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修建长城真的是为了堵住游牧民族吗?你怎么看?

脑洞人物史


历史的真相当然不是这样的。

长城,在最初并不是古代中原王朝防范游牧民族入侵的城墙,而是主动进攻北部游牧民族的暂时性军事据点。

事实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秦、燕、赵三国就多次修筑过北方城墙。我们只需查阅《史记》等历史文献的记载,就知道三国修城墙的原因。

秦国:

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从这段记载来看,秦国是将义渠戎消灭,吞并其部族所在疆域,将己方势力扩大到河套地区后才开始修筑长城,以此保卫新得到的领土。

燕国:

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距胡。

这件事是发生在燕昭王时期,燕国击败东胡,迫使东胡后退千余里,于是赶紧修筑长城,将空出来的土地纳入控制。

赵国:

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赵武灵王先后击败中山国以及北方的林胡、楼烦等游牧部族后,将北部边境推进到河套地区,然后修建长城。

综上所述:秦、燕、赵三国在修建长城以前,都有一个先消灭、吞并或驱逐义渠戎、东胡、林胡、楼烦等北方游牧民族,进而扩大自身疆域的过程,随后才开始修建长城,抵御更北部的游牧民族势力(譬如匈奴)。

这种行为并不是被动的防御,反而带有强烈的主动进攻的意图。因此,长城并不单单是为了堵住游牧民族而存在的。

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继续扩张帝国的疆域,直到“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 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长城的修筑工程已达阴山北部,远超战国末期各国城墙的极限。

这就说明随着帝国边境北拓,秦朝开始构建新的城墙防御体系。长城作为桥头堡的属性在此显露无疑。


HuiNanHistory


去年冬天去了一次八达岭长城,冬天的农牧交错带,寒风呼啸,站在长城上不留神绝对能让大风吹下来。不由担忧起古代守边之将士,真的是以血肉之躯,挑战人类的生存极限。

面对这条蜿蜒于崇山峻岭,由巨石组成的长龙,内心震撼之余,不禁让人思考一个问题。

长城真的能发挥它的作用——阻挡游牧民族的入侵吗?

答案恐怕是让无数人失望的,长城在战术上,并不能阻挡游牧民族的铁骑。

从理论上讲:万里长城万里防线,再多的军队,也会被这条漫长的战线拉成一条力量薄弱的虚线。而游牧部落大可以集中兵力,突破长城的一点,进而冲过这道宏伟的防线。

从现实上看:东北的后金崛起后,屡次南扰大明,其中皇太极努尔哈齐就先后五次突破明军的长城防线,直入大明京畿。

既然长城的作用有限,为什么还要耗巨资修长城呢?

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长城都是农耕民族修的,而没有草原游牧民族去修长城?

答案很简单,因为草原民族多是逐水草而居,财产除了草地上跑的马牛羊,别的几乎很少,因此没有修建长城的经济基础。

而农耕民族就不一样了,依靠农业的丰富积累,得以调动大规模的人力物力修建国家工程。

秦始皇一声令下,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筑长城,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马。
明代更是大修边墙,设置九边重镇,以抵御游牧铁蹄。

也只有农耕民族,有修长城的资本。

长城,更重要的是一种战略威慑。

首先,长城的作用就像是一个家庭的院墙,看到这道墙的时候,会有一种意识,这是别人家的领地。长城的作用首先在于此,告诉游徙不定的草原民族,到这里看到此墙,就别继续往前了,这里已经是游牧的边界了。

其次,长城烽火相连,通过狼烟等信号,组成一道传递信息快捷通道。同时长城也是一条运送兵力的高度公路。这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时刻让骑射民族知道,如果侵犯这条线,很快汉族国家就会知道,然后就会快速机动调动武力援助。长城这条线,让草原民族不由忌惮。

最后,草原民族南下,多是一种劫掠性质的侵扰,所以抢了东西是要返回草原的。如果没有长城,草原的骑兵可谓是入无人地,来也冲冲,去也匆匆,而有了长城就不一样了,南下时有防御,回去的时候更是要担心前堵后追。因此长城的这个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努尔哈齐就吃过这样的亏,在越长城而返时被明军阻击,伤亡惨重。

从另一个视角看,长城这条横旦农耕与游牧民族之间的一道墙,起到一种分割作用,将两种文化分割开来,经济方面的贸易,政治方面的冲突,文化方面的交融,都被这一条铜墙铁壁分割开来。而后,由汉廷通过长城上的关卡进行掌控,管理。这也是长城的一个重要战略作用。


综上可知,长城在战术方面的实际意义是不大的,因此不能以一战之成败论长城。在战略方面,长城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更多历史地理类原创内容,敬请关注@熊二History。


熊二读史


劳民伤财建设长城,不是为拦住敌人,而是为了拦住自己人!

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修筑长城的地方,多数都特险要,山高岭长,不毛之地,在这些地方,本来就不方便车马的进军,修筑长城还有必要吗?明明没有长城敌人也过不来嘛!为什么还要耗费巨额的财政资金去修长城呢?

