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秦桧与岳飞

三个历史人物,一个君主,两个臣公,三个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维护赵氏王朝,可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被称为昏庸软弱的帝王;一个成为万人唾骂的人渣;一个被称为岳武穆并成为精忠报国的典范。目标一致却结果如此不同,原因是什么?

宋高宗赵构、秦桧与岳飞

南宋虽然在人口、军队数量、经济实力等方面超过金国,但是军队素质低下,以步兵为主的军队无法抵抗北方重甲骑兵的大规模冲击。后方阶级矛盾极度激化使得大规模作战而征收赋税非常困难,长期以来和辽军作战屡次失败形成的畏惧北方民族的心理,担心抗金队伍在作战过程中逐步壮大形成新的割据者,长期作战和庞大的军费开支可能导致南方发生大规模的民众暴动而动摇皇权的统治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南宋统治者采用以议和为主、抗金作为议和筹码的指导方针。

宋高宗赵构、秦桧与岳飞

赵构作为南宋王朝第一个皇帝(宋朝的第十代皇帝),并没有印象中的那么昏庸无能软弱不堪,从宋史的记载中可以看到:“资性郎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挽弓至一石五斗。”相对于徽宗的沉迷书画,他已经算是个文武全才了。而且在对待金人的态度上也不是软弱怕事,在金营中表现的颇为强硬。

而秦桧,在史书中一般说他误国、陷害忠臣,,他任用亲信、在科举考试中营私舞弊、公开买官卖官、敞开大门受贿,以致于富可敌国。儿子几乎在家都要请人打造金银酒器,或搜集古董字画。这种耗费巨资的事情当做家常便饭。史书上谈及他贪污这点比较少,可能是相对于误国、陷害忠臣这两大罪来说显得微不足道了吧。可从皇帝的角度出发,他真的就只是一个大贪官或者大奸臣吗?答案是否定的,秦桧至少对赵氏是忠心的,并且他对当时国内经济状况有足够清晰的认识和调控能力。一个无能的人不可能在宰相的位置上坐了19年。

岳飞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武将,这不仅仅因为他忠诚,而是他能依靠自己所组建的岳家军对抗北方的骑兵,并且屡战屡胜。但他是个情商极低的人,有件事发生在八月。岳飞好心建议高宗早立太子。高宗的太子早夭,他本人又在扬州受到溃逃时受到惊吓,失去了生育能力。而岳飞就这么毫不避讳的捅了出去,对高宗来说无疑是下不了台的一件事情。就算是今日,男性问题也要偷偷摸摸的跑去医院解决更何况是古代。这加深了高宗对他的忌恨。

宋高宗赵构、秦桧与岳飞

高宗和秦桧都是站在了以议和为主、抗金作为议和筹码的指导方针。此时对岳飞早已是恨入骨髓了,七月秦桧死党上了万俟卨上了一道奏折,上章弹劾岳飞,对岳飞一些小事大做文章。十月,岳飞、岳云父子双双入狱。

岳飞自20岁起兵,39岁被害,一生忠心为国,没有牺牲在战场上,而是死于所保卫的国家,令人产生了无限的痛惜和由衷的敬佩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