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治產業」和呂不韋「奇貨可居」,肇基了家天下的帝國困局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中國歷史自秦以降,止於孫中山民國大義推翻滿清,期間近兩千年一直在你方唱罷我登場,各自稱帝家天下的殘忍荒謬中循環,歷史悲情難出。

劉邦“治產業”和呂不韋“奇貨可居”,肇基了家天下的帝國困局

若要問這個罪孽根源出自哪裡,那麼封建體制的專制本質,執政者的私心自用則難辭其咎。其中呂不韋的“奇貨可居”由商而政鑽營,以及漢帝國建國者劉邦的“治產業”理論最為惡毒出名。

劉邦“治產業”和呂不韋“奇貨可居”,肇基了家天下的帝國困局

早年的呂不韋長袖善舞,經商致富已成為一方巨賈。他的眼光獨到智謀深遠,以至於放長線釣大魚做起了買賣國家的勾當。《史記》這樣記載呂不韋經營秦始皇父親的歷史事實:子楚,秦諸庶孽孫,質於諸侯,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後來的橋段大家就清楚很多了,呂不韋把秦始皇父親異人扶持起來成了秦國的太子,連同自己早先已有身孕的角色愛妾趙姬一併送給異人,開始了呂不韋曠古絕今的經營秦帝國這個大產業的呂氏春秋時代。

劉邦“治產業”和呂不韋“奇貨可居”,肇基了家天下的帝國困局

當然呂不韋的結局卻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最終被秦始皇賜死了卻殘生。可這個千古一帝秦始皇雄心萬丈,他要開創維繫秦帝國的萬世江山——“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誰知人算不如天算,秦始皇的理想很豐滿,但現實也很骨感,秦帝國忽啦啦如大廈傾,不過二世而亡貽笑天下。

劉邦“治產業”和呂不韋“奇貨可居”,肇基了家天下的帝國困局

到了推翻秦帝國的劉邦漢帝國時代,“家天下”的夢想已是草莽性格流氓皇帝劉邦的直白表露。《史記》也這樣記載:未央宮成。高祖大朝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殿上群臣皆呼萬歲,大笑為樂。這個意思是說劉邦的父親早年不滿劉邦的二流子作為,常常斥責他不如劉家老二賣力發家致富,可後來劉邦一舉奪得天下建立了劉家王朝,這個“大家業”豈是劉家老二所能比得了的?劉邦的志得意滿溢於言表,滿朝上下也覺得理所應當。

劉邦“治產業”和呂不韋“奇貨可居”,肇基了家天下的帝國困局

隨後呢,中國也就在呂不韋、秦始皇、劉邦肇基的帝國體制下翻江倒海了近兩千年,上演了“興,百姓苦;亡,百姓也苦”的王朝更替慘痛悲情大戲。以至於“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慘狀史不絕書,到了滿清時代,更是國弱民窮,跌入了列強肆虐、割地賠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

劉邦“治產業”和呂不韋“奇貨可居”,肇基了家天下的帝國困局

所幸中山先生振臂一呼,“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帝制推翻,民眾做主,中國才有瞭如今的大國地位。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言猶在耳,警醒著我輩牢記使命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