事实上,在古代有不少时候,游牧民族往往是找一个军事力量的薄弱处,捣烂长城而“毁边墙而入”,长城压根拦不住游牧大军。而古代汉民族修筑长城,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拦住自己这边的商人私通草原。

民间资本是没有力量也不敢对抗官府的,长城的修建,将商人和货物一并拦在了关内重要的口隘和集镇,更利于朝廷实现经济控制,这样朝廷既能打击草原上的对手,不让他们经济繁荣,同时还能大幅度的提高边关税课收入,绝对是一石二鸟。

希望能帮到你,有古建筑营造和山西看庙问题欢迎问我

亦文亦物,自驾数年,实地手摄,一分钟讲古建,希望文化遗产对所有普通人平等开放


亦文亦物


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长城》中,长城的主要作用并不是用来抵御北方的草原民族,而是为了阻挡远古凶兽饕餮南下。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长城的作用肯定不是这样的,饕餮也只是存在于《山海经》当中的上古巨兽。


我国北方长城的修建,最早时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赵国,燕国等国都修建长城,以抵御来自北部的戎狄等部族的威胁。

后来,秦国一统天下,大将蒙恬率领蒙家军收复河套地区,却匈奴三百余里,使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遂修建长城以防匈奴人再次南下。

后来的历朝历代,也都有修建过长城,我记得我在银川读书的时候,就去看过当地的秦长城遗迹。但今天人们所能够看到的,几乎都是后来的明长城。


明朝时期,国力只够守国门,想要虽远必诛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明朝不得不大规模的修筑长城,以抵御来自北部蒙古等游牧民族的威胁。

在冷兵器时代,长城这样的防御工事,确实能在抵抗外族入侵当中起到不小的作用,但是到了后来的枪炮发明之后,长城的防御功能就逐渐减弱了。

电影《长城》中,对长城的作用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幻想,其实挺好的,中国历史悠久,充分挖掘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建筑并将其进行艺术加工创作,挺好的。


只是,个人觉得下次不要再和外国合拍了,看着怪怪的,中国人自己拍,照样高大上。


Ko文史迷离


准确的讲,长城并不能御敌,它只能起一个天险或者是古时候名城重镇的城墙一样的作用,从来没有哪一个天险是真的不可逾越的,也从来没有一座城墙真的能保一方平安。重要的还是人,是军队!

在秦时,秦军在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中吃尽了苦头。游骑兵的优势是机动性强,冲击力强,射杀距离远,为了扬长避短,修建长城就成了一个秦军很好的选择。修了长城以后,骑兵想入关就必须下马来攻城,而攻城一向是北方骑兵的软肋;再一个就是,对于己方而言,可以以逸待劳。由于长城是贯通的,己方可以迅速调集大量兵马组织防守。

在秦统一六国之前,赵、燕等国就开始修筑各自的长城了,秦统一后就把这些长城连起来。所以这个构思并不是秦国独有的,这是一个在当时行之有效的策略。


豆浆盒子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一曲“孟姜女哭长城”,让千古一帝秦始皇成为暴君的代名词。近年来,有学者大放厥词,说什么长城是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是阻碍民族融合的罪魁祸首!真是站着说话不知腰疼 ,长城在古代的作用岂是几个学者所能理解的,长城的功绩岂随意能抹掉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惜人力物力,把燕赵诸国的连为一体,并派大将蒙恬率几十万秦军在此驻守,使强大匈奴铁骑不敢轻易南下,形成了长城内的农耕民族安居乐业,长城外的游牧民族逐水而居。和平时,长城是双方贸易的交汇处,战争时,长城又是阻挡游牧民族铁骑不可或缺的屏障。

汉武帝反击匈奴,卫青霍去病带领几十万汉家子弟,就是以长城为依托,驰骋千里,大破匈奴,真正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李广、程不识更是镇守长城的一代名将。试想,汉初如果没有长城的存在,匈奴铁骑便会长驱直入,那必是汉民族的抹顶之灾,中原文明就有中断的危险。



长城正真的作用在于 :游牧政权可以集中力量攻破一两个关口,闯入内地,但只要整个长城还有强大的驻军,就可以掐断他们的供给、切断他们的退路,来个瓮中捉鳖。所以,游牧政权即便攻入内地,也无心恋战,骚扰一下就仓惶而去,从而大大降低了农耕民族的损失。像也先与皇太极两次率领游牧铁骑,越过长城,兵临北京城下 ,最后不也是气势汹汹的来,夹着尾巴走吗!为啥呢,因为他们怕被切断后路,成为异乡的野鬼。

长城的建造也是独具匠心,依山而建,有敌楼,瞭望台,烽火台,射击孔,还有储存粮食的地方,有的还有瓮城。只要发现有敌人入侵,守城的官兵就会燃起狼烟,几分钟内,警报就会传至千里之外,很快,整个王朝就会处于战备状态,随时给入侵者迎头痛击。

