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天,沉浮在內容創業中的那些人和事|2018年上半年行業記

220天,沉浮在內容創業中的那些人和事|2018年上半年行業記

220天,沉浮在內容創業中的那些人和事|2018年上半年行業記

220天,2018年已過大半,那些沉浮在內容創業中的人和事,也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只是,你還記得清這一年發生過的故事嗎?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

回顧新榜(newrankcn)一直以來報道觀察、記錄在冊的行業圖鑑,一幕幕仍鮮活如昨。

年初,直播答題遊戲在各平臺掀起的燒錢混戰還歷歷在目。短短几天時間,衝頂大會、西瓜視頻百萬英雄、映客芝士超人成了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很久沒有聚在一起,為同一件事努力的家人、室友、老友,彷彿在直播答題身上找到了久違的默契。

這背後的重點,不是搞懂“演甄嬛的女演員的老公是誰”,也不是研究“馬拉松的典故究竟來自哪場戰爭”,而是知識變現與直播攜手爭奪注意力,引發的全民狂歡。

同期,2018年第一波大規模封號的消息,與幾個新媒體行業的融資發佈同時傳來。從2017到2018,

投資人眼中的內容創業格局也在悄然變化。

內容創業者在規避風險的同時,唯有埋頭向前,向更遠的方向駛去,完成各自的壁壘突破與成長迭代。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點開下述鏈接,進入回憶模式 ↓↓

☛ 知識就是金錢!直播答題分錢模式爆紅,2018年第一個風口來了?

☛ 2018年第一波大規模封號來襲!如何規避風險?

☛ “廚娘物語”獲千萬級A輪融資,用美食短視頻征服千萬少女心

☛ 比“夜聽”走紅更早,獲得千萬元融資的“程一電臺”如何破局音頻自媒體?

☛ 網星夢工廠再獲3000萬融資,網紅經濟下半場已來?

☛ 投資人怎麼看內容創業2018?就算不融資也值得看

220天,沉浮在內容創業中的那些人和事|2018年上半年行業記

到了新的年份和節點,最早一批起來的內容創業者仍然站在行業的前列造夢。

美妝博主MK涼涼3年圈粉200萬,六年前,她還是一個每天騎著自行車,披著白大褂,在實驗室做研究的姑娘,而如今的她是無數姑娘眼中造夢的白天鵝。

年糕媽媽李丹陽半年賣課3000萬,三年的時間,讓一個內心柔軟的母親建造起一座母嬰內容王國,同時經歷著內容升級帶來的焦慮與希望。

新世相B輪融資過億,全年營收過億,那個曾被文藝青年朝聖的公眾號已完成了華麗轉身,張偉也不再只是文藝教主。

而在很多同齡人仍在為房租煩惱的時候,年初剛過20歲不久的走路帶風,已經給媽媽轉了200萬,就在她的公眾號粉絲破200萬的前幾天。

她說,自己不再是那個遇到挫折時只會躲在家裡的膽小鬼了。

行業發展變化,行業裡的人也隨之變更著各自的人生軌跡。

點開下述鏈接,進入回憶模式 ↓↓

☛ 3年圈粉200萬!她如何從新媒體小編蛻變成知名美妝博主?

