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啦!如何破解青少年肥胖、網癮問題?專家支妙招

家长注意啦!如何破解青少年肥胖、网瘾问题?专家支妙招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今天(9月25日)上午在委機關2號樓新聞發佈廳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介紹青少年健康相關工作情況,發佈和解讀《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2018版)》。

南方都市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關於青少年肥胖的,兩位專家介紹了很多方法,從知識到行為的改變其實挺難的,我們對青少年肥胖的問題,讓青少年自己干預自己還是讓家長、學校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是什麼樣的策略?第二個問題請問陸院士,網絡成癮也列入了ICD新版裡,我們國家醫學界對於網絡遊戲成癮有沒有一個診療的規範?有沒有這方面的工作計劃?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

丁鋼強

家长注意啦!如何破解青少年肥胖、网瘾问题?专家支妙招

大家非常關心關於青少年超重、肥胖如何來判定。實際上超重肥胖判定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國家最常用的也是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成人經常用的,就是體質指數BMI,這個BMI指數的計算方法就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由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和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等單位起草,國家衛生健康委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與肥胖篩查》當中列出了6-17歲不同年齡男生和女生超重肥胖的判定標準。舉一個例子,7歲的男生如果體質指數等於或者大於17.0且小於18.7,這個孩子就是超重,如果體質指數等於或者大於18.7,就是肥胖,這跟我們成人的標準是不一樣的,所以一定要根據行業標準當中的表格來進行對比,根據自己年齡和性別進行判定,到底是超重還是肥胖。

剛剛這位記者也講到,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很多,直接原因就是攝入的能量高於兒童青少年生長髮育和日常生活所消耗的能量,所以超重和肥胖的青少年應在保證正常生長髮育的情況下,通過飲食量化的調整,來控制總能量的攝入。也有人說,我能量吃得不多,我就胖,實際上不可能的,肯定還是能量攝入高於能量消耗。同時也要必須防止盲目節食和降低能量攝入,避免使用飢餓或者半飢餓療法來控制和減輕體重。因為青少年是一個特殊的生理階段,剛才幾位專家也都提到了,不能用飢餓療法來控制,這樣會造成一種營養不良等不利結局。對於年齡小、肥胖程度輕的兒童,應選擇能量含量略低而蛋白質等營養素含量相對較高的食物,多吃一些粗加工或者富含膳食纖維的糧食和蔬菜。很多青少年小時候就沒有養成好的習慣,就不願意吃蔬菜和一些粗糧,這對超重肥胖的控制是非常不利的。同時我們也希望超重肥胖的兒童青少年在進食的時候,放慢進食的速度,在沒有飢餓感的情況下,少吃能量密度高的食物,比如外面經常看到那些油炸的食品、甜點、肥肉和冰淇淋等等高能量物質,喝白開水,不喝或者少喝含糖的飲料,一些兒童青少年覺得喝白開水沒有味道,喝糖度比較高的飲料才覺得夠味,這對他超重肥胖的控制是非常不利的。

對重度肥胖的兒童,應由專業人員,尤其是醫務人員的指導下,根據能量的推薦攝入量來控制每天攝入的能量,並進一步限制高能量的食物。在飲食調整的同時,還要配合一些行為的矯正,比如很多孩子不願意吃蔬菜,也不吃水果,他覺得嚼也嚼不爛,有時候覺得無味,所以這些行為還是要進行糾正,要養成兒童的健康飲食行為。 最後強調一點,孩子超重肥胖以後,要想再恢復到正常的體重確實是需要孩子和家長,以及社會各方面,包括學校老師,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可能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所以,超重肥胖最好是預防它發生。謝謝。

國家體育總局科學健身與健康促進研究中心副主任

張漓

家长注意啦!如何破解青少年肥胖、网瘾问题?专家支妙招

剛才您提到,孩子是否能自己減肥,需要什麼人來指導。我覺得在這個過程當中,需要明確幾個重要的技術關鍵點。第一是如何處理能量攝入與生長髮育關係的平衡。第二是關於運動,應該說運動是有風險的,不是說只要運動起來都好,不合適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會帶來風險,所以還要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和控制運動量。第三是監控,一種方法減脂有沒有效果,需要一些方法來監控,這些都是超出孩子們自己掌握的範疇,所以應該是多學科多部門聯合做這個工作會更合理,我們應該給孩子提供這樣一個幫助和關愛。

主持人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宋樹立

家长注意啦!如何破解青少年肥胖、网瘾问题?专家支妙招

剛才這位記者提到的關於過度依賴網絡的問題,請陸院士進行解讀。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

陸林

家长注意啦!如何破解青少年肥胖、网瘾问题?专家支妙招

這個問題很重要。今年世界衛生組織將網絡成癮障礙納入精神心理疾病的一類。據統計,全世界範圍內青少年過度依賴網絡的發病率是6%,我們國家的比這個稍高,接近10%左右。目前,我們國家尚沒有關於這一領域的治療規範,但正在制定之中。這裡有個解釋,過度依賴網絡只是一個現象,有一半的孩子,依賴網絡的背後,涉及其他的問題,比如與父母的關係問題、學業問題、注意缺陷障礙、焦慮或抑鬱等,青少年往往因為這些問題,出現過度依賴網絡的行為。目前,對於青少年的焦慮、抑鬱問題,都有治療規範。 針對相關的治療規範,目前已經經過專家討論,尚在制定中,我相信很快就有正式的治療規範發佈出來。醫學是一個科學的學科,要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和認識,才能形成治療規範。因為這裡面涉及到比較複雜的其他的精神心理問題。所以現在在臨床上治療過度依賴網絡的青少年的焦慮、抑鬱、多動症時,會按照相關的治療規範進行治療。一般來講,如果這些病得到改善,青少年過度依賴網絡的問題也可以得到明顯的改善。比如他對學習不感興趣,或者與父母的溝通有問題,或者和同伴的關係有問題,或者青少年有焦慮、抑鬱情緒,如果這些問題改善了,他對網絡的過度依賴也會得到明顯的改善。

世界衛生組織把它作為一個疾病,納入這個範疇,對此我們也有不同的意見。但是世衛組織的初衷是希望社會能夠更加重視,更多地關注這個問題,提供更多的幫助,甚至在治療時能得到保險的支持,所以更多還是幫助這些青少年減少對網絡的過度使用,而不是簡單地把它定義為一個疾病就能解決問題。青少年過度使用網絡往往伴隨著其他問題,這涉及到家庭、學校和孩子自身。家庭提供一個正常的學習環境,把他的時間、精力、興趣、愛好從對網絡的過度依賴中分離出來,使其走向社會,進行體育鍛煉,青少年也是這樣,家長正確地關注和教育,學校的支持,還有同伴的幫助,都可以減少青少年對網絡的過度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