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寶CEO王佳梁:一個海派理工男的理想主義

觸寶CEO王佳梁:一個海派理工男的理想主義

觸寶CEO王佳梁:一個海派理工男的理想主義在國內,2008年成立至今的觸寶並沒有獲得與其用戶量相匹配的知名度,但提起其旗下兩款產品,觸寶電話和觸寶輸入法,多數用戶並不陌生。

前者是一款方便人們溝通的即時通訊App,後者則是一款智能手機輸入法。觸寶是國內首批做智能手機輸入法的企業之一,對於智能手機初代用戶來說,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

2009年開始,由於各方原因,觸寶戰略性放棄國內市場主攻海外的決定讓其錯過了與搜狗輸入法競爭國內市場的機會,而此時的搜狗則趁機一舉拿下了國內輸入法的市場老大位置。

“如果我們當初選擇國內市場,有可能現在沒搜狗什麼事兒了。”時隔多年,回望當初,王佳梁仍然十分感慨。

觸寶CEO王佳梁:一個海派理工男的理想主義

如今觸寶輸入法在全球已經覆蓋了158個國家與地區,全球用戶超過7億,日均活躍用戶超過1億。如此漂亮的數據,已然是國內許多頭部互聯網公司難以望其項背的。

2017年5月,觸寶正式宣佈完成 1 億美元D 輪融資,領投方為建銀國際和華蓋資本,紅杉資本、啟明創投、SIG海納亞洲等老股東全部跟投。從其背後的投資陣容可以看出,這家在國內不太知名的公司,可謂是深得資本市場信賴和厚愛。

那麼,這家誕生在中國上海,主要市場卻在海外的互聯網公司,到底是一家怎樣的公司,而他的創始人又是怎樣一位創業者?

近日,有聲Voice獨家專訪了觸寶CEO王佳梁,深入探尋這個被稱為“隱形冠軍”的觸寶背後的故事。

“田忌賽馬”:戰略性放棄國內市場

觸寶輸入法作為全球首批第三方輸入法,為什麼卻戰略性的放棄了國內市場呢?

王佳梁向有聲介紹到,有兩個原因讓他們做了這個決策。一是早期和廠商合作觸寶需要收取專利授權費。原本觸寶在國內有免費的下載版本,這被合作廠商所質疑,為了保護合作者的利益觸寶選擇下架了國內的免費版本。等觸寶重新上架輸入法的時候,搜狗已經佔據了市場(2010年左右)。從這個角度而言,觸寶客觀上錯過了先發機會。

二是追趕市場是很吃力的,當別人佔據了市場後再去追趕就很難追上了,觸寶清楚的知道品牌的知名度、用戶基礎都不夠,去做國內第二還不如去做國際第一。“如果把精力分散到中文版上的話,我們可能兩邊都做不好,與其這樣不如田忌賽馬,把所有的資源都放在了國際市場上。”

對於王佳梁來說,觸寶輸入法如果能做成全球產品當然是最好的,國際市場對他而言有很大的戰略意義,回顧當年的決定,王佳梁仍舊帶著反思:雙線作戰我並不見得能夠打贏,假如當年我們國內和國外一同發力,不一定能夠超過搜狗。其次觸寶就沒有足夠的精力去投入國際市場,那今天國際市場第一的位置或許就不是觸寶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或許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吧。

觸寶CEO王佳梁:一個海派理工男的理想主義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國際市場的光榮和刁難

王佳梁向有聲Voice介紹,觸寶在國際市場上的優勢主要來源於產品的特性:觸寶輸入法支持127種語言,覆蓋158個國家與地區,全球用戶超過7億,日均活躍用戶超過1億;而觸寶電話擁有6億用戶,日活躍用戶達到5600萬。發展勢頭如此強勁,觸寶在2014年被美國《快公司》(Fast Company)雜誌評為中國最具創新力十大公司。

伴隨著觸寶產品在海外市場越來越好的發展,引起了巨頭Nuance收購觸寶的興趣,被觸寶拒絕後,想利用337調查條款起訴,進而達成收購觸寶的目的。觸寶如不應訴,那麼面臨的結果就是:凡是裝載觸寶產品的手機將被禁止進入美國市場。

最終觸寶打贏了這場艱難的維權官司,使“觸寶”在國際市場聲名鵲起,這場著名的中國軟件業337訴訟第一案,也讓觸寶成為了軟件業“知識產權保護”的開拓者。

王佳梁回憶起來淡淡的說了一句:“當時差點兒因為資金緊張放棄了,但是當時自己也很任性,不甘心,硬著頭皮也要打這場官司,不太理性的決定反而造成了觸寶的今天,讓觸寶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

