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場展覽,對話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聯合開展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泥土之相——2018杭州國際當代陶藝雙年展暨第十一屆中國當代青年陶藝家作品雙年展 & 髹漆之意——2018杭州國際當代漆木藝術展

主辦單位:中國美術家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 / 中國美術學院

承辦單位: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 /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 南宋序集 / 壹向藝術空間

展覽地點: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杭州市上城區南山路218號)

2018年9月25日16時,由中國美術家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中國美術學院主辦,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南宋序集、壹向藝術空間承辦的「泥土之相——2018杭州國際當代陶藝雙年展暨第十一屆中國當代青年陶藝家作品雙年展」,以及由中國美術學院主辦、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承辦的「髹漆之意——2018杭州國際當代漆木藝術展」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聯合開幕式。開幕式之前,當天的13時30分,在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區還舉辦了「2018杭州國際當代手工藝術論壇」。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有: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錢曉芳,中國文聯副主席、浙江省文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杭間,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委員、黨院辦主任徐國強,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院長周武,國際教科文組織陶藝學會主席雅克•考夫曼,日本著名漆藝術家、東京藝術大學名譽教授大西長利,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學者以及中國美術學院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媒體嘉賓和師生們。開幕式由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李玉普主持。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黨委書記錢曉芳宣佈展覽正式開幕

院長許江代表學校祝賀「2018杭州國際當代陶藝雙年展&當代漆木展」順利開幕並向遠道而來的各位專家表示熱烈歡迎。他在講話中感慨中國美術學院的手工藝術學院充滿活力,每一次的展覽都沒有停留在之前的層次,是不斷髮展向前的。他分享了自己的一些體會,即「讓泥土開放自己」。我們透過陶泥自身能夠看到大地的肌理和呼吸,泥土在冶煉中緩慢而莊重地呈現自己。真正的工藝之美在於手工藝所呈現的材料之美。此次漆藝展覽的加入讓手工藝術學院的國際展覽範圍更加廣博,層次更加豐富,格局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他同時也對此次展覽的兩個主題所指向的材料本源性問題給予了肯定。他講到,「莊子所言“梓慶削木”的寓事恰好道出天生質材賦予工藝的天然之義。工匠覓良材,良材育工匠,此所謂“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泥土在呼喚著它的本相,那鐻木要求藝者齊以靜心,真正的工藝之美恰是天然之然的恩賜與饋贈。這種天然之然又引領著工藝在一個地域的環境、社會、生活的緣在世界中存活。」他形容中國美術學院的LOGO「就像一個陶藝窯的剖面圖」,而學生則需要在其中「冶燒」,方可最終成才。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許江講話

三場展覽的策劃人、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院長周武在開幕式上就手工藝術的重要意義以及展覽主旨等發表講話。他表示:「中華民族是手工藝的國度,文化歷史悠久,手工藝是中華民族文明基因的一條內核序列。從特定角度來看,中國陶瓷、漆器的歷史就是華夏文明的史詩,也是一部使用雙手研磨思想和精神的奮鬥史。」針對展覽主題,他說:「當下我國陶藝、漆藝手工藝術群體兼容幷蓄,此次展覽以‘泥土之相’、‘髹漆之意’為主題,正是基於對東方手工藝本體內核問題的深度審視。」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周武講話

開幕式上,國際教科文組織陶藝學會主席雅克·考夫曼,日本著名漆藝術家、東京藝術大學名譽教授大西長利也進行了發言,他們都不是初次來到中國美術學院,並對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科的發展給予很高評價。雅克·考夫曼認為手工藝術應該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年輕一代人的身上,大西長利則認為中國美術學院的國際展覽對推動漆藝發展、讓更多人瞭解漆藝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雅克·考夫曼講話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大西長利講話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手工藝術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李玉普主持開幕式

