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又雙叒叕丟了他的獨生女,至今下落不明

在清朝歷史上,多爾袞絕對算得上一號傳奇人物,年少征戰立功、擁立幼帝率軍入關、擴九州定國制,為初清的貢獻是旁人無法超越的。《孝莊秘史》、《美人無淚》中,多爾袞的形象總是那樣驍勇善戰、器宇軒昂。他和孝莊之間的愛恨情仇也賺足了觀眾的眼淚。然而,關於多爾袞,我們很少了解到他的後代。多爾袞到底有沒有親生骨肉呢?

多爾袞又雙叒叕丟了他的獨生女,至今下落不明

答案是有的。

愛新覺羅·東莪,多爾袞親生獨生女。多爾袞死後,順治下旨將東莪、多爾博(多爾袞養子)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這是清史中關於東莪唯一記載,此後便不知所終。

多爾袞又雙叒叕丟了他的獨生女,至今下落不明

關於東莪之後的人生軌跡,民間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就是東莪格格不堪欺侮與歧視,流落民間,嫁給了一個漢族讀書人云雲。當然,這只是傳說,不足為信。另外有記錄,在今天呼和浩特市內有一座恪靖公主府。根據《公主府志》的記載,這裡曾經有一位據說是多爾袞的曾外孫女居住過。關於這段文字,雖說是地方記錄,所以肯定會存在一些錯誤,但作為文獻來說,還不至於捏造事實,所以可以作為一種參考。 那麼,這個多爾袞的曾外孫女究竟是誰呢?如果假設是東莪的後人,可以嫁進這座府邸就表明東莪流落民間的說法是誤傳,她很可能是被嫁到了蒙古。

多爾袞又雙叒叕丟了他的獨生女,至今下落不明

我們都知道,清朝一直有與蒙古聯姻,整個清朝,先後有五百多位皇家格格下嫁蒙古,尤其是中前期,這種聯姻更是屢見不鮮。所以猜測,東莪最後的歸宿應該是被嫁到了蒙古。

多爾袞又雙叒叕丟了他的獨生女,至今下落不明

東莪被嫁去蒙古,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多爾袞死後被削封除名,但據記錄其女兒東莪並沒有被逐出宗室,反而是交由信郡王撫養,所以應該抱有格格的名號。既然沒有被逐,那麼東莪的婚姻就和當時所有宗室女子一樣都由皇帝做主。而像她這樣敏感的身份,不論是皇帝還是信郡王都肯定希望能妥善安排,所以嫁去蒙古就成了最好的方法。既能使朝廷獲益,也算是給東莪一個對等的歸宿,還可以免除她留在京城的尷尬。

那麼問題來了,東莪到底被嫁到蒙古哪裡?

多爾袞又雙叒叕丟了他的獨生女,至今下落不明

據史料,從順治當朝,下嫁蒙古的格格中一共有4位身份不明。前兩個在順治七年八月之前嫁到蒙古敖漢部,封號均為郡主。但因多爾袞死於當年的十二月,東莪出嫁必定是在此之後,所以這兩個都可以排除。另外兩個一個於順治十三年左右下嫁科爾沁土謝圖親王巴雅斯護朗,封號是郡君(多羅格格)。另一個則於順治十五年左右下嫁科爾沁臺吉鄂齊爾(孝惠皇后之弟),沒有封號,僅稱格格。那麼這兩個到底哪一個才是東莪格格呢?

多爾袞又雙叒叕丟了他的獨生女,至今下落不明

首先年齡上看,東莪出生於1638年,到順治十三年時是18歲,到順治十五年時是20歲。應該說這兩個年紀在當時出嫁的女子中都算是高齡了,而且相差不多,沒有什麼的可比性。但是相對而言,還是18歲更符合一些。 其次封號上看,前一個是郡君,後一個沒有封號。按多爾袞生前的爵位(親王)來說,東莪應該是郡主,可是在東莪出嫁時,多爾袞已經獲罪削爵,所以不能作為參考。至於撫養東莪的信郡王,他的爵位也不太可能作為冊封東莪的參考。不過,既然是出嫁蒙古,朝廷一般情況都還是會有所加封。而加封必須要有一定標準,因為東莪不是嫡福晉所生,根據清朝貴族女子冊封規定,東莪的封號應該降兩級,也就是說,如果多爾袞生前,東莪就有封號就應該是郡君;如果她出嫁的時候以此作為依據給予封號的話,自然也應該是郡君。當然了,如果順治在這個時候依舊因記恨多爾袞而遷怒東莪的話,不跟她任何爵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此但從爵位上也很難作出準確判斷。

多爾袞又雙叒叕丟了他的獨生女,至今下落不明

歷史無從考究,多爾袞唯一的骨肉,到現在下落不明,我們只能從史料、文獻中找尋蛛絲馬跡,來尋找到一點蹤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