“程序員二代”的知識分子情懷

觸寶首席執行官王佳梁,來自上海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中國第一代程序員,很小就跟著父親學編程,是名副其實的“程序員二代”,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專業碩士畢業後,2005年至2008年擔任微軟研發集團項目經理,是贏得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傑出青年”、“上海IT青年十大新銳”、“第一財經週刊中國商業創新50人”等多項榮譽稱號的成功創業者。

觸寶CEO王佳梁:一個海派理工男的理想主義

而觸寶的核心管理層主要來自微軟、英特爾等知名跨國公司,公司文化也帶著明顯的互聯網時代特性:多元、透明、坦誠。我們以為能帶動整個公司氛圍影響和王佳梁早期的海歸經歷有關,他卻非常肯定的告訴我們“應該來自很普通的家庭教育吧,很小的時候家庭就教育我要成為一個很坦誠的人。”

理工科思維的縝密和直接讓王佳梁在商場上有了獨具一格的存在感,他和他的公司被評價為“默默無聞的獨角獸”,在和他的談話中會時常聽到他不經意的用老一輩人常用的成語來解釋自己面臨的狀況,他把這些歸咎於高中時代的班主任是語文老師,在老師的影響下他熱愛讀文學作品和小說,這讓作為最前沿的科技工作者的王佳梁,卻保持著上一代知識分子的傳統感:務實、低調、坦誠,簡單的不像個商人。

王佳梁說:“因為觸寶幾個合夥人都是技術背景、之前都在外企工作的工程師,第一,公司以產品文化為主,任何決策都以產品體驗和定位發展出來的,包括為什麼我們很低調,總的來講我們是以產品來做載體;第二,是比較國際化風格的公司,不管是我們辦公室或者溝通的方式的還是更像硅谷的,崇尚自由、透明,和員工的溝通保持平等;第三,溝通時候的坦誠也是讓合夥人能夠持續十年團結在一起的原因,這種團結基於價值觀一致,非常坦誠,相互之間沒有隱瞞。我們鼓勵這樣的公司文化,讓團隊的價值觀保持一致。”

早期關於王佳梁的故事,有一個版本非常動人,一個單純的理工技術男,學成之後一心想成為馬雲的助手,崇拜馬雲、李彥宏這樣的創業英雄,帶著憧憬希望能夠成為第二個馬雲,但在站在今天,在不斷反思和覆盤自己經歷後的王佳梁說:“每一個創業者都是獨特的,無法複製的,我發現我並不需要成為第二個馬雲,觸寶今天,儘管它的公司體量,公司的估值還有很大的空間,但是觸寶它在創造它獨一無二的價值,比如我們的輸入法有超過一個億的活躍用戶,而且是國際用戶,這一點來講我們創造了很多巨頭沒有創造的價值。”

對於無數帶著創業夢的年輕人而言,可能很多人都有過想成為馬雲的那個階段,“但是因為每個人是不一樣的,他的經歷也是不一樣的,達成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想清楚到底他自己想做什麼,他真正想創造的價值是什麼,自己真正的使命和價值到底是什麼,因為每一個人的價值和使命是不一樣的。”

專訪QA

V1快速致富的社會心理引發對“快慢”概念的判斷失焦

有聲:觸寶似乎被媒體貼上了“慢文化”的標籤,在我們高曝光下的今天,觸寶的低調顯得匪夷所思,您如何看待這些外界對觸寶的評價?

王佳梁:我覺得大家對快和慢有一個誤區,把發展的快慢和媒體的曝光率結合起來,起來快,死的也快。所謂那些起來快仍舊活得好的公司屈指可數,大部分快公司都是曇花一現。還有很多知名度很高的公司,體量和發展速度和他們的知名度並不相符。

另外,很多讓大家覺得很快的公司,實際上也經歷很久大家不為人知的一個階段,比如說餓了麼,它比數碼產品的時代更早,很多人可能忽略了它被阿里投資之前那段暗淡漫長的時光,比如說快手,它很早就成立了,只是最近才展現在聚光燈下而已,並不代表它就是一個慢公司或者快公司。從這一點來說快慢可能是一個大家主觀的印象,並不覺得觸寶在發展上是慢的,它在市場上,在產品的衍生上面,在創新的速度上面其實都是很快的。

有聲:您覺得為什麼會產生這樣一個感受呢?

