跟我讲,同她一年创业的同行转行了。

我说之前挺红火的,怎么说不干就不干呢?她说,这几年去他那里买砖的包工头嫌给他的提成太少,好几个都上咱们买砖来了。

老是赚的不想多拿出些,时间久了谁还领客户去呢。

而且这几年生意不像以前那么好做了,竞争太激烈,再加上没有笼络住人心,结果他店里生意越来越少,最后不得不转行。

后来我想了想,妈给包工头的利钱,从来分的让他人说不出一个差字来,经常是亏的钱往自己肚子里咽,熟人介绍的越来越多,20多年来生意一直不错。

任正非曾说过“我只是一个形式上的管理者。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贡献的话,就是在分钱的问题上,我没有犯大的错误。”在商业上走的长远的,他们都不会把利己放在头位。

左手利他,右手利己,你选择的不同,结果大相径庭。

“利他”,才能在职场路上走得更远


一.利他建立信任基石

说到利他主义,我想起“古茗创始人王云安”他说,古茗品牌核心就是“利他主义”。

王云安在大学期间就挣到了几十万,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能挣这么多钱?

因为他深谙“利他”之道。在大学期间读了李嘉诚告诫子女的话“当你觉得你和别人分享是五五开,你可以尝试给他六,自己拿回四成就够了”这句话给了他很大启示。

他想到既然是伟人说的话,自己应该学一下。后来不管几个人创业,都是平均主义,五五分。到创办“古茗”时得到了许多人跟随。

“利他主义”也成了古茗品牌核心。当遇到品牌供应商和自己利益冲突时, 他想到的是对方利益,加盟商店里的利润都比他的多。

后来“利他主义”成就了他,加盟商说没见过这么用心的老板。靠着品牌口碑在茶饮行业有了一席之位,到现在全国已开了快3000家店。

他说“利他主义”带给他最大的好处就是信任。信任基石可以让沟通变得简单高效。也就是阿里文化“因为信任,所以高效”

充分利己,最多只能算谋生,利他奉献,才能成就事业与人生。

“利他”,才能在职场路上走得更远


二.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参加过几次训练营,助教老师都会告诉我们,要想真正掌握这门课,教是最好的学。

刚开始不以为意,觉得自己会了就行。还教别人,又费时间又费精力,不如省下时间去看会书呢。

直到进入助教培训,当学员有什么问题自己不会时,才知道学过的知识不清楚,赶快查漏补缺,思考该如何言简意赅去讲。

回头发现不仅学到的知识越来越深,还提升了自己沟通交往能力。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利他”,才能在职场路上走得更远


三.利他主义收获的更多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说:目光从个人的贪欲中转移,人才能耳聪目明,洞悉事物的真相

就是说,当我们目标不是自己的利益时,我们看到的世界才是宽广的。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大卫•安德森和吉姆•墨菲一起到铁路公司工作,20年后,吉姆成了公司总裁,而大卫仍然是普通工人。

同事好奇地问其中的原委,大卫感慨地说:“二十多年前,我只为每小时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却一直为这条铁路而工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心存利他之心,得到的远超我们想象。

做生意时,我们只关注挣钱,那最多得到的只是钱。但如果我们关注是让客户受益点,那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钱财,还有口碑,信任。

和他人聊天时,我们只关注自己想说的,那最多是自己说爽了,他人如坐针毡。但我们说的是对方感兴趣的,那你们的聊天才是愉悦的。

写文章时,只关注自己想表达的,那就是自嗨文。但写之前想好写出对他人有价值的东西时,你获得不但是流量,还有用户的忠诚。

古人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很多事,以利他出发,最后回归的原点就是自己,利他越多,自己获得的也越多。


“利他”,才能在职场路上走得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