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智宣子的「失算」和趙簡子的「妙棋」(一)

|雜談|智宣子的“失算”和趙簡子的“妙棋”(一)

智宣子與趙簡子,

智瑤與趙無恤

智氏與趙氏


周敬王三十年(前489年),智宣子很煩惱,此時的智氏,作為晉國的四大家族之一,同趙、魏、韓三家一同掌管著晉國二軍四卿的位置,放眼整個周王朝都是數一數二的權勢家族。

多年以來,晉國的朝政一直由六卿把控,這六卿分別是智氏、趙氏、韓氏、魏氏、範氏和中行氏,此時的晉國,公族弱大夫強,晉國的國事便都是由這六家大夫決定。由於範氏和中行氏同其他四家的矛盾,範氏家主範吉射和中行氏家主中行寅率先發難,趙氏首當其衝,於是趙氏聯合智氏、韓氏、魏氏一起消滅了範氏、中行氏在晉國的勢力,三軍六卿變為了二軍四卿。

雖然家族在父君和自己的手中日漸壯大,可是繼承人問題卻一直困擾著智宣子,智氏傳到智宣子手中已經是第六代了,祖宗的基業要交給一個怎樣的子孫,這個問題讓智宣子輾轉反側。

清晨天剛矇矇亮,智宣子便召族中軍師智果商議,“我要立瑤做我的繼承人”,智宣子如是說。智果皺了皺眉,但是隨即定下神來,緩緩說道:“主公,臣認為不如立公子宵繼承,公子瑤很優秀,他有五個賢能的地方,一表人才是一賢,武功高強是一賢,才藝雙絕是一賢,能寫善辯是一賢,堅毅果敢是一賢;可是他卻有一個最大的缺點,不仁不義。如果公子瑤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做違反仁義的事情,那咱們智氏在他的手上一定會覆滅的!”智宣子看著自己的這位族兄,雙手握了握智果作揖的手,微微一笑,什麼都沒有說,轉身回了內堂,只留下智果愣愣的站在智家的議事大廳中,許久才怔怔的離開。

第二天,智果到太史官那裡,將自己的氏改為了輔,與智氏劃清了關係,帶著一部分族人另開宗廟,離開了智氏的家族封地,臨行前,智果向智氏祖廟深深的作了一個揖。

智果明白了智宣子的想法,宣子在賭,也明白賭注下在了誰的身上。智宣子清楚,雖然現在的智氏與趙、魏、韓三家旗鼓相當,但那三家都不是泛泛之輩,如果滿足於現狀,將來一定會被他們吞併,瑤雖然不仁,但卻果敢有才,只要他能成功,智氏在晉國將立於不敗之地,如若不成,那便是天不佑智氏。

對於智果改氏易族,智宣子感到無比欣慰,他知道這位宗族中最智慧的軍師明白了他的苦心,“如果智氏在我父子手中覆滅,全指望族兄保全智氏血脈。”智宣子向著智果離開的方向喃喃自語道。

|雜談|智宣子的“失算”和趙簡子的“妙棋”(一)

在趙家,趙簡子的內心同樣不平靜,此時的趙氏,同智氏一樣,因為消滅了範氏和中行氏,實力大增,在國中掌握了更多的話語權,但也與智氏一樣,如何選定繼承人是困擾了趙簡子很久的問題。

趙氏到趙簡子時已歷七代,雖然未曾斷絕,中間卻經歷了無比跌宕起伏的過程,晉景公年間,趙氏祖先因被誣陷謀反,全族遭受了滅頂之災,只有趙簡子的祖父趙武年幼,得以僥倖逃脫,才使趙氏的宗廟沒有斷絕,因而趙氏一族對於自己的家業格外珍視。趙簡子雖然兒子眾多,但只對其中兩個兒子中意,嫡長子伯魯,從宗法上來講,他是當仁不讓的繼承人;但同時,庶子無恤聰敏仁厚,從才幹上來講,卻是最毋庸置疑的選擇。

立長亦或立賢,趙簡子始終舉棋不定。簡子命人找來兩套竹簡,將自己的訓誡話語寫在竹簡上,分別交給這兩個兒子,伯魯和無恤雖然一頭霧水,但還是畢恭畢敬的接下了父親的竹簡。

一轉眼三年過去,彷彿趙簡子已經將當年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突然有一天他將兩個兒子召集到書房,問道:“伯魯,三年前給你的竹簡,上面的內容,你都記住了麼?”“沒,沒有,竹簡,竹簡很久之前就不知丟到何處了……”驚恐的伯魯伏跪在父君面前,全身發顫。趙簡子沒有說話,轉身問向無恤,沒想到無恤對答如流,就如同是自己寫作的一樣。“無恤,你的竹簡,想必一定沒有丟吧?”趙簡子追問道,話音剛落,無恤竟從袖子中取出了竹簡,一如趙簡子剛剛給予他的一樣,被保護的非常完好,原來無恤每日都會將竹簡帶在身上認真誦讀,絲毫不敢怠慢。

這時的趙簡子沒有再猶豫,第二天的趙氏議事會上,趙簡子宣佈立公子無恤為自己的繼承人。

解決了頭等大事的趙簡子沒有閒下來,他召家臣尹鐸密商營建晉陽城的事宜,“您是讓我去搜刮百姓的財富填充族庫呢,還是建造一個趙氏的後援基地,”尹鐸問道。趙簡子說,“當然是為趙氏尋找一條後路。”於是尹鐸在晉陽與民休息,輕徭薄賦,建造倉庫,修築城牆,打造了一座屬於趙氏的堅不可摧的堡壘。


今天就先講智宣子和趙簡子之間選擇的不同,下期我們來聊一聊影響了智、趙兩家和整個晉國的命運,乃至全天下格局的,晉陽之戰。

|雜談|智宣子的“失算”和趙簡子的“妙棋”(一)

往期

|雜談|智宣子的“失算”和趙簡子的“妙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