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修建長城真的是爲了堵住遊牧民族嗎?你怎麼看?

腦洞人物史


歷史的真相當然不是這樣的。

長城,在最初並不是古代中原王朝防範遊牧民族入侵的城牆,而是主動進攻北部遊牧民族的暫時性軍事據點。

事實上,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秦、燕、趙三國就多次修築過北方城牆。我們只需查閱《史記》等歷史文獻的記載,就知道三國修城牆的原因。

秦國:

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

從這段記載來看,秦國是將義渠戎消滅,吞併其部族所在疆域,將己方勢力擴大到河套地區後才開始修築長城,以此保衛新得到的領土。

燕國:

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距胡。

這件事是發生在燕昭王時期,燕國擊敗東胡,迫使東胡後退千餘里,於是趕緊修築長城,將空出來的土地納入控制。

趙國:

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

趙武靈王先後擊敗中山國以及北方的林胡、樓煩等遊牧部族後,將北部邊境推進到河套地區,然後修建長城。

綜上所述:秦、燕、趙三國在修建長城以前,都有一個先消滅、吞併或驅逐義渠戎、東胡、林胡、樓煩等北方遊牧民族,進而擴大自身疆域的過程,隨後才開始修建長城,抵禦更北部的遊牧民族勢力(譬如匈奴)。

這種行為並不是被動的防禦,反而帶有強烈的主動進攻的意圖。因此,長城並不單單是為了堵住遊牧民族而存在的。

秦朝統一六國後,秦始皇繼續擴張帝國的疆域,直到“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 以為四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陽山、北假中,築亭障以逐戎人”,長城的修築工程已達陰山北部,遠超戰國末期各國城牆的極限。

這就說明隨著帝國邊境北拓,秦朝開始構建新的城牆防禦體系。長城作為橋頭堡的屬性在此顯露無疑。


HuiNanHistory


去年冬天去了一次八達嶺長城,冬天的農牧交錯帶,寒風呼嘯,站在長城上不留神絕對能讓大風吹下來。不由擔憂起古代守邊之將士,真的是以血肉之軀,挑戰人類的生存極限。

面對這條蜿蜒於崇山峻嶺,由巨石組成的長龍,內心震撼之餘,不禁讓人思考一個問題。

長城真的能發揮它的作用——阻擋遊牧民族的入侵嗎?

答案恐怕是讓無數人失望的,長城在戰術上,並不能阻擋遊牧民族的鐵騎。

從理論上講:萬里長城萬里防線,再多的軍隊,也會被這條漫長的戰線拉成一條力量薄弱的虛線。而遊牧部落大可以集中兵力,突破長城的一點,進而衝過這道宏偉的防線。

從現實上看:東北的後金崛起後,屢次南擾大明,其中皇太極努爾哈齊就先後五次突破明軍的長城防線,直入大明京畿。

既然長城的作用有限,為什麼還要耗巨資修長城呢?

首先要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長城都是農耕民族修的,而沒有草原遊牧民族去修長城?

答案很簡單,因為草原民族多是逐水草而居,財產除了草地上跑的馬牛羊,別的幾乎很少,因此沒有修建長城的經濟基礎。

而農耕民族就不一樣了,依靠農業的豐富積累,得以調動大規模的人力物力修建國家工程。

秦始皇一聲令下,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築長城,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馬。
明代更是大修邊牆,設置九邊重鎮,以抵禦遊牧鐵蹄。

也只有農耕民族,有修長城的資本。

長城,更重要的是一種戰略威懾。

首先,長城的作用就像是一個家庭的院牆,看到這道牆的時候,會有一種意識,這是別人家的領地。長城的作用首先在於此,告訴遊徙不定的草原民族,到這裡看到此牆,就別繼續往前了,這裡已經是遊牧的邊界了。

其次,長城烽火相連,通過狼煙等信號,組成一道傳遞信息快捷通道。同時長城也是一條運送兵力的高度公路。這就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作用,時刻讓騎射民族知道,如果侵犯這條線,很快漢族國家就會知道,然後就會快速機動調動武力援助。長城這條線,讓草原民族不由忌憚。

