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本周游戏圈的最有趣的事儿,莫过于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针对“游戏是好是坏”而展开的剑拔弩张的辩论,一方认为游戏无罪,另一方坚持游戏是原罪。以下是人民日报的文章: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而以下是新华社的时评,聚焦农村一百年: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同学们看到两个大佬用近乎传统纸媒的方式“battle”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不着急给出答案~,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跟咱看组新闻。

上周南通,13岁男孩跳窗自杀,生前他父母去南非经商繁忙,他一直以来都被寄宿在舅舅的家中。面对孩子的死亡,舅舅一家坚持认为是“吃鸡”游戏所害,因为他们认为孩子一定是玩了游戏,才会认定跳楼摔不死。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我理解舅舅的想摆脱愧疚感的心情,但是,我们退一万步说,孩子小时候不看动画片吗?他是从游戏里学会的跳楼摔不死吗?还有,你为什么不关注下孩子为什么要跳下去?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除了分不清现实虚拟外,游戏还有其他的“置孩子于死地”的方法。去年12月南京,孩子在半夜偷偷玩王者荣耀被父母发现,引发争吵后从16楼跳下,母亲也随之而跃……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不同的剧情,但是有着同样的悲痛,事件矛头直指游戏,仿佛一旦孩子沉迷游戏,就会导致家破人亡一样。

但……没有游戏的世界,就真的如家长想象的那么美好吗?

互联网时代,我们随时可以看到真实的社会。

开学第二天,佛山16岁少年留下遗书后离家出走,开学第三天,民警在废弃建筑物前看到了他的遗体。少年是坠楼自杀,自杀的原因是,暑假作业写的不好。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去年的今天,一位孩子在开学时因为遭到学校开除,而不敢回家在森林中上吊自杀: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除夕夜,十六岁少年服药自杀,因为自己的父亲脾气不好,他想减轻家庭的负担: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没看够吧,百度进入离家出走贴吧,孩子们不像戒赌吧老哥一样,跑路仍能快乐的逃单修车,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路故事。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没有游戏参与的世界,仍然布满着孤独的身影。而且相比那些沉迷游戏的孩子,我甚至觉得他们更加孤独。

上海市教委的一项调查指出,在抽查的2500名中小学生的取样中,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有1.71%的孩子自杀未遂,有34.39%的孩子曾有过“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

家长们,这才是现状,能不能不要把沉迷游戏自杀当做是这个现象外的特例?

今天,九老师不会再抠抠索索搞一些隐喻了,我将用最直白的方式说出我的想法:

把责任推卸给游戏,是在逃避现实。妖魔化游戏,不仅不会拉近孩子和家长的距离,反而会导致孩子与家长更进一步的分裂。

请各位跟着我的思路想象一下,想象一下孩子跳楼的场景:

孩子打开游戏,看着游戏里的自己,扛着枪与队友一起为生存而战,这场大逃杀游戏里,他也渴望活到最后。

此时,家长从打开房门,恶狠狠地说:“怎么还在沉迷游戏?你还他妈能不能分清现实和虚拟世界?”

现实?他此时对于这个词,想到的无非是家长的期待,老师的期望,学业的艰苦,校园的不公,处理不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上丰富多彩的同龄人,未来要面对的社会,以及小小人生中的那些无处宣泄的痛苦。

你有你的压力,他也有他的压力,你将压力化为动力只为了能让他更好的生活,他的压力却无所发泄,只得选择逃避到游戏世界。

屏幕里和屏幕外,确实有一个自己是真实的。他选择了真实的自己,他跳了下去。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家长用自己所处的现实恐吓孩子,但何曾想过孩子眼中的现实究竟是什么?在这个现实里的究竟是不是真实的他?

他沉迷游戏,或者说逃避进游戏,是因为他不想面对现实,是因为他觉得游戏里的那个才是自己。

至于什么“现在的孩子生活幸福所以脆弱”,据我观察,说这种话的家长好像无一例外都不在孩子身边,也不了解自己的孩子。要不然就根本不是家长,只是个说风凉话的路人。不说别的,至少在以下校规存在的世界里我不会说孩子脆弱: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我也不会认为同年龄的孩子们是什么好对付的白莲花: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人与人阶层与阶层的分裂,会以极暴力的形式出现在孩子社会,家长们真的了解吗,还是更愿意把黑锅甩给游戏,然后万事大吉?青少年自杀在全世界都是大事儿,但好像只有在我们这里,靠diss游戏来逃避,而不愿意直面孩子的内心,不愿意直面什么样的他,才是真实的他。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而经历了那么多年对游戏的妖魔化,事情变得更好了吗?孩子玩更少的游戏了吗?

没有,反而让相关的新闻越来越多,家长与孩子的矛盾也越来越大。

最后,九老师也真诚给家长们一句建议:大家不妨真的去了解游戏,并且在游戏这个世界中找到正在逃避的孩子。

虚拟世界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他能让人类更轻松的到自己喜爱的世界生活,家长如果不拥抱这个新世界的孩子,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离孩子越来越远,最终成为两个世界的人。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上周我父亲回到家中,跟我聊到“游戏”话题,他说:“游戏是个好东西,我有一同事,以前跟上初中的孩子一句话都没有,现在俩人一起玩吃鸡,每天有说不完的话,孩子也愿意听他说的道理了。

听起来是不是像是一个老掉牙的教案?但各位憎恨游戏的家长们,不妨放下身段真的来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那岂不是真的就和孩子搭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就像他们一样,提到家人满满的笑容: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妖魔化游戏,只会让家长离孩子更远

相信我,在这个新沟通桥梁上等你的,是一个真实的他,一个你在现实世界中看不到的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