☛ 半年賣課3000萬,“年糕媽媽”要做一個媽媽大學

☛ “20歲生日,給媽媽轉了200萬” | 新媒體人故事徵集

☛ 新世相B輪融資過億,全年營收過億,一個公眾號的華麗轉身

220天,沉浮在內容創業中的那些人和事|2018年上半年行業記

作為目前為止仍無法被替代的重要內容陣地,微信公眾號一點一滴的變化仍然牽動著從業者的心。

尤其,今年上半年又是微信改版最為頻繁的一段時間。似乎隔三差五,就會有新的改變發生。

1月中旬,張小龍的年度刷屏來襲,提到微信公眾平臺的App即將發佈、讚賞即將回歸、訂閱號不做信息流…彷彿每一句話,都夠引起一次行業熱議。

幾天後,訂閱號App開放內測,幾個月後,正式上線。不過,還是不能手機開白,無數新媒體人聽聞吐出一口老血。

2月,公眾號終於可以修改錯別字了,我們的推送一刻終於能稍微鬆口氣了,雖然只能修改5個字。

兩天後,微信等多臺發佈賬號註冊新規,大概很多人都在後悔為什麼早年沒多註冊幾個號了。

三四月開始,微信彷彿迎來改版高峰期。

上線朋友留言功能,但遭到眾多吐槽,又後下線;後臺改版優化視頻、音頻、圖片發佈和閱讀效率;上線熱議話題,原創公號新增流量入口;看一看有發大招跡象,並內測看一看精選;微信返傭商品廣告插件測試邀請,再增變現方式;微信轉載體系改版,讚賞體系升級……

微信頁面改版的頻繁程度更是令人難以置信,尤其是訂閱號的瀑布流改版,一丁點細微的變動,都會帶來一系列影響,小到標題頭圖,大到內容架構調整。

不過在無數次改版背後的討論聲中,上半年最常被提及的一個問題大概是:留言功能什麼時候會有?

今年以來新註冊的公眾號無法獲取留言功能,這著實戳到很多從業者的命門了。

迷茫焦慮之下,是公眾號買賣和遷移的小熱潮,在功能何時迴歸遲未定論的情況下,有新媒體公司不惜開出高價,回收帶留言功能的公眾號。

直至昨天,微信官方統計頁面的公告,又讓湖面泛起漣漪。閱讀數據會怎麼波動,官方是不是真的要重拳打擊刷量,都是業內每個人關心的話題。

點開下述鏈接,進入回憶模式 ↓↓

☛ 讚賞要回歸,公號推App…張小龍的年度刷屏,你讀懂了多少

☛ 終於!公眾號可修改錯別字了!為什麼說多幾個字能死?

☛ 微信上線新功能“朋友留言”,但6成用戶表示不喜歡

☛ 微信後臺重大改版,全面優化視頻、音頻、圖片發佈和閱讀效率

☛ “看一看”終於要發大招了嗎?對公眾號可能有什麼影響?

☛ 公眾號新增變現方式!有人可能要漲價,也有人面臨裸泳

☛ 又改版了!微信近期動向都在這裡了,新媒體人需要注意什麼?

☛ 微信最近有點急了,不過這次改版終於收穫好評

☛ 微信改版帶來不確定因素?2018下半年新媒體十大趨勢預測

220天,沉浮在內容創業中的那些人和事|2018年上半年行業記

上述只是微信公眾號一方縮影,時間軸拉回到年初,我們還在經歷些什麼?

內容創業迭代,始終有新的機遇,我們看到爆款頻出,同時也看到爭議與風險,以及新的探索。

網易賣課,一夜間10萬人付費,朋友圈刷成了一片大紅。這之後,千聊、新世相營銷課等輪番參與刷屏。

有人說牛逼,也有人說吃相難看,我們是否都成了朋友圈的微商?但這些都不影響他們成為社會化營銷的典型案例。

1月下旬,新榜大會舉行,內容創業年度報告發布,大會上各平臺發佈最新的扶(砸)持(錢)計劃和未來策略。

除此之外,內容創業迎來OMO時代,越來越多新媒體正在強化線上與線下融合,佈局線下新零售與實體店經濟。

當然,這條路並沒有那麼好走。

點開下述鏈接,進入回憶模式 ↓↓

☛ 一夜之間10萬人付費!憑什麼網易賣課都能刷屏?我們總結了8大原因

☛ 10億補貼!短視頻爆發之後,2018年喜馬拉雅FM要掀起音頻創業潮?

☛ 頭部賬號拿走了94%的廣告預算和73%的投資總額 | 2018年內容創業年度報告

☛ 荔枝微課、新世相、千聊輪番刷屏,是什麼讓我們變成了朋友圈“微商”?

☛ “一條”“日日煮”搶先入局,內容創業迎來OMO時代?

☛ 十點讀書要開書店了!全網粉絲3800萬,為什麼非要做實體店?

