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人物传」金刀令公埋骨香河

点击“蓝色”关注

香河方志

「香河人物传」金刀令公埋骨香河
「香河人物传」金刀令公埋骨香河

正说金刀令公埋骨香河

杨家将故事流传广泛深远,北宋欧阳修撰写《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即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坚,皆能道之”。两宋诗文、元代话本杂剧、明清小说戏曲以至今日之影视传播,已经塑造了深入人心、妇孺皆知的杨家将文化形象,甚至日本、韩国、英美已有不同译本,可谓“千年不倒杨家将”。明代《杨家将演义》作者熊大木曾讲:不能把历史和小说混为一谈。本文试从史料角度求证方家,探幽寻隐,对杨业之死、死后影响,以及埋骨香河厘清传说演绎,考其春秋正义,以求流布乡党,传诵杨业忠勇爱国,殁而不朽之事!

败俘陈家谷

杨业之死让民间耿耿于怀,据《太宗实录》主要执笔人杨亿《谈苑》记载,杨业死后,“天下冤之,闻者为流涕”,杨业之死,不是历史故事,而是时政新闻,雍熙北伐失败杨业冤死轰动朝野。

杨业战死于雍熙三年(986年)七月,杨亿编撰《太宗实录》必能见到第一手资料,欧阳修与宋祁同修《唐书》,又独修《新五代史》,对杨业父子评价应该客观公允: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所著《隆平集》有《杨邺传》;王安石曾说杨业被奸人所害,“不得其死”,仁宗时监察御史包拯在《论边将》都盛赞骁将杨业。

《宋史·杨业传》记载,“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杨业归宋后,“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帝密封槖装,赐予甚厚。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径而求,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南宋遗民徐大焯《烬余录》甲编曰:“兴国五年,太宗莫州之败,赖杨业扈驾,得脱险难。......杨业及诸子奋死救驾,始得脱归大名,密封褒谕。”近代著名古文献学家余嘉锡先生在其考证严谨详细的《杨家将故事考信录》中认为,杨业父子救驾,绝不见他书,盖官书之所讳言,流传於故老之口,其事容或有之,未必纯出於捏造。余先生又考证杨无敌之称号,“乃知业战功湮没者多矣”。

杨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又能为政简易,与士卒同甘苦共死生,久经沙场,战功卓著,是宋辽西北战场上最为杰出的将领,但因此遭到戍边主将嫉妒和诽谤。此时雍熙北伐,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副帅,王侁、刘文裕为监军,杨业父子浴血奋战,战功巨大却被潘美揽在头上,正确的作战部署却被王侁污辱、挑唆、讽刺、责难,刘文裕附和王侁,潘美坐视,纵容二小,从而导致杨业置身死地。

先说杨业之功。宋史除了雁门关之战,对杨业战绩记载少之又少,此次雍熙三伐,宋军三路,只有潘美、杨业的西路军功绩最大,攻取了云应寰朔四州,这是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后收复故土的重大成果(虽然没有巩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张希清教授在首届全国杨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开幕式主题报告会上做了《杨业与云应寰朔四州》的报告,认为四州得失系于杨业一身。宋军出雁门关攻占四州之后,就可直取幽州,军事意义非常重大。但攻下四州,《宋史•太宗本纪》都记在潘美名下,《辽史•圣宗本纪》以及耶律斜轸诸传记都记载杨业攻陷山西诸郡,北据云、朔数州。《宋史•杨延昭传》可看到,“业攻应、朔,延昭为其军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贯臂,斗益急。”杨业父子在前线攻城陷阵,出生入死,宋人一直公认为是出类拔萃的名将。

次说三人之恶。雍熙北伐先是东路曹彬、中路田重进相继落败,太宗命令全部撤退,潘杨西路军掩护四州之民迁到内地。杨业主张派兵佯攻,吸引辽军主力,伏精兵于退路,掩护军民撤退,王侁沮其议,要求大张旗鼓而行,并嘲讽杨业,“君候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杨业为保生民,只好去打头阵,临行恳请潘美在陈家谷口埋伏步兵强弩作为增援。“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陈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闻业败,即麾兵却走。”

小人面目跃然纸上,潘美当初不能坚定采纳杨业战术,此后又闻风而逃,约束不力,以至杨业败死,难辞其责!事后宋太宗痛惜杨业之死,诏书中对其冤情描述:尽力死敌,立节迈伦。群帅败约,援兵不前。独以孤军,陷于沙漠,劲果飙厉,有死不同;给潘美定性:不能申明斥堠,谨设堤防,陷此生民,失吾骁将;评判王侁、刘文裕:堕挠军谋,窘辱将领,无公忠之节,有狼戾之衍。违众托情,彼前我却。太宗对此事的认定和评判是客观公正的。

再说杨业之死。宋史载杨业见无人接应,再率帐下将士力战,身被数十创,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擒,不食三日死。

宋史没有叙述杨业被俘情况及死后情况。小说《杨家将演义》及京剧《李陵碑》都以悲壮郁结色彩描写杨业头碰李陵碑死去,而史实中杨业激战一天,身受数十处创伤,还能杀死辽兵辽将百八十人,也的确英勇壮烈。《辽史》中记叙,杨业遇耶律斜轸伏兵,匿深林中,耶律奚底望袍影而射,杨业在力尽丧失战斗力情形下堕马被擒,军令要求生擒杨业,以便招降,杨业抱必死之心,疮发不食,三日而死。于是函其首以献,辽主下令传首军中,提高士气。被俘于陈家谷口,即今山西怀仁县西北10公里山峪口,当时为雍熙三年七月,杨延昭因攻朔州中箭疗伤幸免于难,其弟杨延玉追随老父身边惨死陈家谷一役。《续资治通鉴长篇》记,端拱二年(989年)知制诰田锡奏疏称:“近代候伯,各有厅直三五十人,习骑射为腹心,每出入敌阵,得以随身,后来不敢养置。昨杨业陷阵,访闻亦是无自己腹心,以至为敌人所获”。看来,杨业如配备自己的警卫连,再多带几个儿子,也许能从陈家谷口冲杀出去。

「香河人物传」金刀令公埋骨香河「香河人物传」金刀令公埋骨香河

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