随着热兵器的兴起,长城早已失去它原有的防御作用,成为旅游的热点。但它曾经的辉煌将永远铭刻在民族的记忆中。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长城的主要作用不是防御,不然长城根本不用留城门,全都砌成石头块就行,就算胡人能爬过来,没马的胡人也打不过汉人。

长城是进攻工事。

长城由城墙、城楼、烽火台组成,城楼藏兵储粮,烽火台通讯,城墙把城楼连在一起,长城关隘都在出塞的必经之路上,是补给后勤的重要据点。如果有敌情,烽火台立即点燃狼烟通报,汉军可以从容出击寻找敌人决战。

长城也可以限制胡人进犯的路线,一般关隘很难经得起突袭,但是可以在关隘控制区域进行决战,打胡人容易找胡人难。

长城也的确保护了很多关内百姓,如果没有长城,小股胡人有可能威胁到一些没有军队驻扎的边境村落。


尹潇深


小编绝对仅仅从堵住游牧民族角度出发,不能完全阐释出长城的功效。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修建始于秦汉,终于明亡。

长城是秦始皇时期,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筑长城,也因此给秦始皇增加了暴政的一项,说长城的修建劳民伤财,阻碍民族融合,小编不认同这种抹掉长城功绩的说法。

秦始皇时期,把燕赵诸国修建的长城连为一体,并派遣蒙恬三十万大军驻守,使匈奴不敢轻易南下,使长城内的农耕民族可以安居乐业,长城外的游牧民族不敢轻易南下,只好逐水而居,和平时,长城是双方贸易的交汇处,战争时,长城又是阻挡游牧民族铁骑不可或缺的屏障。

汉武帝时期,依托长城,驰骋千里,大破匈奴,真正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如果没有长城汉初匈奴铁骑便会长驱直入,那必是汉民族的抹顶之灾,中原文明就有中断的危险。

在古代冷兵器时代,长城的修建使游牧民族往往只能集中力量攻破一两个关口,但很容易被掐断他们的供给、切断他们的退路,来个瓮中捉鳖,所以往往游牧政权即便攻入内地,也无心恋战,骚扰一下就仓惶而去,从而大大降低了农耕民族的损失。明末的也先与皇太极两次率领游牧铁骑,越过长城,兵临北京城下 ,最后不也是气势汹汹的来,也败走,因为其面临随时被切断退路的风险。

其次,长城依山而建,有敌楼,瞭望台,烽火台,射击孔,还有储存粮食的地方,有的还有瓮城。只要发现有敌人入侵,守城的官兵就会燃起狼烟,几分钟内,警报就会传至千里之外,加快了消息的传递。

最后,长城的修建像是一个家庭的院墙,提示游牧民族这里是别人的领地,不能继续前行,同时长城的修建,不乏震慑力一些游牧民族。所以不能单单说是为了堵住游牧民族。


惘然


长城不是静止的单一物体,它是人、墙、物的军事结合体。而长城沿线地段,在军事地理位置上形成缓冲地带。从它的雏形烽台出现之时,就具备了望、传递信息、召集部队、反攻作战的作用,以至于发展到后来成为攻防兼备的军事实体。

尤其对于游牧民族来说,长城就是一道天险。因为游牧民族的落后之处就在于科技,并且手工艺人缺乏,导致他们面对城墙类的防御工事攻击一直都效率很低。总之,长城是非常强悍的防御工事。想当初,后金就因为长城的存在而受到很大的挫折。


铸剑师孙建军


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大一统王朝都或多或少修建过长城。那么为什么只有秦长城和明长城最出名呢?为什么只有秦朝和明朝大规模修建长城?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着手对付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但匈奴本就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面对秦始皇强大的进攻,匈奴采取“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策略。导致秦王朝根本无法彻底消灭匈奴,或者让匈奴彻底臣服于自己。再加上每次远征匈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通过修建长城能一劳永逸的抵抗匈奴,相比较每次率兵深入草原,远征匈奴要划得来。所以简单的说秦修长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抵御匈奴的进攻。



而明朝修建长城的原因也于秦朝差不多,都是为了军事防御。明朝是在蒙古人手里得到的江山。而蒙古人号称“马背上的民族”成吉思汗曾凭借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面对这样强劲的敌人修建长城抵御迫在眉睫。




历史没有大规模修建长城的朝代也不在少数,列如唐宋。唐之所以没有大规模修建长城,源于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对待少数民族的怀柔政策,让游牧民族都心甘情愿的臣服于大唐,唐太宗更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宋不修长城就更简单了自宋太祖建国以来就长期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即使面对北方的侵略者进攻也能通过赔钱的和平手段解决,根本用不着修建长城抵抗侵略。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中国历朝历代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抵御游牧民族都侵略,巩固自己的统治。而正真有能力彻底抵抗游牧民族并且能让他臣服于自己的朝代是用不着大规模修建长城的。


冷兵器时代早已经过去。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早已经衰退。而今的长城更多的意义在于中华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上。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感叹它工程宏伟,气势磅礴。长城作为中国人民的骄傲和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心血和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