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轶事二三,女人都很相像

今天上午陪小鹿去做孕检,去时喜乐欢笑,检查顺利,结果顺意,可回来路上她却不高兴了,说我不够爱她。

女人认为的爱,不定是大风大浪的患难与共,反倒是平日里的风吹草动最易翻船,爱与不爱一个细节便下了结论,如:我没有在B超室门口等她。可谓女人心思,最合乎穿针引线。

回来路上,两人话语不多,算是我自言自语,给她讲了个冰心奶奶的故事。记得学生时,读《小桔灯》,老师称呼冰心为“奶奶”,学生也就都跟着叫了起来,后来换了老师,读《寄小读者》时,又称呼冰心为“先生”。可我早已顺了嘴,就一直奶奶、奶奶的叫,显得冰心和蔼,后来才知原来她是可爱。

冰心轶事二三,女人都很相像

我是这样和小鹿说得,冰心和吴文藻结婚以后,吴先生还特意向冰心要了一张照片放在案头。冰心问他:要照片何用?他答:你若不在身边时,每天要看你一眼。冰心又问:你真的是每天看呢?还只是当一件摆设?他又答(信誓旦旦):当然每天都看。

可能前几日吴文藻表现还好,过了一段时间,趁丈夫上课的时机,冰心把床头照片换成了当红影星阮玲玉,一连好多天过去了,丈夫仍未察觉。于是冰心气呼呼着提醒:你看那相片是谁的?吴文藻知晓妻子用意,尴尬着陪笑说:你何必开这种玩笑?看来冰心奶奶的小心思,也合乎穿针引线。

还有一次,小鹿在茶几上摊本蓝皮日记,许是偷偷记录后忘记了收拾。那次我回家后,刚巧看到,便翻开描了一眼,仅此一眼略到旧时情感的东西,匆忙合上,当作不曾看到的样子。可一连几天,她都忘记了此事,实属无奈我就指给她说:你看桌子上有个本子。她问:你看过没有?我连连摇头,回答:没有,没有。她眼睛一撇,鼻子一犟,口气很重着说:没看过最好!

虽尊重她的隐私,但我对名人信札颇感兴趣,读过一些,另出于爱好留有几封旧藏,其中我在读鲁迅许广平信集时,读到过有关冰心的一段话,在此八卦一番,信说:“丛芜告诉我,长虹写给冰心情书,已阅三年,成一大捆。今年冰心结婚后,将捆交给她的男人,他于旅行时,随看随抛入海中,数日而毕云。”

这段感情的处理颇有意思,冰心结婚以后并未对往日旧情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而是把旧情人三年来的鸿雁传书悉数交给了丈夫,由他处理便是。

吴文藻更是君子风度,他在乘船远行之时独坐船头,不是沿途欣赏风景,而是阅读这些书信,拆一封,看一封,丢一封……纸笺吹入江海,往事随风散尽,真可谓荡气回肠,潇洒快哉!

女人对待感情,能做到冰心如此坦荡的少之又少。小鹿把日记摊在桌前,是我不敢看罢了,害怕徒增烦恼,事不怪她。但对于感情,女人又都是计较的。有一次,小鹿画得一幅水彩给我看,我说:好是好,若是人物用虚线表示效果会更佳。她把此话当成了我对她的不认可,命令似的告诉我:不接受任何批评,尤其是你!从此,她再让我看画,便只剩下了连说“好”字。

又有一回读到文章,是说冰心好友梁实秋寄给她一幅梅花,冰心回信时说:画梅花有什么了不起,狗也会画。乍看读来,如此恶语伤人的句子,定不会出自知识女性之笔,但仔细品嚼又甚是可爱,想嘛,狗的爪子在雪地里跑来,会留下很多梅花,多么有既视感呀!

凭此一信,可见冰心与梁先生交情深厚,不限于言词计较范围之列,这体现的是友情的宽容。同样是交往,冰心和林徽因的关系却水火不容,李健吾在1945年,写了一篇题为《林徽因》的文章,其中说到林徽因与冰心的关系时,用了“仇敌”两个字。原因是1933年9月,已在文坛成名的冰心写了一篇《我们太太的客厅》的小说,引起轰动,她在文中含沙射影败坏了林徽因的声誉,致使两大才女老死不相往来。后人分析冰心写这篇小说的初衷,原因无他,仅是因为嫉妒罢了。

直到1999年2月28日,冰心与世长辞。回顾她的一生,爱情、事业、健康“全丰收”,冰心是妥妥的“人生赢家”,死后与丈夫骨灰合葬,骨灰盒上写:“江阴吴文藻,长乐谢婉莹”,浑然天成,一段传奇尘埃落定。

但唯有遗憾,是在冰心去世之后,他的孙子坐视父亲移情别恋无法,为引起公众注意,在奶奶纪念碑上用红漆喷字,草书:教子无方,枉为人表。

要说这孙子也是够孙子的。真是家门不幸,冰心的一生如此爱惜自己的羽毛,后代丢人现眼却丢到了祖坟上,让老人家入土都不能安宁。

孕检回来唠叨一路,小鹿都沉脸不笑,直到我说:以后千万别有这种孙子。她才“噗”的一声,笑了。

其实女人对待感情没有大方的时候,这和知识素养本没有关系,只取决于她爱你的时候,表现的都很相像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