陶藝和漆藝均為手工藝術領域的重要門類,三場展覽邀請了來自中國、英國、瑞士、法國、丹麥、西班牙、韓國、日本的38位陶瓷藝術家,參展陶藝作品400件;邀請了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法國的31位漆木藝術家,參展漆木藝術作品60餘件。觀眾在一個空間同時欣賞到國際一流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的不同類型的手工藝術作品,可謂一場難得的視覺和感受盛宴。

- 材料精神 -

本次陶藝展和漆木展的主題,均圍繞各自的「材料」設定。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在展覽的前言中認為,純正的工藝以天然為上,其天然不僅指天生的良材,更指這種良材對工藝的培植與開發。「工匠覓良材,良材育工匠,此所謂‘以天合天,器之所以凝神者。’那泥土在呼喚著它的本相,那鐻木要求藝者齊以靜心,真正的工藝之美恰是天然之然的恩賜與饋贈。」泥土、漆液、樹木……這些原本的自然萬物,在工匠和藝術家手中,就可成為或具實用價值,或具觀念色彩的造物。藝術家採擷了這些樸素的材料,又將人的精神灌注其中,它們便得以另一種形態存在,並散發出更為持久、奪目的生命力。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展覽現場

兩場陶藝展的主題為「泥土之相」,對此,展覽策展人、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院長周武解讀:「以‘泥土之相’為主題,是基於對陶瓷藝術本體持續的觀照。‘泥’與‘土’是對一種物質不同狀態的表述,泥土經過窯火的熔鍊,幻化為人文的化石,其背後蘊涵著人類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包含工藝、科技、技藝、思想等多方面的因素,折射著人類創造性的智慧。‘泥土之相’隱透著歷史哲學的思辯,其中‘相’字意味著品物的外貌特徵,也指向一種智信的觀看,同時還包含相學之觀,這種觀看是一種多維的系統省察。」從第一屆的「泥之祭」,到第二屆的「源歸」,再到本屆的「泥土之相」,連續三屆的杭州國際陶藝雙年展主題,均圍繞「泥土」這一母題展開,從一個側面體現出中國美術學院的陶瓷藝術專業對於「泥土」這一本質元素的持續關注和思考。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展覽現場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展覽現場

本次漆木藝術展是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首次舉辦的國際性漆木藝術展,展覽以「髹漆之意」為主題。「髹漆」是漆工藝的專業術語,也是用漆塗物的專業表述,髹在古代定義為以漆漆物,意指使用漆塗刷到物體表面的製作工藝。「髹漆與其它工藝相比較,主要的區別在於材料、技藝、髹飾等製作方式的差異,這是一種使用手研磨漆面而推出光韻的勞作,通過上手塗刷與打磨的不斷重複,捕捉視覺與觸覺的鮮活感知,從一層又一層的遮蔽裡找尋生命的意義,在摺疊時間的打磨間重生,於抹去重來的過程中修正思想。」策展人周武說,「除此之外,髹漆不止於手工技藝體驗的認知,它還承載著中華民族文明的記憶,同時凝結著中華民族的集體智慧。」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展覽現場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展覽現場

如何解讀、認識材料?經過藝術家的創作,它們又會顯現出與通常形態怎樣不同的樣貌?在展覽現場,藝術家的作品將給觀眾帶來啟發。

- 手工意趣 -

「中國當代青年陶藝家作品雙年展」是中國美術學院主辦的最早的手工藝術類大型展覽,從1998年舉辦第一屆,到如今已經有20年的歷史,目前已成為國內陶藝領域最具先鋒性和實驗性色彩的學術類陶藝展。2014年,在青年展的基礎上,又延伸出「杭州國際當代陶藝雙年展」,進一步將展覽的影響力擴展到全球範圍。今年,在往屆兩展疊合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多層面的衛星展,並開設了青年陶藝家工作室開放日活動。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展覽現場