220天,沉浮在內容創業中的那些人和事|2018年上半年行業記

不過,與機遇並行的始終是風險,監管之重不斷凸顯,版權糾紛困擾不斷。

今年以來,微博熱搜被要求下線整改,國家網信辦等六部門聯合整治炒作明星緋聞隱私和娛樂八卦,相關網絡平臺對“卓偉粉絲後援會”“全明星通訊社”等專事炒作明星緋聞隱私的帳號進行永久關閉。

短短几個月,全平臺整頓數次襲來。娛樂至死?不存在的。

迴歸後的微博熱搜新設“新時代”一欄,並新增一條雷打不動的置頂熱搜,似乎改頭換面。

除了平臺的監管,圍繞內容版權的各種糾紛仍在繼續。

騰訊新產品立知被質疑抄襲,馬化騰緊急干預剛上線又下線;六神磊磊手撕周衝,洗稿問題再次成為行業焦點。

洗稿可謂是內容創作者的痛中之痛,櫻桃畫報致信閃送、格十三發文指被眾多賬號洗稿、和毛利午餐甚至甚至以洗稿為題寫起了連載小說……

即便7月國家版權局等四部門首次提出打擊洗稿,但出於種種原因,解決洗稿問題,仍然是一條漫漫長路。

點開下述鏈接,進入回憶模式 ↓↓

☛ 微博熱搜消失的第三天,新媒體人去哪兒追熱點?

☛ 洗稿:別僥倖現在體量小,將來萬一做大了呢?

☛ 騰訊新產品是抄襲?馬化騰緊急干預,立知剛上線又下線

☛ 微博熱搜迴歸,榜首卻變成它,改頭換面走進“新時代”?

☛ 國家首次提出打擊洗稿!洗稿之痛,到底痛在哪裡?

☛ 全平臺整頓!2018內容紅線、整頓信息、最新趨勢彙總

220天,沉浮在內容創業中的那些人和事|2018年上半年行業記

如果緊跟時間軸,2018過去的這些月份,我們的注意力還在被什麼吸引呢?

2月是被馬斯克的榮耀時刻和區塊鏈點燃的。

一個是人類歷史上極富浪漫主義的神來之筆,一個是給社會帶來極大想象力的底層技術。只不過後者發展為行業高潮,幣圈一天,人間一年,有多熱鬧就有多爭議。

3月的熱門話題始於佛系女青年高調示愛導演張揚,終於B站的熱血上市。

究竟是不是三毛轉世沒人知道,不過12個小時內,“看一看”相關熱點話題達到了近億次閱讀。比故事更流行的是段子,比如:

好看的皮囊三千一晚,有趣的靈魂把你寫進公眾號;

同樣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做公號月入10萬的00後少女木汁,兩個月寫出百萬爆文,還給媽媽開工資。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這個理論終於過時了,因為比你年幼的人,也沒閒著。

4月始於閱讀破千萬的星巴克致癌謠言,影響之廣泛,以至於微信官方出面發聲,將關閉造謠情節嚴重賬號的流量主功能。

此外被廣泛關注的,還有紅透半邊天的抖音,與吹響反擊號角的騰訊微視。

平臺的內容爭奪大戰從未停止。不少紮根於其他平臺的新媒體人紛紛試水新戰場,有的一躍成為數千萬粉絲的抖音網紅,當然,更多的人淪為陪跑。

4月底,量子云被瀚葉股份擬38億全資收購的消息如同一顆行業炸彈,雖然兩個月後,瀚葉股份調整收購交易價格,將38億調整為32億,但毋庸置疑,從此新媒體圈又多了一位億萬富翁。

5月,朋友圈開始刷屏討論“騰訊有沒有夢想”,無論有沒有夢想,能在微信內容生態裡廣泛討論這件事,都令人欣慰。不過最尷尬的是網傳馬化騰的回應截圖是P的,從此每逢公開回應必有質疑:這也是P的嗎?

