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阻斷息肉變成腸癌之路?

腸癌禍根在息肉,也就是腸管內長個“肉疙瘩”,從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性癌,這樣的一個演變過程,一般需要5-10年,但也有進展快的,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息肉分為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而後者已被公認為是癌前病變,這種家族性腺瘤性息肉遺傳率也極高,且腸癌的遺傳易感性相對其他癌症較高,因此對於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也可以叫腸癌的高風險人群,定期做體檢十分必要,尤其是腸鏡檢查,因為息肉早期是自身沒有感覺,很難被發現,多是體檢或者檢查其他疾病時被查出,息肉較大時臨床上會出現便血等現象。另外,炎性息肉長期刺激,也有發展成腺瘤性息肉的可能,因此切斷息肉癌變的路徑就是早發現,早做病理,早切除。

實際上,有95%的大腸癌是從大腸息肉逐漸轉變而來的,而由於個體差異的不同,這個過程一般需5-10年左右。因此,阻斷息肉變成腸癌是十分重要的一點。

如何阻断息肉变成肠癌之路?

那麼,該如何阻斷息肉發展成大腸癌呢?

(1)切除結腸息肉可阻斷大腸癌的發生

其實,大腸息肉就是腸粘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變,通俗來講,也就是長在腸黏膜上的一個肉疙瘩。

如何阻断息肉变成肠癌之路?

從性質上區別,常見的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腸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幾乎不會發生惡變,而腺瘤性息肉的惡變幾率較高。腺瘤性息肉又分為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混合性腺瘤息肉這三種,其中絨毛狀腺瘤的癌變率最高,管狀腺瘤的癌變率最低。

需要注意的是,腺瘤性息肉不會自行消退,藥物也難以將其消除,若不及時處理,發生癌變的幾率較高。而炎性息肉相對安全,有時較小的炎性息肉會自行消失,但炎性息肉長期受炎症刺激,也有腺瘤發展的可能。

因此,若檢查發現存在息肉時,應去醫院及時切除,防患於未然!

如何阻断息肉变成肠癌之路?

(2)定期複查

發現息肉,即使將其切除後,環境也沒改變,仍有復發的可能性,所以定期複查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若有結直腸息肉病史的人群,都應定期複查。單發息肉切除且病理證明是良性的,剛開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腸鏡,連續2-3年不復發,則改為每5-10年查一次。

-關注我們-

讀書、健康、微創治療,請關注“普通外科醫患交流”,長按以下二維碼,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識別圖中的二維碼”點擊關注即可

-聯繫我們-

西安市建設西路6

住院二部二樓

雙劍博博士微信:drshuangjb

歡迎點擊右下角“寫留言”參與提問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