對本次展覽的突破性嘗試,策展人周武表示:「展覽作品對應新時代陶瓷手工藝術的創作與教學研究,陶塑、器皿、實驗、影像等參展作品,構成了杭州湖山人文手藝的劇場式和節日式的展演,從深層學術問題的探索到日常器皿的革新換代等多個方面展示出手工藝人在無言之中所作出的努力,同時也給社會提供一次與手工藝術全面交流的機會。」展覽分為「東西的對話、新銳的匠作、學子的實驗、新星的工坊、個案的研究」五個版塊,從不同維度指向「泥土之相」這一哲學性質的命題。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不同地域、不同職業的陶瓷創作者,圍繞陶瓷根源性的問題,進行著自由的回應與闡釋。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展覽現場

值得關注的是,展覽期間,將有10個杭州地區的青年陶藝家工作室對公眾開放,有興趣的觀眾還可前往工作室近距離感受手工的魅力。

- 學術思辨 -

展覽開幕式之前,當天的13時30分,在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區舉辦了「2018杭州國際當代手工藝術論壇」。論壇由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陶瓷藝術系主任戴雨享主持,中國美術學院研究生處處長楊振宇擔任學術主持。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論壇現場

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院長周武在論壇致辭中提到:「此次的論壇聚焦展覽主題‘泥土之相’與‘髹漆之意’,從陶瓷、漆器的基本材料切入,追溯手工藝術本源的核心命題。陶瓷、漆器的發明與演化,是丈量人類文明的一把標尺,本次的主題隱透著哲學本體的思辯,其中‘相’、‘意’兩個字眼意味著品物的特質,也指向手工藝材料建構思想的多維觀看,這種觀看是一種學理性的系統省察。由泥土而陶瓷,由漆液而漆器,這是對事物根脈的觀看,是從根源追溯至心靈解放。」

本次論壇採取了主題發言人做提問式發言結合嘉賓自由討論的研討形式,三位主題發言人分別是華南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皮道堅、國際教科文組織陶藝學會主席雅克·考夫曼和中國臺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院長張清淵。

皮道堅首先從宏觀上提出「手工藝術可以是當代藝術,當代藝術也可以是手工藝術」的「明藝」論點,以及對於漆藝反映人和自然親和關係的手工性特質在數字化時代的存續問題。雅克·考夫曼則希望在座的藝術家與教育家結合自身實際的經歷探討「當代」意味著什麼、拋棄本體材料之後探討工藝本身是否還具有意義、以及手工藝術如何才能在今天的語境下找到它的本體語言等問題。張清淵提出了科技時代如何引導學生迴歸雙手勞作、學生面對就業時應抱持何種價值觀與心態,以及如何引導更多的評論人聚焦於手工藝術相關問題等三個開放性的討論議題。

論壇上,與會嘉賓學者圍繞上述主題發言人的議題,結合各自的創作、研究經歷,從不同角度發表個人觀點,並進行相關思辨和討論。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據瞭解,本次論壇同時也是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領航人才計劃」系列活動之一。

部分展覽作品: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探梅-劉正 2015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大地的呼吸(局部)_ 周武_ 2016年_ 180cm×40cm×10cm_ 紫金土原礦、稻穀殼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惟德至道 金磚新解-戴雨享 2017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莫名石-張清淵 2018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COLUMNS,WORK IN 2 PARTS Kaufmann Jacques 2009 30cm×176cm and 33cm×190cm Black clay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Emptiness is from-Maeder Kim Rebecca Sophie 2014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泔-許群 2014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借問-吳昊 2017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HANAGOROMO_ Onishi Nagatoshi_ 2018年_ 75cm×40cm×13cm_ Hemp cloth、 urushi、gold reaf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Increase_ Chambers Matthew John _2018年_29cm×29cm_ Stoneware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Rthythm of the Red luster 1503 _Chung Hae Cho_2018年_ 60cm×60cm×60cm_ottchil hemp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Memory of leaves-Onishi Nagatoshi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雨後的小憩-馮曉娜 2010

三场展览,对话材料——「泥土之相」「髹漆之意」联合开展

海大-簡錦斯 2010

|郭國柱 周紅 李為成

審核 |丁劍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