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人口一千九百万,为何到乾隆年间就增加到了三亿多?


一、没有爆炸式增长,而是缓慢增长

“从相对增长,即增长率和总增长的百分比来看,清朝的人口不算是什么奇迹,从顺治 12 年(1655)到道光 30年(1850)总人口从 1.19亿增加到4.3亿,年平均增长率为 6.6‰,”按绝对增长来看,以宣统三年为终点, 4亿为当年的人口数,年均增长率为4.7‰。

与以往各时期相比,无论哪一标准,年平均增长率和总增长率低于西汉,西汉200年间,人口的平均增长率约7‰,其中前期的数十年间达10‰;而东汉前期,唐前期和北宋的年均增长率都高于相对增长。实际人口的年增长率在 7‰ -10‰之间。”

摘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从清朝初到乾隆退位,直至道光年间,国内较为安定,没有大规模战争,延续百年的“康乾盛世”是人口增长的关键时期。

金融界有句真理:复利是最可怕的,比原子弹还恐怖。看图,自己体会。

二、逃户减少

清朝初年,宣布“新增人口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取消全国的人头税,一律按土地缴税。

这并不说农民负担减轻了,而是逃户变少了。过去了那种为了逃避人头税嫁掉老母、委身于豪门士绅为奴的现象大大减少了,过去被隐藏的人口也大量被统计出来。

关于逃户有多严重,我可以举个栗子。东汉人口5000多万,三国时期魏蜀吴总共才800万,这怎么可能呢?西晋的晋武帝厘清全国人口,是1600万,一下子就增长了一倍,但实际上依然只有实际人口的一半左右。

三、耕地面积和农业技术的提高,这是最关键的

清帝普遍重视垦荒,把垦荒定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内地的土地利用率较明代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基本上到了“地无余陇”的地步。而对于新开拓的边疆地区,清廷则从内地大量移民进行开发,到了乾隆末期,内蒙、青海、新疆、岭南、台湾及东北地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嘉庆年间被流放伊犁的洪亮吉在新疆已经看到了“今看戈壁外,沃壤庶无弃”的景象。

经过一代代的垦荒开发,到了乾隆末期,根据学界估算,全国耕地面积已经达到了11-12亿亩,较之明代全盛时期的约7.8亿亩增加了大约50%。这是人口承载力提升的基础。

水稻产量比小麦高一倍,所含热量是小麦的五倍。宋元时期从越南引进,明朝在南方大量推广,清朝则将之推广到北方。全国平均亩产比明朝提高30%,粮食总产量提高了一倍左右。

四、“番薯盛世”是一个伪命题

番薯和玉米等作物一直到乾隆末期才开始大规模推广,到了近代才开始取得较大的发展。根据相关统计,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番薯之类的作物产量还只占粮食总产量的9%左右,清代中期只会占比更少。靠番薯玉米来养活这么多的人口显然是不可能。


拿破仑小炒


康熙年间人口一千九百万,为何到乾隆年间就增加到了三亿多?这个数字不知道是不是准确,但是在清代社会中期确实存在人口爆炸增长的现象。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吧:

1、政局稳定,社会安定

政治上的稳定带来的社会安定的环境是人口得以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和以前的大一统王朝一样,清代建国之初也是经历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大混乱的状态下重新进入的稳定。因此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清代人口增长的重要背景。尤其是康熙年间开始,平三藩,收台湾,征噶尔丹,拒沙俄,为稳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手开创了康乾盛世。如此安定的盛世是为人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

2、与民休息的政策

一般说来,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在建国之初,由于大部分王朝的开国都是马上得天下,长期动乱,因此建国之后往往会比较注意爱护民力,与民休息。从汉初的黄老之治开始,一直延续,历朝历代。清王朝的统治者在建国之初也不例外,实行了一系列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如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大帝就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也就是希望在这种大一统的盛世局面下,大清朝人丁兴旺,百姓安居,政府表示永远不加重赋税。

