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学堂:三个亏损的投资案例!

有三支股票的走势让我印象深刻,今天写下来,以作自我警示。

一、案例

1.全通教育

股市学堂:三个亏损的投资案例!

全通教育在2015年5月13日收盘时,股价高达467.57元,除以2014年每股收益0.46元,可以得到当时全通教育的静态市盈率是1016倍。理论上讲,购买全通教育需要1000年的时间才能回本,特别能够反映人性的疯狂。这种股票千万买不得,市盈率太高了,没有任何道理可讲。1000年回本,还是留给白素贞吧。

2.老板电器

股市学堂:三个亏损的投资案例!

老板电器自2010年上市以来,表现不俗,尤其是从2011年下半年到2018年元月份,股价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过程中。可是,从2018年2月份以来,连续跌了八个月,股价从最高点54元附近,跌到了最低点21元左右,跌去了60%的价格,真可谓“辛苦持股两三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老板电器的下跌是从2018年2月27日开始的,27日、28日两天连续跌停,场面十分恐怖。直接原因是27日公司公布了2017年业绩快报,净利润同比增长20.18%,20%的增长率按说不低,可还是跌停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看一下老板电器前几年的业绩,就能找到原因。2013年同比增长43.287%,2014年同比增长48.95%,2015年同比增长44.58%,2016年同比增长45.32%,都在45%左右。2017年业绩预告一公布,仅为20.18%,出乎大多数投资者的预料,先来了两个跌停板。

其次,再看老板电器的市盈率,2018年元月份是一个比较高的位置,高达54元,而此时2017年的年报还没有公布,2016年每股收益为1.67,2017年5月有个10转3,相当于2016年每股收益稀释为1.28,那么就算按照增长45%来计算,2017年每股收益预计是1.86元,54元的价格对应1.86元的预测每股收益,市盈率是29倍。事实上,2017年老板电器每股收益1.54元,54元的股价对应的市盈率是35倍。市场之所以给他30倍的市盈率,是因为他连续多年保持45%左右的高增长,现在他的增长率下来了,到了20%,自然市场就不肯给它过高的估值。现在老板电器的市盈率是多少呢?是15.2倍。

股价跌了60%了,便宜了吗?15倍的PE,便宜了吗?不一定,如果增长又回到45%,那就便宜了。如果增长率下降到10%呢,还算不上便宜。

当下市场还有类似老板电器的股票吗?应该还不少。

3.长安汽车

股市学堂:三个亏损的投资案例!

我是从2016年3、4月份开始关注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的,只是关注,从来没有涉足过,因为这个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说不好谁更有优势,只看不动,这样错过了上汽一波完美的上涨,同时也避开了长安的跌跌不休。

从2017年4月份开始,长安汽车股价从16元左右开始下跌,经过一年两个月的时间,跌到了现在的七块钱左右。 跌幅已经超过50%,除去中间两次分红,跌幅仍然超过50%。当时长安汽车跌到15元、14元时,让人感到很便宜,我看到很多股友在网上留言“抄底长安”。

长安汽车到底便宜不便宜呢?我做了一个长安汽车的PE表,来看一下。首先对表格做一个说明:表中的股价是对应时间内一个比较适中的价格,每股收益式最近4个季度的每股收益之和,对应的市盈率就是滚动市盈率PE-TTM。

股市学堂:三个亏损的投资案例!

从上图可以发现,长安汽车的PE,随着股价的下跌并没有下跌,也就是说,股价跌了,可长安汽车的股票并没有便宜。

以上三只股票,如果是在这两三年长期持股的话,亏损是比较大的。那么,从以上三个案例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二、启示

1.对于市盈率上百倍、上千倍的“蛇妖股”,务必要敬而远之,人的寿命不足百年,真心和他耗不起。

2.对于利润年增长率较高的成长股,市场往往给予其较高的市盈率,这样的股票投资时要慎之又慎。净利润增长率百分之四五十,这不是企业经营的正常状态。马克思说过,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总是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最终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我国当前GDP的增速是6.7%,就算上市公司比一般企业优秀,也不可能常年保持在百分之四五十的增长,利润率增长回落到10%左右是必然的事情。投资高成长企业要求投资者能够看清楚企业高增长能够维持多久,看不懂就不要投。否则,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刚买入,业绩就下降了,真好似“万丈高楼一脚踏空,扬子江心断缆崩舟”,或者会“辛苦持股两三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如果从2016年以后买入并持有老板电器的投资者,现在的收益基本上已经跌没了,而且大部分都已经被套牢了。

3.股票贵不贵,和跌了多少没关系,与未来的业绩息息相关。长安汽车给我们生动地演绎了什么叫“越跌越贵”。选股一定要看企业未来发展是向好还是向坏,如果一直变差,股价就永远没有底,什么价格买都是贵的。长安汽车是国企,有国家做老板,还是让人放心的,但是底在哪儿,却不知道。民营企业可就不一样了,差到一定份儿上,证监会就要在股市消灭了它。

4.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三个案例的心得,就是“买贵了”。

最后,再谈几句投资者能力的体会:

第一,学会估值。

第二,能够大致判断企业未来业绩的走向是变好还是变坏。

第三,能够比较准确的测算公司未来几年的业绩表现。这水平就比较高了,具有了“侠客”的身份。

第四,如果能够比较准确的把握公司业绩的拐点。这水平就更高了,堪称股市的“剑客”。(作者:修行的养股炼心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