同月,“會說話”的土味情話大肆流行,即便是從大熱網綜走出來的蔡徐坤也逃不過在採訪的時候秀土味情話的牢籠。

“不會說話”的二更食堂、ayawawa、暴走漫畫均因言論不當質疑遭遇處罰,二更食堂永久關停,ayawawa被禁言半年,暴走漫畫被全網封禁,暴漫團隊CEO帶團隊在董存瑞烈士紀念碑前公開讀道歉信。

言語分寸,自在人心。

6月,快手老鐵喜提A站,只不過沒想到比消息本身更火的,是一張表情包。

受高考月的影響,各垂直領域內容推出高考測試題,得了多少分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都有懷舊的願望。

比較戲劇性的是,當頭條號又借“青雲計劃”撒幣的前後,微視達人淪為討薪難民的消息被熱議。有人開玩笑說,看到公號創業失敗的95後小哥靠深夜送外賣還債,搞不好這些達人網紅也要加入外賣行列了。

泛文娛領域,漫威的巔峰一役,王菊和楊超越,電影藥神…成為一段時間內的最強流量。

王菊的表情包轟炸席捲全網,就像楊超越的黑粉一樣多。

而最近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夏天的最熱網劇《鎮魂》。朱一龍和白宇在各大話題榜扶搖直上,鎮魂女孩C位出道,時尚芭莎一份電子雜誌3天賣出250萬,系統一度癱瘓,成為新媒體領域又一線上爆款。

立秋已經來了,但這真是一個讓人難忘的夏天啊。

點開下述鏈接,進入回憶模式 ↓↓

☛ 半天200萬+閱讀!馬斯克點燃人類的榮耀時刻,他們如何製造科技爆款?

☛ 200閱讀量報價10萬,人傻錢多速來?區塊鏈媒體大起底

☛ 《張楊導演,我愛你》怎麼就刷屏了?

☛ 00後少女做公號月入10萬,兩個月寫出百萬爆文,給媽媽開工資

☛ 開盤破發,B站上市之路不平坦,但“Z世代”的熱血仍是它的光環

☛ 關於騰訊有沒有夢想,馬化騰回應截圖居然是假的!

☛二更食堂永久關停,內容創業者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 為啥公眾號都在寫王菊?幕後推手竟然是…

☛ 新媒體高考測試題(2018全國卷)

☛ 天價補貼縮水?強制獨家簽約?小視頻網紅淪為“討薪難民”

☛ 95後小哥公號創業失敗,深夜送外賣還債:以後還是想做新媒體

☛ 3天賣出250萬,系統一度癱瘓!時尚芭莎如何打造線上爆款?

220天,沉浮在內容創業中的那些人和事|2018年上半年行業記

再回頭看過去的大半年,社交媒體上熙熙攘攘,每天都很熱鬧。

一切都來得快,也去得快;爆發得越快,也遺忘得越快。“疫苗”相關微信文章一週內閱讀超3億,但後續如何,還要交由時間證明。

要想熱度持續得久,除非持續有瓜吃。最近一個月,吳亦凡PK虎撲的瓜就從7月底吃到了現在。到底是誰的skr比較厲害,吃瓜群眾恐怕也做不了這個裁判。

其實仔細想想,每段時間都會有一些相似的事情發生,就像一次次輪迴。

封號的依然在封號,鬥魚一姐陳一發兒一夜間涼涼,原因是不當言論,看到這裡應該覺得眼熟了。

撒幣的繼續在撒幣,西瓜視頻豪擲40億,打造移動原生長視頻,各平臺的內容扶持政策也一直在進行,雖然可能也有無法繞過的槽點。

該拋棄你的同齡人也沒想停下來等你,徐妍、Alex大叔等諸多不過30歲的新媒體人登上了福布斯中國30 Under 30。

這些究竟是讓我們更焦慮了,還是給了我們更多前進的勇氣呢?

距離2018結束還有不知道多少天,我們也不必細細計算了。行業的車輪仍在一刻不停地行進,我們要,一起加油鴨!

點開下述鏈接,進入回憶模式 ↓↓

☛ 敢正面PK吳亦凡的,也就只有這家全球最大中文直男社區了

☛ 鬥魚一姐陳一發被封!直播短視頻的紅線在哪兒?

☛ 一個抖音還不夠,西瓜視頻豪擲40億,打造移動原生長視頻

☛ 那些不過30歲,就登上福布斯的新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