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胡同老字号—回宝珍饺子

新民胡同老字号—回宝珍饺子

新民胡同的饭店馆子小吃多,知名餐饮品牌也是不少,最为独特的莫过于回宝珍—回记饺子。

记得有一年我大约是七八岁吧,有一段时间就只有我爸爸和我在家。有一个周日的中午,我爸爸领着我去新民胡同的回记饺子馆去吃饭。说起来,我的父母是很会过日子的,不是特殊情况,绝不会去到饭店吃饭的。这一次父子二人“下馆子”的经历,总是保留在我大脑的深处。

回宝珍饺子馆挺大,大约是新民胡同里靠近中心的位置。饭馆坐南朝北,饭馆的对面有一个大院,是新民戏院,听老人讲,叫“戏园子”,是过去演戏的地方,我没有进去过。

新民胡同老字号—回宝珍饺子

那是一个周日的中午,天气还不错,不冷不热的。回记饺子馆里的人好多好多,几张桌子都满着,还有好多的人站在那里。站着的都是等着吃饺子的,并且都在站着排队。中午啦,肚子里咕咕直叫,可是看大家,都在耐心等待着,并不显得着急。有了空位置,才轮到前面的的坐下。我们站在那里,不一会后面就有人来了。饭店的服务员很是忙碌,在各个餐桌之间穿来穿去,走在人群里服务员手中的饺子盘、饺子汤端的好平稳,一点也不乱。

让我好奇的是饭馆的地面。每一个餐桌边都有好多蒜皮,白花花的好刺眼,有的地方还好厚的,不小心踩上去吱吱的响,从来没有见过地上有这么多的蒜皮。一种好特殊的“景观”。

轮到我们有座位了,赶紧坐了下来,和服务员说了吃什么饺子吃多少饺子之后,还得要等待,咕噜咕噜的肚子叫的更响了。现在想来,回记水饺那是现点、现包、现煮的。这时候,坐在那里等待用餐的客人基本上的都是用手在扒大蒜。于是,蒜皮就铺了一地。

回宝珍的羊肉馅水饺,知名度很高,慕名而来的人好多,饺子的确是很好吃,还得说那是香的“不得了”的。那个时候人们是很少去饭店的,日常饮食也是粗粮多细粮少,油水稀薄,难得有一次改善伙食的机会。可是我现在却怎么也回忆不起来当时吃水饺时的滋味了。或者说有好久好久没有品尝回记羊肉水饺了,还真的描述不出来回宝珍羊肉水饺好吃在哪里了呢。用现在的话说,回记饺子馆的生意,那叫一个红火,火的是“一塌糊涂”啦。那时候的新民胡同,又怎能不让人心生向往呢?

新民胡同老字号—回宝珍饺子

史料记载,回宝珍饺子馆位于新民胡同6号,营业面积200平方米,是以经营精制水饺为主的回族风味餐馆,因创始人姓回名宝珍,所以群众习惯地把它称之为回宝珍饺子馆。

回宝珍1897年出生在河北省青县新集,有兄妹五人。1907年回宝珍父亲为了摆脱贫困决定闯关东。回宝珍从11岁到23岁在东北不少地方谋生,吃了不少苦。23岁时候回宝珍去了哈尔滨,和5个人合伙开了一家饺子馆并不景气,后来请来了调馅师傅生意好起来了,回宝珍也学会了师傅的调馅手艺。25岁时回宝珍回到长春,在新民胡同先后开了两家炒菜馆,并没有做起来。1925年,回宝珍预备开饺子馆时候,把饺子和炒菜做了对比,还考查了长春的所有饺子馆,分析了现有馆子的经营状态,明确了自己的经营方式。针对吃饺子的人多是农民、小市民、小商贩和工人的特点,加大定量,严格按照调馅配方制作饺子。回宝珍饺子最初叫“回记饺子馆”,顾客吃好了就叫成了“回宝珍饺子”。后来又扩大门面,同时可以容纳七八十人吃饺子,一天卖300多斤面。

回宝珍的买卖经就是小本经营货真价实五条规矩。一是要做到货真,就是保证质量。原料质量保持不变,面肉菜调料定量比例不变。二是薄利多销。回宝珍在一开业就把10斤面出600个饺子压缩到530个,把一般毛利从35%压缩到30%。不分淡旺季,保证质量20年不变。三是用人少而精。年老的不用,体弱的不用,女的不用。一天卖300多斤面的饺子,人员最多也只有11人。四是礼貌待客。回宝珍饺子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不收小费,在当时的长春也是独一无二的。五是搞好卫生。和别的饭馆子敞开厨房不同,把厨房门关的严严的就是为了搞好卫生。坚决不卖腐肉和烂菜。这五条规矩,回宝珍坚持始终,饺子个头大、馅的味道好,风味独特,成为长春著名小吃美食,远近闻名。

新民胡同老字号—回宝珍饺子

2016年12月27日“南关民生”微信公号刊出帖子《【百年南关】品味南关老字号—回宝珍饺子馆》,此帖在“新民胡同的孩子们”群里分享后,引来热议。群友“进军”回忆道我印象中,在后厨是用敞口矮缸盛馅,用铁锨杆粗的专用棒子来搅拌的。我清楚的记得,家父在聊天时,也动手搅拌,立刻被回大爷制止住了,因为家父是左撇子,搅拌的方向不对了,我因此印象深刻。是我第一次知道,拌馅儿要一个方向,否则馅儿‘泄汤’。 面案在东面,西边是店面区。那个回大爷,比我父亲年龄相仿,小时候,哥俩爱喝酒,多数在店里,我陪吃,所以记忆深刻。偶尔在我家,我也去过他家的,在长通路回民区。我家有过家父和当年店里员工回大爷在店里的合影照。那些老员工的家里可能保留的。

“健康人生”回忆道,回宝珍门稍靠西点中间是餐厅面案在东侧包饺子煮饺子,煮饺子,在那个靠南侧的外边儿,就一个一小条小走廊煮饺子。正对着我家窗户后来老张家搬走啦,整个儿的东边那个房间就都给回宝珍饺子馆儿了。

回宝珍饺子是新民胡同的经典老味道,滋味醇厚回味悠长,记忆满满温馨满怀。

图文∣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