王佳梁:基於整體環境的一個社會心理:快速致富。突然之間百萬答題就火了,因為它符合人們快速致富的理想,總的來說大家總是想一夜暴富,想走捷徑,這在國人心裡,甚至人類的心裡都有這樣的傾向。最近為什麼區塊鏈又火了,因為區塊鏈也能夠滿足大家的心理啊,人們都能快速的獲得成功,而實際上這種意義的成功在概率上是很小的,因為你總要抓住一個熱點,但這個熱點是不斷髮生變化的,而且這不是你自己決定的。對發展起來的快公司來說,它並不是我主觀說快起來就快起來,更多的是趕上了一個風口,就起來了,但這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摩拜最早的時候也很慢,但是趕上了一個風口。所以從這點上而言,大家誤解了快慢的衡量標準,另外我也並不羨慕一些所謂的快公司,因為最終公司命運並不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缺乏使命感的公司並不知道要走向何方,因為你只是被風吹著走。

有聲:觸寶成立到現在追過所謂的風口和熱點嗎?

王佳梁:我們坦率來講,風口並沒有,但是在產品設計上會有和風口吻合的方向,風口有好有壞,風口的確說明它有價值,只不過取決於你用投資的心態還是投機的心態來看,是長遠來看還是短視的炒這個概念。我們的確是有佈局這些和風口相關的領域,比如我們也做過O2O的嘗試,但不是很成功,後面我們仍然去關注,但會更謹慎的關注。

V2“不斷試錯和承受失敗的過程”

有聲:2005年,你們宣佈正式進軍O2O的領域,當時出於什麼考量?

王佳梁:回過頭來講,我依然認為這個產品的邏輯是對的,但它的商業模式出了問題,它不可持續,O2O的商業模式不成熟,只有少量的公司走通了它的商業模式存活了下來。

有聲:那覺得遺憾嗎?怎麼看待遺憾?

王佳梁:在我看來太正常了,創業就是不斷試錯和承受失敗的過程。因為沒有這些失敗就不可能有所謂的成功,包括我和很多公司的創始人交流的時候也發現,一家公司它可能做錯了很多事情,但是成功是要做對一件事情。所有的錯誤、失敗,對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來說都是必須要承受的。

V3人工智能持久戰

有聲:作為從業者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大熱?

王佳梁:首先我覺得這個概念肯定是被炒的過熱了,但人工智能是一個長期的投入,它的確是一個風口,但是和其他的風口很不一樣。觸寶其實很早就開始做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了。

觸寶做人工智能和追求風口的不太一樣,我們已經結合到產品裡去,因為我們天然和人工智能有關係,有很深入的聯繫在一起,觸寶做人工智能是順水推舟的一件事,並不是我們為了去追風口去做風口。

人工智能不會像大家想的那麼快,發生質變可能在三五年之後,真正能帶來巨大價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它是一個持久的過程,所以觸寶在海外成立研發中心,如果僅僅是為了這個概念就大可不必,對我們而言它是一個持久戰。

有聲:人工智能對我們而言,三年五年體現它的價值到底是一個什麼形態?會有什麼肉眼可見的改變?

王佳梁:是特別深遠的,就比如說96年互聯網剛起步一樣,所有人都覺得互聯網可能是很小眾的,人工智能這個階段就好比互聯網初期,所以在這個時候,人工智能的體驗是很弱的,很有限,但是不能輕視它的未來,它就會像互聯網一樣去深入改變我們的方方面面,對我們有顛覆性的變化,甚至是突然發生的躍變。

王佳梁身上有典型的上海海派文化的基因,他包容一切的好與不好,不論是幼年得到的理科思維的薰陶,少年讀書得來的文學養分,還是硅谷工作經歷帶來的明快、積極,都令他不論對觸寶的未來走向,還是對科技不斷迭代的今天,他都有一種當下是草莽一片而未來可能顛覆萬千的希望。

採訪那天上海陰冷,天空帶著茫茫的陰霾和淅瀝的南國小雨,所以踏入觸寶公司上海總部之後的對比顯得格外強烈。像不經意進入到了另一個世界,它像我們在電影看到的硅谷縮影,忙碌、陽光、生機勃勃。它的創始人王佳梁從一個會議室走出來接受我們的採訪,然後又一路小跑著趕去參加另一場會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