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爷赌上身家种水稻,颗粒无收,看到之后哭了

今天想讲一个的故事,虽然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

这是一只无论在哪里,无论在做什么都背着相对于自己的身躯而言,负担着重重的壳的蜗牛的故事。

不管走到哪里,蜗牛背上总有一个壳。这是因为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生活。当天气干燥的时候,当气候寒冷的时候,蜗牛会缩进自己的壳里,分泌出一种粘液,形成一层干膜封闭壳口,开始休眠。等气温和湿度合适的时候,蜗牛就会出来活动了。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蜗牛也可以把身体一缩,躲进自己的壳里。

从前有一只小蜗牛,他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一出生,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

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问道:“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也不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因为我们有壳啊!只要有了这个壳,我们就可以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农村大爷赌上身家种水稻,颗粒无收,看到之后哭了

这个故事如今看来还是很感触。

让我想到了黄土地上的农民。因为自己也是农民出身,所以从小就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的这层重重的壳,一层自己无法剥落的外壳。可能我们再怎么爬,都爬不到别人那么远,但是农民还是一出生就选择了靠自己,不怨天,不怨地。

农村大爷赌上身家种水稻,颗粒无收,看到之后哭了

如今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词,三农。

三农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农村、农业、农民三者在社会当中发展不平衡甚至畸形的问题。

虽然连续13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三农问题,但是农业却没明显的发展,是什么原因?

热搜,新闻、排行榜、各大媒体,难得一见的是关于农业农民的新闻;而普遍的现象是,明星红人的一应大小事件都成为了人们趋之若鹜的热潮。值得我们深思。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很快,也很多,但是结果有时候却是双刃剑,不过这又是题外话了。

再说两个关于农民之于农业的故事:

耕作河南的一个农户从一个种子公司买到了优良品种,公司也没有骗他,确确实实是好种子。但是只适合于在长江以南种植,农民却种在黄河以北,一开始绿油油一片非常茂盛,但是当邻居家的麦子已经弯腰了,他的水稻还没抽穗。因为他的水稻迟迟没有成熟,黄河以北的轻霜就把所有的苗子冻坏了,刚刚抽穗的谷子全部倒伏,颗粒无收。

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安徽出现了卖粮难,“谷贱伤农”迫使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农民们转向种植苹果。三年挂枝后,1987苹果大量上市,而且还不好吃,所有农民改种红富士苹果。1989年,红富士苹果集中上市,价格暴跌,农民们就改种柑橘。1992年,柑橘大量上市,大量滞销,市场上都论堆卖。

农村大爷赌上身家种水稻,颗粒无收,看到之后哭了

这是农民在农村面对农业

的现实问题,他们可以很难自己解决,他们不了解这个大社会的市场行情,也没有那么多的学识。

而承受这些的,还是只是他们,他们来年的时候,或许不再相信外界的吹嘘,他们变得保守,他们不再夸大自己,他们更相信自己在一亩三分地上一年能看到的预料到的收成。

然后,便成为了局限。有谁能很好地解决这个办法呢?

恐怕我们有心无力!

在我们享受现代知识成果享受有机绿色农产品的今天,少有喝水还能感激钻井人的,于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劳动正渐渐在被人淡忘,可是没有人喜欢接受被这个社会渐渐淡忘。

农村土地托管、土地流转,扩大农户收益,改良农产品种植效益,点击“了解更多”,立刻开始赚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