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叫它「馬屎蛋」,城裡人對它愛不釋手,稱作水果之王

前兩天去鄉下山坡上看地,發現一大片野果子,長得倒是旺盛,一根樹枝上結了好多個果子。最初我也不知道這到底是啥,還是朋友說這東西是野生獼猴桃,看起來倒是挺像的!

農村人叫它“馬屎蛋”,城裡人對它愛不釋手,稱作水果之王

我在網上查過資料,據說這個野生獼猴桃比市面上的獼猴桃還要強大,維生素C好了豐富,可以抗氧化衰老。這種在大山裡純野生環境長大的野果子,出生起就沒有打過農藥,沒有施過化肥,沒有膨大劑,難怪營養豐富,確實個頭也不大。

因為公司是搞農業的,我就問旁邊的朋友:“咱們可以把野生的果樹搞回去人工栽培嗎,這樣以後大家都可以吃到了不是?”朋友笑了笑說:“果樹好栽培,關鍵是你栽培出來的也同樣是野生的!條件達不到,你種了也達不到效果。”

野生獼猴桃最大的也就只有50克撐死,一般的都是在20克左右多點,簡直跟鳥蛋差不多!但是市面上很多打著野生獼猴桃口號的,他們的個頭基本都在50克最少,一般都是60克左右了!所以很可能是專門種植的。

農村人叫它“馬屎蛋”,城裡人對它愛不釋手,稱作水果之王

野生獼猴桃與普通獼猴桃個頭對比

農村人叫它“馬屎蛋”,城裡人對它愛不釋手,稱作水果之王

剝開的野生獼猴桃,肉色為深綠色

摘下一顆嚐嚐,味道酸甜,感覺比市面上的獼猴桃口感好很多,就是需要很仔細地剝皮,剝完之後一口就沒了。

最後,發表一些個人對於野生獼猴桃的些許思考:

野生獼猴桃好吃,可是,始終難以大範圍被人們瞭解,在野外,還有很多的植物品類屬於未被市場開發的,未開發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品種稀少,產量極低,無法被市場廣泛普及;第二:自然環境使然,無法被大範圍培育。第三:瀕臨滅絕,品種稀少。

這些,造成了我們在當今的時代裡愈來愈缺乏對自然植物的認識。除開農村地區從小就接觸動植物的人們來說,城市裡的孩子甚至都分不清楚什麼是稻子,什麼是高粱,這也是一種生活環境造成的侷限。

農村人叫它“馬屎蛋”,城裡人對它愛不釋手,稱作水果之王

熱愛土地是植物的天性,而我們人類,也屬於腳下的這篇土地,希望土地不要被我們遺忘,土地的價值,不會被世人所遺棄。

農村土地託管、土地流轉,擴大農戶收益,改良農產品種植效益,點擊“瞭解更多”,立刻開始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