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中曾写到,先生一去五百载,这位先生居然是药王

孙思邈是我国中医药史上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得到人们深深的爱戴,他去世三百多年后,苏轼诗中发出了“先生一去五百载”的感慨。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人(今陕西耀县)人,在历史上,他被人们尊为“药王”。

苏轼诗中曾写到,先生一去五百载,这位先生居然是药王

苏轼

《千金要方》

孙思邈勤奋好学,小时候体弱多病,经常请医诊治,耗尽了家产。周围贫苦百姓也因为患病弄得穷困不堪,有的因得不到治疗而悲惨死去。这些事使他感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因此,他立志学医,成为隋唐时期医药界的佼佼者。孙思邈的医学著作中,影响最大的是《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共30卷,全书分医学总论、妇人、少小婴孺、七窍、诸风、脚气、伤寒、内脏、痈疽、解毒、备急诸方、食治、平脉、针灸等,收方5300首。是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书中首创“复方”。《伤寒论》的体例是一病一方,而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发展为一病多方,还灵活变通了张仲景的“经方”。有时两三个经方合成一个“复方”,以增强治疗效果;有时一个经方分成几个单方,以分别治疗某种疾病。这是孙思邈对医学的重大贡献,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大革新。

苏轼诗中曾写到,先生一去五百载,这位先生居然是药王

张仲景

孙思邈还著有《千金翼方》30卷,是对《千金要方》的全面补充。全书分189门,合方、论、法290余首,记载药物800多种,收录了唐代以前本草书中所未有的药物,补充了很多方剂和治疗方法。这两部书,合称为《千金方》,所收集的大量医药资料,是唐代以前医药成就的系统总结,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对学习、研究我国传统医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苏轼诗中曾写到,先生一去五百载,这位先生居然是药王

千金翼方

精心思创

孙思邈结合实践,虚心广泛地学习各家之长,医学水平很高,有许多独特的贡献。其中,对脚气病的治疗最为擅长。孙思邈在学习前人和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发现用杏仁、蜀椒和牛奶、白蜜等可以医治脚气病。欧洲人第一次论述脚气病是在1642年,大约晚了一千年。孙思邈特别重视妇幼保健,他在《千金要方》中首列妇科三卷、儿科一卷,把妇儿科放在突出的地位。他还打破当时医学界“各承一业”的陋习,主张用综合疗法治病。他本人用药、用针、用灸都很精熟,对病人,不问贵贱贫富,不分“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赶救”。

苏轼诗中曾写到,先生一去五百载,这位先生居然是药王

千金要方

孙思邈又是世界上导尿术的发明者。据记载,有一个病人得了尿潴留病,撒不出尿来。孙思邈看到病人憋得难受的样子,他想,吃药来不及了,如果想办法用根管子插进尿道,尿或许会流出来。他看见邻居的孩子拿一根葱管在吹着玩儿,葱管尖尖的,又细又软,孙思邈决定用葱管来试一试,于是他挑选出一根适宜的葱管,在火上轻轻烧了烧,切去尖的一头,然后小心翼翼地插进病人的尿道里,再用力一吹,不一会儿尿果然顺着葱管流了出来。病人的小肚子慢慢瘪了下去,病也就好了。孙思邈善于学习各种学说,将道教内修理论和医学、卫生学相结合,把养生学也作为医疗内容。认为人到暮年,体态特征和生理、病理都有变化。想求长寿,须注意饮食起居等养生之道。

苏轼诗中曾写到,先生一去五百载,这位先生居然是药王

孙思邈

万民景仰

孙思邈一生以济世活人为己任,对病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他提出“大医精诚”的宏论,至今仍对临床医生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他要求医生对技术要精,对病人要诚。他认为医生在看病时应安神定志,精心集中,认真负责,不论其贵贱贫富,长幼美丑,怨亲善友,本族外族,聪明愚昧,要一样看待;治疗中要不避危险、昼夜、寒暑、饥渴与疲劳,全心赴救病人,不得炫耀其能,贪图名利。这也正是他身体力行,躬身实践的写照。

苏轼诗中曾写到,先生一去五百载,这位先生居然是药王

药王山现代图

​他曾亲自治疗护理麻风病人达600余人;为了方便群众和医者,他创立了“阿是穴”(指既无固定名称也无固定部位,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的一类穴位),并广泛推广,至今仍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孙思邈在有生之年为医药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临终时却遗嘱薄葬,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敬仰,家乡人民给他修庙立碑,把他隐居过的五台山改名为“药王山”。山上至今保留有许多有关孙思邈的古迹,如“药王庙”、“拜真台”、“太玄洞”、“千金宝要碑”、“洗药池”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