最後,草原民族南下,多是一種劫掠性質的侵擾,所以搶了東西是要返回草原的。如果沒有長城,草原的騎兵可謂是入無人地,來也沖沖,去也匆匆,而有了長城就不一樣了,南下時有防禦,回去的時候更是要擔心前堵後追。因此長城的這個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努爾哈齊就吃過這樣的虧,在越長城而返時被明軍阻擊,傷亡慘重。

從另一個視角看,長城這條橫旦農耕與遊牧民族之間的一道牆,起到一種分割作用,將兩種文化分割開來,經濟方面的貿易,政治方面的衝突,文化方面的交融,都被這一條銅牆鐵壁分割開來。而後,由漢廷通過長城上的關卡進行掌控,管理。這也是長城的一個重要戰略作用。


綜上可知,長城在戰術方面的實際意義是不大的,因此不能以一戰之成敗論長城。在戰略方面,長城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更多歷史地理類原創內容,敬請關注@熊二History。


熊二讀史


勞民傷財建設長城,不是為攔住敵人,而是為了攔住自己人!

很多人都有這種體會,修築長城的地方,多數都特險要,山高嶺長,不毛之地,在這些地方,本來就不方便車馬的進軍,修築長城還有必要嗎?明明沒有長城敵人也過不來嘛!為什麼還要耗費鉅額的財政資金去修長城呢?

事實上,在古代有不少時候,遊牧民族往往是找一個軍事力量的薄弱處,搗爛長城而“毀邊牆而入”,長城壓根攔不住遊牧大軍。而古代漢民族修築長城,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攔住自己這邊的商人私通草原。

民間資本是沒有力量也不敢對抗官府的,長城的修建,將商人和貨物一併攔在了關內重要的口隘和集鎮,更利於朝廷實現經濟控制,這樣朝廷既能打擊草原上的對手,不讓他們經濟繁榮,同時還能大幅度的提高邊關稅課收入,絕對是一石二鳥。

希望能幫到你,有古建築營造和山西看廟問題歡迎問我

亦文亦物,自駕數年,實地手攝,一分鐘講古建,希望文化遺產對所有普通人平等開放


亦文亦物


在張藝謀導演的電影《長城》中,長城的主要作用並不是用來抵禦北方的草原民族,而是為了阻擋遠古兇獸饕餮南下。

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長城的作用肯定不是這樣的,饕餮也只是存在於《山海經》當中的上古巨獸。


我國北方長城的修建,最早時開始於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趙國,燕國等國都修建長城,以抵禦來自北部的戎狄等部族的威脅。

後來,秦國一統天下,大將蒙恬率領蒙家軍收復河套地區,卻匈奴三百餘里,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遂修建長城以防匈奴人再次南下。

後來的歷朝歷代,也都有修建過長城,我記得我在銀川讀書的時候,就去看過當地的秦長城遺蹟。但今天人們所能夠看到的,幾乎都是後來的明長城。


明朝時期,國力只夠守國門,想要雖遠必誅就顯得力不從心,因此明朝不得不大規模的修築長城,以抵禦來自北部蒙古等遊牧民族的威脅。

在冷兵器時代,長城這樣的防禦工事,確實能在抵抗外族入侵當中起到不小的作用,但是到了後來的槍炮發明之後,長城的防禦功能就逐漸減弱了。

電影《長城》中,對長城的作用進行了一次大膽的幻想,其實挺好的,中國歷史悠久,充分挖掘這些歷史悠久的文化,建築並將其進行藝術加工創作,挺好的。


只是,個人覺得下次不要再和外國合拍了,看著怪怪的,中國人自己拍,照樣高大上。


Ko文史迷離


準確的講,長城並不能禦敵,它只能起一個天險或者是古時候名城重鎮的城牆一樣的作用,從來沒有哪一個天險是真的不可逾越的,也從來沒有一座城牆真的能保一方平安。重要的還是人,是軍隊!

