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解析|孩子早早成爲「小眼鏡」是誰之過?

華東解析|孩子早早成為“小眼鏡”是誰之過?

近年來,隨著近視發病率日趨低齡化,青少年的視力問題備受重視。近視眼的發生和發展不是單一的某因素,而是複雜的多因素,中小學生多發的單純性近視眼與行為方式密切相關。

近視人數已超4.5億

我國近視人數已經超過4.5億,近視發病呈現年齡早、進展快、程度深的趨勢。其中,小學生近視發病率約為30%,大學生約為90%。

在“十二五”中央財政“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項目引導下,我國目前百萬人口白內障手術率(CSR)已超過2000,而這個數字2000年的時候為370,2010年的時候為800,這個數據越高說明白內障的治療率是在提高的。我國活動性沙眼、沙眼性倒睫患病率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致盲性沙眼流行區的標準,證明沙眼在我國已經不再是公共衛生問題;我國推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防治工作的“關口前移”,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分泌科和眼科之間構建分級診療的服務模式;眼科整體服務能力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眼健康水平不斷提高。

桌椅與身高不匹配

學校課桌椅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主要工具,課桌椅的設置應適合青少年的生理特點,有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保護視力,預防脊柱彎曲和近視眼的發生。可現有中小學校所用的課桌椅,大部分都是按照上世紀80年代的標準設計製作的。在部分學校,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從初一到初三,課桌椅都是一個尺寸,這明顯不妥。不合適的課桌椅將會對學生的坐姿、視距等近視發生相關因素造成很大影響。因此,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學校教室物質環境檢測,提高學生課桌椅符合率

同時,學生要保持適宜的用眼距離,即眼睛與書本的距離應大於30釐米,與電腦屏幕的距離大於50釐米,與電視的距離應為電視屏幕對角線長度的4至5倍。

看電子設備過長

在對中小學生多媒體設備使用時間調查顯示:有43.41%的學生上課使用多媒體設備的時間超過20分鐘,初中生使用多媒體設備時間20分鐘及以上佔比為86.82%,高中生為79.44%,其中多媒體設備類型主要是觸摸電視、投影幕布和電子白板。專家稱,學生們要避免長時間使用多媒體等電子設備,建議在保證課堂教學效果的基礎上儘量少使用多媒體設備,同時應避免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和手機。

課外讀物字號不達標

值得一提的是,中小學生的家庭環境照明狀況也十分堪憂。以北京市中小學生為例,被調查學生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在家學習時,不能做到檯燈和房間照明同時使用。同時,學生、家長選擇的課外讀物中,字號不符合國家標準《中小學教科書衛生要求》的佔39.03%。專家表示,學生白天在家看書學習時,應儘量使用自然光源,晚上看書學習時,要同時使用檯燈和房間頂燈照明,保持桌面和周圍環境照明協調。另外,漢字讀物字體大小也會直接影響學生視距,成為近視的因素之一。

家長應重視中小學生漢字讀物字號衛生要求,給孩子選擇課外讀物時應注意一二年級讀物應使用2號、3號字,小學三四年級讀物應使用3號、4號字,其他年級讀物應使用小4號字。

如何做好近視防控?

為做好兒童青少年的近視防控,衛生、教育、體育等部門於2016年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意見》,提出協同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5項要求,包括納入教育、衛生髮展相關規劃,組建省級專家隊伍,開展綜合防控試點,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綜合考核目標,探索建立視覺健康檔案。

一是強化政策引導:2016年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意見,提出協同推進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的五項要求,包括納入教育、衛生髮展相關規劃,組建省級專家隊伍,開展綜合防控試點,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綜合考核目標,探索建立視覺健康檔案等等。

二是指導創建良好用眼衛生環境:對學校教室採光照明、課桌椅與黑板配備、學生使用電腦、一日學習時間等提出具體要求,改善教室用眼環境,指導學生用眼行為,為預防學生近視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是開展學生近視和健康危險因素監測:從2016年開始,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在部分城市開展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危險因素監測,重點加強不同年齡段學生視力的監測。

四是做好屈光不正的篩查和科學矯正:《“十三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16-2020年)》提出,要開展兒童青少年屈光不正的篩查和科學矯正,減少因未矯正屈光不正導致的視覺損傷。

五是開展視力健康保護的宣傳教育:確定全國愛眼日,每年根據眼健康現狀和社會關注程度,將愛眼日主題聚焦在特定眼病或特殊人群,例如白內障、沙眼、兒童青少年近視、老年人眼保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低視力康復等等,通過愛眼日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眼健康知識,增強公眾眼病防治的意識。

文章來源於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2017年北京市中小學生近視相關因素調查報告》以及網絡公開的關於中小學生用眼調查報道的相關內容,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