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早在元代就有了關於現如今「鄉村振興規劃」的示例圖

關注三農問題的諸位對“鄉村振興”一詞絕不陌生。早在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就已提出。我國有8億農民,2.8億農民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民生的根本性問題,為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創造宜居生活一直在不斷創新、改革。

可能早在元代就有了關於現如今“鄉村振興規劃”的示例圖

今天各大媒體都公佈了《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規劃將伴隨著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要管到2050年,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全文共37517個字,十一篇,三十七章,涵蓋了農民未來收益和生活模式、今後村莊發展的四個類別、總結扶貧難點、農業經營體系、農業科技發展、農業新模式新業態、多方面改善農村生活等等多個方面。

可能早在元代就有了關於現如今“鄉村振興規劃”的示例圖

特約評論員 楊禹說:“

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全局性歷史性的任務,也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一個總抓手,這份規劃是推進鄉村振興的行動指南。這個規劃既有專業性也很生動,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要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

可能早在元代就有了關於現如今“鄉村振興規劃”的示例圖

大家都知道《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元代畫家黃公望畫的。是以浙江富春江沿江風光、當時的生產生活面貌為題材所做 。這樣的一幅《富春山居圖》寫進了國家的戰略規劃,可以說非常生動,是寫給大家看的。所以值得大家好好去把握和實踐。讀懂這份規劃,裡面還有很多關鍵的關係,比如說工農關係、城鄉關係。要實現鄉村振興就要把工農間的關係,城鄉之間的關係特別是鄉村和城鎮的關係處理好。所以規劃裡面特別提出要堅持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的雙輪驅動。

特別講到了鄉村和城鎮可以互促互進、共生共存。還有就是這份規劃指出“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體現了發展和改革的關係,比如其中提到要系統的解決鄉村振興當中的‘人、地、錢’這三個關鍵難題。解決人,一方面是走出去的人,要讓走出去的人走的順暢踏實。另一方面留下的人要發揮出作用。例如黑龍江有一個農業大市,五百萬人的市有四百萬人在務農,現在這四百萬人也在努力培育農業發展的新產業,新業態。比如加上了電商的服務,這樣的努力就可以在農業供給側規劃裡找到位置。

可能早在元代就有了關於現如今“鄉村振興規劃”的示例圖

這個規劃還體現了總體謀劃與分類施測間的關係。比如說提出了一個分類推進村莊發展。村莊分四類:集聚提升類村莊、城郊融合類村莊、特色保護類村莊、搬遷撤併類村莊。我相信這四類村莊的劃分在幾個月以後,一定會成為充滿希望、充滿關切的一個話題。”

這次的規劃既有指導性的文件又有《富春山居圖》作為例子。可以說是黨和國家給人民許下了一個美好未來的承諾。也是農村發展最佳的時機,無論是留在農村還是走出農村,只要有辦法實現鄉村振興,都有機會得到政策的幫助。文末送上這幅圖,希望未來的鄉村生活可以如圖上所畫“樹叢林間,或漁人垂釣,或一人獨坐茅草亭中,倚靠欄杆,看水中鴨群浮沉遊戲。天長地久,彷彿時間靜止,物我兩忘。”

可能早在元代就有了關於現如今“鄉村振興規劃”的示例圖

可能早在元代就有了關於現如今“鄉村振興規劃”的示例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