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挫折不斷,中國海外經濟的拓展是否需要緩一緩?

“一帶一路”的話題,在中國其實有多少人真正的瞭解和關心並認真的思考?我是持懷疑態度的。所以,對這篇文章的傳播率和閱讀率我也不抱有幻想,但是我還是決定要寫這篇思考文章,是因為這個國家政策看似離我們很遠也毫無直接關係,但其實是和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利益密切相關的。

與之相反,在西方的政界也罷,主流媒體也罷,討論和分析的聲音倒是此起彼伏。

專家:挫折不斷,中國海外經濟的拓展是否需要緩一緩?

同時也因為“一帶一路”使得中國與參與國家的關係變得複雜。就在不久前,復出並再度當選總理的馬來西亞政壇老將馬哈蒂爾誓言要重審與中國有關的“不平等條約”。(此前,馬來西亞已暫停了價值230億美元的與中國相關項目,並指責這些合同“不公平”,並宣稱可能與醜聞纏身的基金一馬發展有限公司(1MDB)有牽連。)

馬來西亞7月份時又宣佈取消三個由中國支持的管道項目。被取消的項目包括馬來西亞本土和婆羅洲島的兩個油氣管道項目(每個項目的造價都超過10億美元)、以及連接馬六甲(Malacca)市與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位於柔佛州(Johor)的煉油與石化廠的造價為7.95億美元的管道項目。

終止油氣管道的決定就是出自與這位政壇老將,馬哈蒂爾•穆罕默德(Mahathir Mohamad)。這是他今年5月重新出任總理以來反擊中國最明顯的舉措

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在馬來西亞的旗艦項目的東岸鐵路(East Coast Rail Link)目前還未被取消,但個人覺得前景堪憂。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林冠英在7月表示;要推進這一鐵路項目,就需要“大幅”削減成本。

此類的挫折近期在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緬甸等國家都有不同的顯現。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巴基斯坦,一個把不得破壞中巴關係寫進自己國家憲法的國家,如果也表現出對“一帶一路”貸款和投資條款疑惑的話。這是不是需要我們冷靜的思考一下?

(巴基斯坦已經計劃就與中國倡議的(BRI)—在歐亞非建設基礎設施計劃下籤訂的協議進行重新談判)

首先對於中國海外經濟的拓展,我是持積極的態度的,但是如果想一蹴而就或過於急功近利,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戰略目的? 是否會引發不必要的國家矛盾?個人覺得需要認真的思考。

世界近代歷史上;德國威廉二世推行尋找“一個太陽下的位置”的世界政策,強行推行海外經濟擴張,結果導致了與當時很多的歐洲國家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並樹敵甚多,一戰之後德國戰敗被肢解,統治普魯士400年的霍亨索倫家族被迫終結,他本人1918年也流亡至荷蘭,德國當時在世界各國所搶佔的經濟利益喪失殆盡。

再則,前蘇聯懷著雄心企圖強行佈局世界格局,但1991年蘇聯崩潰之後,向西從美洲古巴、到非洲安哥拉,向東直到亞洲的越南,那些花費無數心血,消耗無數資源的海外投資,全部喪失,不計其數的巨量資金灰飛煙滅,最後那些援助海外項目的前蘇聯人員,連返程回國的路費都沒有。這些歷史經驗教訓,值得我們思考。

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我們的國民人均收入還沒有達到世界發達國家的人均水平,很多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待加強,還有很多國民的生活水平有待提高,中國國內的債務問題還需儘快解決,中國自身經濟運行又到了一個關鍵的轉折點,對海外經濟的擴張可以慢一點?對於國內國民各項投入能否加大一點?

比如, 中國目前貧困學生較多,國家一方面資金捉襟見肘,另一方面投入鉅額資金,並大額資金補貼,讓數量龐大的貧困國家的所謂留學生蜂擁而入,擠佔中國學生的就學名額,甚至於是我們這些孩子們的宿舍。(享受著遠高於中國學生待遇的獎學金和住宿待遇等等)

縱觀世界經濟發展歷史,一個國家的海外經濟擴張,是本國經濟金融發展到一定高度後,自然而然的會發生的事情,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強行推進,未必會有好的結果。一帶一路好不好? 好,但中國在與之對應上的實力達到了沒有?對參與國的政治上可控嗎?軍事上可控嗎?經濟上可控嗎?如果沒有發生問題,我們如何保護我們的國家利益?

這些都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