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戰爭作爲戰勝方的英國與法國簽訂的巴黎和約爲何被後世抨擊

導言:七年戰爭以英國、普魯士、葡萄牙、漢諾威為首的陣營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而英國成為戰爭的最大贏家。英國獲取了海上霸權和海外殖民地霸權,並嚴重削弱了宿敵法國。聲望大增。正如霍勒斯·沃波爾所述:“羅馬人征服世界用了三百年,我們征服世界只經過三次戰役,而目前的世界比羅馬時代擴大了一倍。”但英國在巴黎和約中的綏靖行為卻遭到了後世的抨擊。


在《烏得勒支條約》簽訂五十年之後,英國同法國簽訂了一項新的和約。比特派貝德福公爵到巴黎就具體條款舉行談判。貝德福公爵認為,他的國家在地球,上佔的地方過多,會永遠遭到歐洲聯合勢力的威脅和不滿國家的攻擊。他主張對法國和西班牙採取綏靖政策,慷慨奉還所佔領的土地。皮特則主張大量削弱敵人的力量。他覺得,如果不把法國和西班牙置於永遠不利的地位,就不會有持久的和平。可是他不能參加和談。他猛烈攻擊這個新的和約,說它對英國的安全有害。

七年戰爭作為戰勝方的英國與法國簽訂的巴黎和約為何被後世抨擊

老威廉·皮特

然而,英國根據一七六三年的《巴黎和約》收穫很大。她在美洲得到加拿大、新斯科舍、布雷頓角及其附近的島嶼,還得到在密西西比河,上航行的權利,這個權利對於同印第安入發展貿易十分重要。她在西印度群島得到了格林納達島、聖文森特島、多米尼加島和多巴哥島。她從西班牙得到佛羅里達,在非洲保留了塞內加爾。在印度,東印度公司保留了它征服的遼闊土地,雖然有些貿易站歸還了法國,但法國人在次大陸的政治野心終被徹底挫敗。在歐洲本士,米諾卡島歸還英國,敦刻爾克的工事也終於拆毀。

七年戰爭作為戰勝方的英國與法國簽訂的巴黎和約為何被後世抨擊

巴黎和約簽訂後的美洲形勢

史學家們對於承認英國為大帝國的這個和約持樂觀態度,而忽視了這個條約在戰略.上的不利之處。條約充分反映了貝德福公爵的觀點。法國的海軍力量絲毫未減,她在美洲收回聖皮埃爾島和密克隆島,在聖勞倫斯灣得到在紐芬蘭沿岸捕魚的權利。這些地方成為擁有一萬四千固定人員的法國海軍的療養所。它們的商業收入每年約達五十萬英鎊。它們可以成為海軍基地或者把法國產品運進加拿大的走私中心。在西印度群島中,這次戰爭最寶貴的戰利品、盛產食糖的瓜德羅普島也歸還法因,一併奉還的還有馬提尼克島、貝爾島和聖盧西亞島。瓜德羅普島非常富饒, 英國政府甚至想保留該島而把加拿大歸還法國人。上述諸島也是以後反對英國的良好的海軍基地。

七年戰爭作為戰勝方的英國與法國簽訂的巴黎和約為何被後世抨擊

七年戰爭結束時的英國勢力範圍(地圖由好友神之使然繪製,轉載請註明出處)

西班牙重新得到加勒比海,上的戰略要衝哈瓦那港,並且收回對華貿易中心馬尼拉。如果英國人保留這些基地,法國和西班牙的艦隊就會永遠置於他們的控制之下。儘管皮特極力反對, 非洲的戈雷還是歸還了法國,那裡是很好的基地,海盜可以從那裡出發騷擾通往東印度群島的貿易航線。而且,《巴黎和約》沒有考慮到腓特烈大帝的利益,他只好自想辦法。他認為這是一種背叛行為,為此永遠不原諒英國。普魯士王國後來的決策人物也對此事長期耿耿於懷。

這些條件離全國的希望相差甚遠,雖然人們普遍希望和平,但很難預料國會是否會予以批准。必須不惜~切手段來保證這個和約獲得多數通過。達到這個目的之手段早已為人們所熟知。許多議員在國會里使用了種種陰謀詭計。反對政府的上、下兩院議員丟掉了他們有幸擔任的一切職務。皮特抨擊《巴黎和約》,預言戰爭將再次爆發,可是他無能為力。和約以三百一十九票對六十五票的多數獲得批准。綏靖和妥協的潮流佔了上風。皮特的努力成果受到破壞,他的憂鬱看法反映了必然出現的歷史事實。他看到,和約的條款中埋藏著未來戰爭的種子。

這次和平並不保險,因為敵人又恢復了以前的強大地位。這次和平也並不理想,因為我們得到的土地少於讓出的土地。最終英國在數十年後的美國獨立戰爭嚐到了苦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