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盛篇:兴隆“诗上庄”——振兴路上诗韵浓

文化兴盛篇:兴隆“诗上庄”——振兴路上诗韵浓

一沟细水,两侧青山。承德市兴隆县上庄村地处燕山深处,周边群峰林立,村中溪水静流。

面对美景,1966年,村里一个青年农民诗人吟出一首脍炙人口的《牧羊曲》:“花半山,草半山,白云半山羊半山,挤得鸟儿飞上天。羊儿肥、草儿鲜,羊啃青草如雨响,轻轻移动一团烟……”

这个青年农民诗人,就是日后出版了42部诗文集的著名诗人刘章,他的《寸草情》《山葡萄》《牧羊曲》等诸多诗篇被选入大中小学课本。刘章之后,这个村先后又走出了诗人刘向东、刘福君和散文家刘芳。一个171户531人的小山村,孕育了4位中国作协会员和11位河北省作协会员。2012年9月,刘章、刘向东、刘福君合著的诗集《诗上庄》在上庄村举行首发式,小山村也因此被誉为“诗上庄”。而“诗上庄”也不负盛名,不仅赢得“省级文明村”的殊荣,更将诗意浸润在村庄的每个角落。

乡村振兴,文化是魂。如何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激活传统乡村之魂?记者在“诗上庄”的实践中找寻着答案……

广聚乡贤,让乡愁绵延不绝

“上庄是我的生身之地,灵魂的家园……她是我采不尽的富矿。”刘章曾在诗集《诗上庄》自序里这样写道。但由于自然资源匮乏,上庄一直是省级贫困村。5年前,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000元,一半家庭是贫困户,整个村庄显得老迈而苍凉。天生具有诗人气质的上庄人,在严峻的现实和对新生活的渴望中,更强烈、更自觉、更超前地践行着乡村振兴的新时代梦想。

2012年,村“两委”班子提出“党建+乡贤”形成合力,达到“1+1>2”效果的理政思路。“上庄村人文荟萃,贤者辈出,他们有情怀、有学识、有资源,能够为家乡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村党支部书记刘福文心有定数。

树高千尺,回望是根。以承德市作协主席刘福君为代表的上庄村乡贤能人不遗余力,反哺桑梓。

依据优势,乡贤“智囊团”与村“两委”班子达成共识,将村庄定位为“诗歌上庄”,以此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文化名村,实现精准脱贫;

乡村之美规划为先。拟定五年计划,从道路整修、河道拓宽,到民居改造、果园建设;

多方拓资,开启诗歌山水筑梦之旅。把诗歌作为人文景观呈现在自然风貌中,立诗碑、筑诗墙、辟诗园、建诗人之家、修田园悟道;以刘章旧居为景点,投资600万元建设诗歌馆,刘章的诗书手稿、世界名家的诗词大作,穿越时空殷殷对话。

今日的诗上庄,于绿水青山之间,连绵着几代人的“乡愁”。8万多棵栗子树、3万多棵山楂树苍郁生长;青瓦白墙的农家院落如水墨画般若隐于林荫之间;6公里清澈见底的河道可以养鱼垂钓、游泳嬉戏……

“小河轻轻淌,鸟儿把歌唱,春来山花笑,金秋果飘香……”每天清晨,刘福君作词、著名作曲家王立平谱曲的村歌《我的上庄》回荡村头。在“乡贤文化”的启蒙引领下,“看得见诗歌、留得住乡愁”的诗意桃源上庄梦,正渐趋铺展为现实……

文里“淘金”,为发展反哺蓄力

2014年9月,首届“刘章诗歌奖”在上庄举行,作家张抗抗看到已具规模的“诗上庄”,惊喜连连,“诗歌通过村民的念诵得到传扬,诗歌就从书本上走近了人民,有了‘为人民’的积极意义。”

然而对于村“两委”班子和乡贤“智囊团”而言,“为人民”并不仅仅是村庄呈现形式上的创新,更是通过文化平台,让乡亲们淘出“真金白银”,生活得更诗意一些,幸福一些。

以“诗上庄”作为文化产业项目的主体,大力开拓文化旅游发展之路。成立兴隆县诗上庄文化生态旅游有限公司与合作社,建立了“党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富民机制,首批吸收了79户村民23.1万元资金入股公司,每年可获得10%利润分红;投资1500万元,在上庄村建设可容纳50户、178口人的异地搬迁点——桃源居项目,原有房屋进行民宿改造,如原住户无力经营,每年付给户主2000元到4000元不等的分红,加之土地流转金、房屋租赁金,村民初步实现了“一地生四金”。

文化之美,环境之美、产业之美,让“诗上庄”焕发出多彩魅力。村民张淑华家搞了民宿庭院,诗情画意,宾客盈门。面对记者,她一脸灿烂:“我20多年前嫁到这里,当时没人看好,但是现在很多人都羡慕,说句时髦的话,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

以诗名村,以诗兴村。未来,上庄村将作为中心村,辐射带动周边9个村,联合打造大上庄文化生态旅游景区,建设诗歌艺术工坊区、诗歌文化养生区、沟谷寻幽采风区,设置农耕博物馆、养生民俗、户外拓展训练营等重点项目。

“我们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成5A级景区,使‘诗上庄’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文化第一村。届时,将解决300多人就业,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让省级贫困村的帽子一去不复返。”说下这番规划时,刘福文诗意满怀,“正如刘章有诗曰:李白诗中路,王维画里家。山川今再造,梦想梦开花。”

绽放诗情,把文化“种”进民心

农村美不美,一看环境,二看民风。“仓廪实而知礼节”,几年的时间,上庄村的蝶变效应有目共睹。“最大限度缩短文化与心灵的距离,充分激发乡土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筑牢乡村文化的振兴之基。”乡贤“智囊团”和村“两委”深谙这个道理。

创办村级诗刊《诗上庄》,村民的拈来之笔屡屡刊载;组建“文化艺术团”,大批寓教于乐的文艺节目新鲜出炉;举办“诗上庄”好婆婆好儿媳评选活动,倡导尊老爱幼好风气;制定“诗上庄”首部村规民约:山与山斗雄奇,水与水比甜美,户与户赛文明,人与人争贡献……

“这样的精神滋养,使得奋斗成为共识,奢靡没有空间,人心有了更多积极向上的力量。”刘福文如是介绍。

“忙时种田闲写诗,赛过神仙我自知。”在“诗上庄”,吟诗诵词成了主流生活。下肢截瘫的村民张金来,通过写诗变得自信达观;69岁的老汉吴学枝,已积累了多本诗集,“生在上庄,上庄是我美丽的家乡;扎根上庄,上庄是我难舍难离的地方……”朗读着自己的诗作,瘦小佝偻的老人焕发出别样神采;村小学还把刘章的诗作编纂成教材,人手一本,鼓励孩子读诗写诗;每年腊月,村里都要组织赛诗会,无论童叟纷纷登台,唱咏间,创造了一手锄头一手诗的文化现象。

在诗意如此盎然的氛围下,诗人吉狄马加、高洪波,词作家石顺义等数十位艺术家来此采风唱和;“中国兴隆诗上庄·国际诗歌论坛”每两年举行一届,来自美国、匈牙利等国家及国内的知名诗人,无不对“诗上庄”现象交口赞誉。

“走进村路,公路两侧的碑林上镌刻的不仅仅是一首首诗歌,更体现了老百姓的一种生活态度。”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的眼中,诗上庄已经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风景,“它不仅让诗歌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更为新时代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一个榜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