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發現脂肪肝,除了減肥,還應該做什麼?

近些年,很多人體檢後都被打上了“脂肪肝”的標籤,不僅是胖子,有些看上去並不肥胖的人也在體檢中查出脂肪肝。

體檢發現脂肪肝,除了減肥,還應該做什麼?

脂肪性肝病正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發病率不斷升高,發病年齡日趨年輕化。過去發病年齡一般為40~50歲,如今發病年齡低至20~30歲。

防治脂肪肝勢在必行,為你整理了有關脂肪肝的7大知識點,為了健康不得不看!

1.什麼是脂肪肝?

體檢發現脂肪肝,除了減肥,還應該做什麼?

正常人肝組織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膽固醇等,其重量約為肝重量的3%~5%。

如果肝內脂肪蓄積太多,超過肝重量的5%,或在組織學上肝細胞50%以上有脂肪變性時,就可稱為脂肪肝。

2.什麼原因造成脂肪肝?

體檢發現脂肪肝,除了減肥,還應該做什麼?

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基本是以下三種:

1. 長期酗酒;

2. 營養過剩或營養不良;

3.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炎、甲亢、重度貧血等)、高脂血症等。

此外,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嚴重程度未必與肥胖程度相關,但與腰部脂肪堆積相關。

3.這些都是脂肪肝的高發人群

體檢發現脂肪肝,除了減肥,還應該做什麼?

肥胖者中約有50%的人患有脂肪肝,是患脂肪肝的“大戶”。 除了肥胖者,素食者、嗜酒者、喜葷者、中老年人群及久坐少動者,都是脂肪肝的高危人群。

由於中老年人群運動量減少、新陳代謝功能逐漸減退、性激素水平失調,造成肝臟功能減退,容易發生肝臟脂肪堆積。

而久坐少動者因其熱量消耗較少,體內熱量過剩,熱量在胰島素作用下會轉化為脂肪,堆積在肝臟,從而引發脂肪肝。

4.警惕:脂肪肝不是肥胖者的專利

體檢發現脂肪肝,除了減肥,還應該做什麼?

雖然肥胖者更容易得脂肪肝,但脂肪肝卻不是肥胖者專利,營養不良和體型消瘦者、長期素食者,也有很大的幾率得脂肪肝。減肥卻會減出脂肪肝?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長期節食:吸收不良,會造成低蛋白血癥,氨基酸缺乏,熱量供應不足,缺乏營養。

一旦消化系統缺脂肪,便會動用身體自身儲存的脂肪。但身體又缺消化脂肪的氨基酸,雖然脂肪動用了,卻無法被分解,便形成了脂肪堆積。

長期素食:減少葷食的攝入,會變相增加主食的攝入。而現在的主食主要是由精米和白麵組成,這類食材經過精細加工,會損失70%~90%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90%的膳食纖維。

在消化過程中,缺少膳食纖維的參與,食物會被迅速轉化成為血糖,如果運動量不足,無法消耗掉過多的血糖,人體就會分泌大量的胰島素降低血糖。

胰島素不僅會讓血糖轉化成脂肪,還會促進肝臟生成更多的膽固醇。這是素食者可能會得脂肪肝的原因!

5.脂肪肝是可逆的!

體檢發現脂肪肝,除了減肥,還應該做什麼?

一般而言,脂肪肝屬可逆性疾病,早期診斷並及時治療常可恢復正常。輕度脂肪肝可從如下方面進行調理:

1. 注意飲食平衡,葷素搭配;

2. 忌不吃早餐;

3. 每日保持一定運動量;

4. 至少每2年體檢一次,40歲以上1年體檢1次

如果在患有脂肪肝的基礎上,出現脂肪性肝炎或脂肪性肝硬化,則需要高度重視,及時就醫治療!

走為百鍊之祖

體檢發現脂肪肝,除了減肥,還應該做什麼?

早在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提出關於21世紀的健康箴言:“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著名心血管病專家曾分享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每天走10000步,一走就是17年,無一天懈怠。他體重下降了22公斤,之前查出的脂肪肝也恢復正常了。

無論你現在有沒有脂肪肝這個健康問題,都建議你平衡飲食,適當運動,脂肪肝才會遠離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