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贵人语迟”,很多时候还是家长太勤快

曾经有个家长咨询,她的宝宝两岁半了,却不说话,要吃饭拍拍小肚子,要上厕所皱皱眉头,大人就都心领神会的帮TA解决了。几乎宝宝所有的需求,都可以通过眼神和简单的声音大到目的,宝宝自然就懒得开口了。改进的方法就是:不要立即满足孩子的需要,要创造“逼”孩子开口的机会。比如宝宝要喝水,可以问“要什么呀?”“要吃苹果吗?”“要喝水吗?”然后递给TA的时候,告诉TA:“下次要喝水的时候,要说喝水,不然妈妈不知道你要的是什么。”这样的次数多了,宝宝慢慢就会知道要表达了。

孩子 “贵人语迟”,很多时候还是家长太勤快

语言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交流学会的。有几点小贴士家长可以尝试看看:

1、 与宝宝对话时,口型可以夸张些

就像我们初出国门时,老外都用慢八拍的语速来跟我们说话一样。和宝宝对话时,大人的语速要比平时稍慢,口型可以略显夸张。妈妈可以经常跟宝宝面对面的反复玩一首相同的拍手童谣,等玩熟了以后,偶尔漏一两个词等宝宝来接。

2、 当宝宝开口说话时,要及时支持

宝宝刚学说话,发音常常既不清楚、也不准确,这都是正常的。大人千万不要因此打断他说话,甚至批评TA。家长要尽量领会TA说的内容,并对TA表达的意愿表示支持。这样,宝宝会越来越喜欢说话。

3、 词语扩展,不断复述

大人在理解宝宝表达的内容后,应自然而然地帮他们把话扩展完整。比如宝宝想喝水,但TA只说了一个“水”字,能表达就很好,父母可以在听到后,复述说:“喝水,对么?”慢慢等宝宝会说“喝水”后,再帮TA扩展成:“宝宝喝水”。

4、 在日常生活中交流对话

语言训练最好的环境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多的交流,而不是看电视、看PAD。经常讲故事、读绘本、念儿歌,对宝贝学习组织语言、理解语言很有帮助。

也可以带宝贝去户外,引导TA观察大自然,然后告诉TA观察到的是什么,在语言训练的同时,还能激发小宝贝的求知欲。

孩子 “贵人语迟”,很多时候还是家长太勤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