在秦時,秦軍在和北方遊牧民族的作戰中吃盡了苦頭。遊騎兵的優勢是機動性強,衝擊力強,射殺距離遠,為了揚長避短,修建長城就成了一個秦軍很好的選擇。修了長城以後,騎兵想入關就必須下馬來攻城,而攻城一向是北方騎兵的軟肋;再一個就是,對於己方而言,可以以逸待勞。由於長城是貫通的,己方可以迅速調集大量兵馬組織防守。

在秦統一六國之前,趙、燕等國就開始修築各自的長城了,秦統一後就把這些長城連起來。所以這個構思並不是秦國獨有的,這是一個在當時行之有效的策略。


豆漿盒子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一曲“孟姜女哭長城”,讓千古一帝秦始皇成為暴君的代名詞。近年來,有學者大放厥詞,說什麼長城是勞民傷財的面子工程,是阻礙民族融合的罪魁禍首!真是站著說話不知腰疼 ,長城在古代的作用豈是幾個學者所能理解的,長城的功績豈隨意能抹掉的!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不惜人力物力,把燕趙諸國的連為一體,並派大將蒙恬率幾十萬秦軍在此駐守,使強大匈奴鐵騎不敢輕易南下,形成了長城內的農耕民族安居樂業,長城外的遊牧民族逐水而居。和平時,長城是雙方貿易的交匯處,戰爭時,長城又是阻擋遊牧民族鐵騎不可或缺的屏障。

漢武帝反擊匈奴,衛青霍去病帶領幾十萬漢家子弟,就是以長城為依託,馳騁千里,大破匈奴,真正做到進可攻、退可守。李廣、程不識更是鎮守長城的一代名將。試想,漢初如果沒有長城的存在,匈奴鐵騎便會長驅直入,那必是漢民族的抹頂之災,中原文明就有中斷的危險。



長城正真的作用在於 :遊牧政權可以集中力量攻破一兩個關口,闖入內地,但只要整個長城還有強大的駐軍,就可以掐斷他們的供給、切斷他們的退路,來個甕中捉鱉。所以,遊牧政權即便攻入內地,也無心戀戰,騷擾一下就倉惶而去,從而大大降低了農耕民族的損失。像也先與皇太極兩次率領遊牧鐵騎,越過長城,兵臨北京城下 ,最後不也是氣勢洶洶的來,夾著尾巴走嗎!為啥呢,因為他們怕被切斷後路,成為異鄉的野鬼。

長城的建造也是獨具匠心,依山而建,有敵樓,瞭望臺,烽火臺,射擊孔,還有儲存糧食的地方,有的還有甕城。只要發現有敵人入侵,守城的官兵就會燃起狼煙,幾分鐘內,警報就會傳至千里之外,很快,整個王朝就會處於戰備狀態,隨時給入侵者迎頭痛擊。

隨著熱兵器的興起,長城早已失去它原有的防禦作用,成為旅遊的熱點。但它曾經的輝煌將永遠銘刻在民族的記憶中。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長城的主要作用不是防禦,不然長城根本不用留城門,全都砌成石頭塊就行,就算胡人能爬過來,沒馬的胡人也打不過漢人。

長城是進攻工事。

長城由城牆、城樓、烽火臺組成,城樓藏兵儲糧,烽火臺通訊,城牆把城樓連在一起,長城關隘都在出塞的必經之路上,是補給後勤的重要據點。如果有敵情,烽火臺立即點燃狼煙通報,漢軍可以從容出擊尋找敵人決戰。

長城也可以限制胡人進犯的路線,一般關隘很難經得起突襲,但是可以在關隘控制區域進行決戰,打胡人容易找胡人難。

長城也的確保護了很多關內百姓,如果沒有長城,小股胡人有可能威脅到一些沒有軍隊駐紮的邊境村落。


尹瀟深


小編絕對僅僅從堵住遊牧民族角度出發,不能完全闡釋出長城的功效。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修建始於秦漢,終於明亡。

長城是秦始皇時期,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築長城,也因此給秦始皇增加了暴政的一項,說長城的修建勞民傷財,阻礙民族融合,小編不認同這種抹掉長城功績的說法。

