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孤獨症患者在人前總是高高興興

很多人都覺得,性感內斂、少言寡語的人才有可能社交恐懼,才有可能會有孤獨症。

面對一個在社交圈子裡談笑風生、遊刃有餘的人,你會覺得這個人有社交恐懼嗎?

你會覺得我在開玩笑。

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

外向孤獨症患者在人前總是高高興興

外向孤獨症患者在生活中很善於交際,有很好的人緣,並且在人面前總是高高興興,快快樂樂地樣子,給大家以樂觀、開朗、熱情、自信、積極進取的好印象。

但是,這種人的內心往往很豐富,甚至是多愁善感,但他們不喜歡錶現出來,不喜歡刻意地找人訴說,沒有可以傾訴內心情感的朋友。

周圍人也誤以為他們內心很強大而沒用心關心他們。外向孤獨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同時也會給患者家庭帶來極大的壓力。

從小到大,長輩都在教育我們,要做一個開朗外向的人,而不是安靜內向的人。

於是,當我們自己一個人安靜地在房間裡呆很久時,當我們一上午坐在桌子旁邊不言語地喝茶時,當我們在家宴上不主動給長輩倒水問候時,我們的家人就開始膽心、焦慮,怕我們心理出現問題,怕小孩憋出病來。

所以從很小開始,我努力做一個漂亮又熱心的小人兒。

外向孤獨症患者在人前總是高高興興

那一季我喜歡穿豔桃色的小裙子,配上白色一塵不染的小皮鞋;頭髮要紮成雙馬尾,所有髮卡皮筋也要是桃紅色。

然後我讓媽媽在我的桃色小裙子的口袋裡塞滿糖果,我帶去幼兒園,把它們分給幼兒園的小朋友。我總是甜甜地對小朋友說:“你張開嘴,我給你放進嘴裡。”

我還最先學會了用玻璃糖紙疊大蓬裙子的跳舞小人兒。我積攢很多像蝴蝶翅膀一樣斑斕的糖紙,分給幼兒園的小朋友,然後我教給他們怎麼疊。

他們站著圍成一圈,我坐在圈子中間。他們安靜地聽我講話,按照我教給的步驟耐心地學習著。我們疊了好多好多,把它們一字排開放在窗臺上,讓他們在陽光下一對一對地跳舞。我看著我的小朋友們,我知道他們都喜歡我。

但是沒有人,永遠都沒有人會明白我那時候的內心:我要跟很多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笑,這才是正確的。

於是我強迫自己去社交,去融入團體,表現得外向而討所有人歡喜。

為了長輩口中的正確的人格我變得更加外向,社交恐懼也更加嚴重。

但事實上,也許並沒有那麼糟。

焦慮、恐懼這些詞彙像巨大的石頭壓在我們的心頭,不被理解與自我執著認為的“社交恐懼”交織成一張大網,網住生活,卻並未擋住陽光。

所以,我們大可不必去糾結是否有什麼疾病,它們只是我們用來形容自己人格的代名詞,你的生活應該寬廣,而不應被這些限制住。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達爾文的進化論某種程度上也是人格論,那些原始的恐懼、原始的殘酷,我們都應該學會去面對,學會和恐懼做朋友,有所恐,有所虔誠。

親愛的,你笑得那麼努力,一定很孤獨吧。

外向孤獨症患者在人前總是高高興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