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期間交通事故多發,搭載了AEB主動剎車系統能否讓人放心?

隨著十一長假的到來,不少有車一族也選擇了駕車返鄉或者長途自駕,而本次國慶期間,國家繼續實行“節假日期間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的政策,雖然高速通行費能節省不少,但高速路段的車輛也將遠高於平常水準,對於一些新手司機而言,帶來了不小的駕駛技術考驗。

而近年來,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不少新車都配備了AEB主動剎車系統,從系統的功能可以得知,主動剎車系統在車輛低速發生碰撞的前提下,具備繞過駕駛員主動制動的功能,而這一功能對於一些新手而言可謂是福音了,如果AEB主動剎車系統能夠普及,那麼將會避免不少的事故發生。

十一期間交通事故多發,搭載了AEB主動剎車系統能否讓人放心?

尤其是對於新手司機而言,在緊張的情況下誤踩油門或者忘記剎車而導致的事故並不少見,而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深圳寶安機場事故了,據悉,一輛奔馳車離港平臺轉彎處失控,衝向護欄邊的行人,直接導致9人死亡,其中包括24歲肇事女司機,另有23人受傷。肇事車女司機下車救一個掛在高架橋邊上的人,伸手去拉,結果雙雙墜橋,而女司機送醫搶救無效身亡。有網友分析,應該是女司機情緒緊張,錯把油門當剎車踩了,導致車輛失控。

那麼,在這種類似的情況之下,如果AEB主動剎車系統能夠普及,那麼能否避免社會上大部分的交通事故呢?

主動剎車在歐美快速普及

其實,在國內汽車還尚未普及ABS系統的時候,早在2014年,歐盟國家已經要求新車必須配備AEB系統,否則無法從E-NCAP獲得五星安全認證。而在2018年,美國交通運輸部(NHTSA)也宣佈,其中標配自動緊急剎車系統(AEB)是新車獲得五星評價的必要條件。

如果一輛配備了AEB系統的汽車發現前方存在潛在的碰撞風險,司機若沒有及時反應,AEB系統會幫助制動。而IIHS(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研究發現,當車輛配備了AEB系統,追尾事故能夠減少50%。

而國內也迅速跟進,據悉,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在新發布的2018版中國新車評價規程(C-NCAP)管理規則中,也新增了主動剎車系統(AEB)的測試,成為了新車星級評價的重要參考。

其實市場上大多數車企都已經擁有了各自的AEB系統,只是名稱和叫法不同而已,如豐田的是PCS、奔馳Pre-safe安全系統、大眾Front Assist、斯巴魯Eye Sight、沃爾沃City Safety等等,但工作原理是相同的。一般都是通過車輛前方的毫米波雷達與攝像頭來感知前方路況,如果遇到障礙物,則根據不同的速度與距離發出警報,如若碰撞不可避免或駕駛員沒有采取剎車舉動,系統則自行介入剎車系統強制剎車。

十一期間交通事故多發,搭載了AEB主動剎車系統能否讓人放心?

AEB系統看似非常好用,但為何推廣會遭遇到阻力呢。這還要從它的運作原理說起,一般車企所搭載的AEB系統,都是採購自汽車供應商並自行調校的,而全球主要的一級供應商有博世、大陸、天合、德爾福以及國內的萬安、亞太股份等,它們作為一級供應商具備毫米波雷達傳感系統及底盤系統集成能力,能獨立供應AEB產品。而被英特爾收購的Mobileye作為二級供應商可提供視覺ADAS模塊,提高AEB檢測的準確度和範圍。

AEB系統探測困局

不管是一級供應商還是二級供應商,所提供的主要是毫米波雷達以及攝像頭,而這兩個探測方式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陷,

毫米波雷達主要是向前發射超聲波來探測前方障礙物,有技術成熟、價格低廉,發射距離遠、不易受天氣影響、無論白天黑夜,還是霧霾雨雪,都能正常工作。

十一期間交通事故多發,搭載了AEB主動剎車系統能否讓人放心?

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毫米波雷達存在盲區,易受干擾,對於較遠的車輛或者其他運動物體識別率較低,而且存在探測失效的問題。

十一期間交通事故多發,搭載了AEB主動剎車系統能否讓人放心?

AEB系統所採用的攝像頭分為單目和雙目兩種形式,單目攝像頭運作方式主要是探測到前方物體,與自身數據庫圖像相比對,進而判斷前方物體,但對於一些數據庫不存在的物體則無法判斷,在識別準確性和實時性方面,有一定的缺陷。

相比單目攝像頭,雙目攝像頭運作原理則是利用兩個攝像頭對同一物體同一時刻拍攝的照片上的色差而得出的,並不要求識別障礙物,利用色差即可得出前方障礙物的距離。

但攝像頭探測也存在缺陷,面對暴雪、暴雨、夜晚弱光環境或者被強光照射等條件,也會失靈,存在誤判和漏判。

說到這裡,你肯定想起來,將雷達與攝像頭結合起來使用,可以通過兩者的互相確認來提高識別的準確性。但儘管如此,AEB系統仍舊會存在誤識別的問題。

AEB系統為何在國內不受待見

不少國外車企所採用的AEB主動剎車系統,所考慮到的也是國外的道路情況,而對於國內複雜的道路環境和一些老司機駕駛技術是少有考慮的。並且由於AEB系統只能探測前方物體,這也為其使用帶來了侷限性。

十一期間交通事故多發,搭載了AEB主動剎車系統能否讓人放心?

在國內一些擁堵路段,不少車輛都是前臉貼屁股的行駛,如果過於靠近前車變道,在變道過後,有些車輛所搭載的AEB系統則會判定和前車有碰撞的風險,提前剎車也會讓有些駕駛員感到非常的不適應。

而有些搭載AEB系統的車輛,對於距離判定過遠,在國內這種駕駛下,尤其是行駛中或者等紅燈時,前方頻繁加塞的車輛也讓駕駛員坐不住。

值得一提的是,並非所有的AEB系統都具有行人識別功能,特別是僅採用雷達作為感知元件的系統,在雷達盲區或者是受到干擾的情況下,極易出現誤判或者是不識別的狀況。所以,即使是搭載了AEB系統的車型,駕駛中也不要隨意放鬆警惕,避免出現不必要的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