秦始皇時期,把燕趙諸國修建的長城連為一體,並派遣蒙恬三十萬大軍駐守,使匈奴不敢輕易南下,使長城內的農耕民族可以安居樂業,長城外的遊牧民族不敢輕易南下,只好逐水而居,和平時,長城是雙方貿易的交匯處,戰爭時,長城又是阻擋遊牧民族鐵騎不可或缺的屏障。

漢武帝時期,依託長城,馳騁千里,大破匈奴,真正做到進可攻、退可守。如果沒有長城漢初匈奴鐵騎便會長驅直入,那必是漢民族的抹頂之災,中原文明就有中斷的危險。

在古代冷兵器時代,長城的修建使遊牧民族往往只能集中力量攻破一兩個關口,但很容易被掐斷他們的供給、切斷他們的退路,來個甕中捉鱉,所以往往遊牧政權即便攻入內地,也無心戀戰,騷擾一下就倉惶而去,從而大大降低了農耕民族的損失。明末的也先與皇太極兩次率領遊牧鐵騎,越過長城,兵臨北京城下 ,最後不也是氣勢洶洶的來,也敗走,因為其面臨隨時被切斷退路的風險。

其次,長城依山而建,有敵樓,瞭望臺,烽火臺,射擊孔,還有儲存糧食的地方,有的還有甕城。只要發現有敵人入侵,守城的官兵就會燃起狼煙,幾分鐘內,警報就會傳至千里之外,加快了消息的傳遞。

最後,長城的修建像是一個家庭的院牆,提示遊牧民族這裡是別人的領地,不能繼續前行,同時長城的修建,不乏震懾力一些遊牧民族。所以不能單單說是為了堵住遊牧民族。


惘然


長城不是靜止的單一物體,它是人、牆、物的軍事結合體。而長城沿線地段,在軍事地理位置上形成緩衝地帶。從它的雛形烽臺出現之時,就具備瞭望、傳遞信息、召集部隊、反攻作戰的作用,以至於發展到後來成為攻防兼備的軍事實體。

尤其對於遊牧民族來說,長城就是一道天險。因為遊牧民族的落後之處就在於科技,並且手工藝人缺乏,導致他們面對城牆類的防禦工事攻擊一直都效率很低。總之,長城是非常強悍的防禦工事。想當初,後金就因為長城的存在而受到很大的挫折。


鑄劍師孫建軍


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的大一統王朝都或多或少修建過長城。那麼為什麼只有秦長城和明長城最出名呢?為什麼只有秦朝和明朝大規模修建長城?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便著手對付北方遊牧民族“匈奴”。但匈奴本就是遊牧民族居無定所,面對秦始皇強大的進攻,匈奴採取“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策略。導致秦王朝根本無法徹底消滅匈奴,或者讓匈奴徹底臣服於自己。再加上每次遠征匈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通過修建長城能一勞永逸的抵抗匈奴,相比較每次率兵深入草原,遠征匈奴要划得來。所以簡單的說秦修長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抵禦匈奴的進攻。



而明朝修建長城的原因也於秦朝差不多,都是為了軍事防禦。明朝是在蒙古人手裡得到的江山。而蒙古人號稱“馬背上的民族”成吉思汗曾憑藉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面對這樣強勁的敵人修建長城抵禦迫在眉睫。




歷史沒有大規模修建長城的朝代也不在少數,列如唐宋。唐之所以沒有大規模修建長城,源於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對待少數民族的懷柔政策,讓遊牧民族都心甘情願的臣服於大唐,唐太宗更被少數民族尊稱為“天可汗”。宋不修長城就更簡單了自宋太祖建國以來就長期實行“守內虛外”的政策,即使面對北方的侵略者進攻也能通過賠錢的和平手段解決,根本用不著修建長城抵抗侵略。


說了這麼多,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中國曆朝歷代修建長城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抵禦遊牧民族都侵略,鞏固自己的統治。而正真有能力徹底抵抗遊牧民族並且能讓他臣服於自己的朝代是用不著大規模修建長城的。


冷兵器時代早已經過去。長城的軍事防禦功能早已經衰退。而今的長城更多的意義在於中華民族精神和歷史文化上。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感嘆它工程宏偉,氣勢磅礴。長城作為中國人民的驕傲和中華民族的象徵。它凝聚著我們祖先的心血和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