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30个诺贝尔奖!日本已完成18个!“口出狂言”的日本凭什么?

随着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人艾利森和日本人本庶佑。新世纪以来已有18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距日本2001年提出的“50年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日本人一年完成一个,18年时间已完成大半。如果从1949年汤川秀树获得日本人首个诺贝尔奖算起,迄今为止,已有27位日本人获得过诺奖。而中国实际获得诺贝尔奖的却只有两人。而日本敢于在2001年就提出50年拿30个诺贝尔,是出于他们的信心。那么日本的信心到底来源于哪里?

50年30个诺贝尔奖!日本已完成18个!“口出狂言”的日本凭什么?

50年30个诺贝尔奖!日本已完成18个!“口出狂言”的日本凭什么?

众所周知,诺贝尔这一奖项非常难以获得,不仅需要极强的创造力,还需要被世界所认可。所以能获得这一荣誉,无意对于个人与所属国家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荣誉。在世界上获此殊荣的华裔,如果算上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家的的赛珍珠,也才有12个人获得诺贝尔奖,而真正具有中国国籍的也只有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这么寥寥两个人而已。

50年30个诺贝尔奖!日本已完成18个!“口出狂言”的日本凭什么?

日本,是一个神奇的国家。

总面积仅有377972.28平方公里(略小于中国云南省面积)的弹丸之地。可经济总量却一度占据着全球第二的位置。直到2009年才被中国超越。经历了经济萧条,日本的人均GDP仍然高达四万多美元。而截至2018年,已有27位日本人获得过诺贝尔奖,遥遥领先于亚洲各国。而为此成绩作为重要推动的,当属日本重视教育无疑。而作为日本教育重要支撑的是:日本学生所受到的教育就是一样的。

在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的一项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日本的教育系统,居然是最公平的教育系统之一!

日本几乎能给“穷孩子”和“富孩子”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在日本,孩子的学术表现仅有9%受到家庭经济背景的影响。

而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值是14%。

在日本,“有贫困的地区,但是没有贫穷的学校。”

50年30个诺贝尔奖!日本已完成18个!“口出狂言”的日本凭什么?

日本的各个学校,并不是由学校独立招聘,而是由各州县统一雇佣的,而在日本想成为一位老师也并不简单,日本教师入职考试的难度,差不多和美国律师入职考试的难度一样高。日本的一位老师举例说,在她入职考试那一年,参加考试的人有200多个,可是只有5个人通过了考试。

在日本刚刚取得教师资格的老师,每隔三年就会被重新分配一次,也需要重新审定一次教师的资格。在确定教师的教学能力之后,教育部会根据老师的能力进行分配,教育部会将他们送向最适合他们的学校去,这样既能激励老师的能力,也能让所有的学校的学生受教育程度能保持相对平衡。这意味着好的老师也会被送向一些不好的地区,而在其他的国家,好的老师往往占据着更好的学校。很多相对不好的地区甚至没有好的老师愿意去。

那为什么在日本好的老师会愿意去不好的学校呢?因为在日本老师的收入并不是由当地发放,他们的工资是由政府统一发放的,所以老师们的工资并不会因为学校的好坏而受到影响。

50年30个诺贝尔奖!日本已完成18个!“口出狂言”的日本凭什么?

《极道鲜师》就是一个例子

当然,仅仅依靠教育程度的相对平衡,并不是日本制胜的法宝,教育资源的平衡性只是前提,而真正使日本人保持创造性能力的原因,主要还是基于日本的4个教育方针。

50年30个诺贝尔奖!日本已完成18个!“口出狂言”的日本凭什么?

1、礼仪文化

在日本,礼仪文化可以说无处不在,家,学校,公司,仿佛到处都充斥着一声声的问候和礼仪。而日本人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在接受礼仪文化的熏陶,在日本的幼儿园不论是鞋子的摆放,对老师,同学的问候都是非常讲究的,有人说日本人礼仪背后充斥着各种变态,但是我却想说正是日本的礼仪文化才造就了日本道德秩序的完整。孩子们会习惯于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知道要去考虑他人的感受,之后长大也会成为一个优雅大方,彬彬有礼的人。(至少表面上看起来会彬彬有礼。)

50年30个诺贝尔奖!日本已完成18个!“口出狂言”的日本凭什么?

2、自立教育

在日本街头,随处可见小孩子们自己拿着自己的东西,不会让父母帮助拿,这就是日本自立教育中的一项,这一项的基础其实很简单:不给被人添麻烦,自己能做到的事自己做。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教育要独立自主,不要依靠他人。不论是孩子去学校还是放学,都是孩子自己来回的。这一幕大家应该在电视里看到过很多。而在前段时间,也有一个日本自立教育的宣传片,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一个母亲目送自己的孩子第一天去上小学,而自己是不送的,母亲默默的哭泣,她想去送,但是她更想孩子能尽快长大。

50年30个诺贝尔奖!日本已完成18个!“口出狂言”的日本凭什么?

3、感恩团结

提到日本教育,有一个词是一定要提到的,就是“食育”。在每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被给予食物、食品相关知识的教育。在孩子刚刚会说话,能简单交流的时候,父母和育儿师就会有意识地给孩子们灌输关于食物来源、制作、营养价值、应该怎样吃和吃多少的知识。等孩子们上学了,每天都会在学校吃午餐,而学校则会另外一种方式来通过食物来培养孩子。孩子们在学校用餐完毕之后是要把所有的餐具和用餐场地清洁的,他们会各自分工把所以的餐具以及场地进行清洁,在合作中建立团结,也对自己的食物抱有一颗感恩的心。

50年30个诺贝尔奖!日本已完成18个!“口出狂言”的日本凭什么?

4、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并不是通过制造挫折去打击孩子,相反日本的挫折教育是鼓励孩子去挑战,去尝试失败来鼓励孩子走向成功。这种教育在国内是很少见到的。在这里,我将用一个例子让大家来看看这种教育在日本的具体表现形式。

凌,是一个6岁,幼儿园即将毕业的小朋友,在他的毕业典礼上,他参与了一个挑战项目,那就是越过一个,与他等高的垫子。

他并不擅长这个项目,甚至在面对这个与他等高的垫子时,他会感到很害怕。第一次的尝试,凌失败了。

在陆续的尝试之后,凌依然是失败,甚至在一次失败后,他痛哭不止,因为他觉得很难。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哭着再次跑回了起跑线,准备做下一次尝试。

这时,凌的所有同学都跑过来,为他加油,他们和凌肩并肩围成一个圈,一起大喊着“你能行”,一起为凌加油。

奇迹出现了,在接下来的尝试中,凌面对和自己等高的垫子,一跃而过。他终于成功了。

凌,通过挑战与自己等高的垫子,树立了自己的信心。在感言的时候,他还不忘记鼓励自己的父母。这时他已经是家里的真正的一员,他克服了困难,他也已经成长为了一位可以去战胜自己的勇士。这一刻,他的信心已经建立起来了。这种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不害怕失败,而是把失败看作是走向下一个成功的必经之路。

50年30个诺贝尔奖!日本已完成18个!“口出狂言”的日本凭什么?

相比与日本,我们的溺爱已经渐渐的让孩子忘记了学习和生存的本质,日本所说的50年拿30个诺贝尔奖,是出于他们对自己教育的信心!而对比我们,有这样的信心吗?抛开历史原因,该学习的还是要学习,该尊重的还是要尊重,只有承认别人,我们才能去超越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