到了雍正时期,又实行“摊丁入亩”,也就是取消人头税,这下更不得了,无地的农民和工商业者也不再需要负担人头税,之前为了逃税而隐匿的大量人口在这时重新上户。

3、医学的进步使得平均寿命增加,死亡率下降

这一时期医学的发展,使得人口的死亡率下降。一方面在这一时期中医继续受到重视,更加普及,同时随着中西方的交流又传入了一些西方治疗疾病的方法,并引起了统治者的重视。康熙皇帝就是个好奇的人,他对医学、解剖学都非常感兴趣,在宫中还专门设有医学相关的实验室。

康熙皇帝在《庭训格言》中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

虽然有康熙自卖自夸的嫌疑,不过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西方医学的传入与中医科学的发展,使得当时的医疗条件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因此人口平均寿命加长,死亡率下降,这也是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4、还有就是大家熟知的新作物传入

随着地理大发现以及新航路的开辟,中西方交流的频繁化,清代时新的农作物品种增加很快,尤其是原产自美洲大陆的高产农作物的传入和迅速发展,比如我们如今熟知的红薯、马铃薯、玉米等,这些作物传入不仅扩大了清代中国人的食物来源,而且甚至成为了决定清代人口增长的重要变量。

元芳,你怎么看呢,写在留言处吧


一盘拉条子


现实吗?

其实用脑子想一想都知道,康熙初年到乾隆末年,才100多年的时间,人口从一千九百万增长到3亿。我们假这1900万人口男女对半分,每个都结合了,康熙初年就有了第一个孩子,如果光靠这950万户,那么每户得有30多个孩子左右才能达到3亿,这现实吗?

如果按照现实的情况,前面这理想的950万户生的孩子,怎么能保障总数男女均等?再怎么保障到了一个最小生育年龄又开始生育,等等诸多现实的问题考虑进去,到清朝末期才到达3亿还是很有可能的。


那少算的人会找你的

所以康熙时期真的只有一千九百万人口?难道不怕那少了一亿多人来找题主算账吗?按照学者的估算,万历二十八年,中国的人口约1.5亿左右,在经历过战乱人口部分减少后,然后又恢复了和平,于康熙三十九年中国的人口又达到了1.5亿人左右,到乾隆五十九年的人口已经达到了3.13亿人左右。再来看这个问题,康熙时期的那一亿多人就凭空消失了。

至于有人所说的户口问题造成的名义人口很少,其实康熙时期搞了一个叫做“更名田”的东西,意思是土地谁种就规谁所有,以此来增加税收户口,貌似还是蛮有成效的,虽然也有没有落户的人口,但是实际情况登记的户口还是很多。


人口多了是好事吗?

有学者认为,清朝最大的人口承受压力是2.5亿左右。因为古代毕竟是一个农业社会,百姓基本上是靠农业吃饭,我国的国土面积虽大,但实际上的可耕地面积远远小于国土面积。

古代那种条件下,一亩产量也是有限的,还得看天吃饭,人多了,田并没有相当应的增长的同样多,所以就造成了饥饿问题。乾隆后期,之前积累的人口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了,当时也有诸士人在讨论人口问题带来的危害。总之虽然康乾虽曰盛世,但是实际上还是很多清朝百姓吃不上饭。所以人多不一定就是好事,前提是这些人有创造财富的工作,和能有这么多相应的粮食。


淡看天上月


中国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也因此在很多时期,中国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在中国最早的人口统计应该是开始于夏朝,《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正式统计了确切人口数量则是到了西汉时期,《汉书.地理志下》中记载有这样的数据,户籍12,233,062户,人口59,594,978人,之后在较为稳定的朝代,国家都进行过人口统计。

在明朝万历年间,曾经统计过全国人口,约1.5亿人,之后不过就过了四五十的时间,到了清朝顺治末年,中国的人口数量减少到了1400万人,人口在这几十年里减少了九层,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明末清初,民变四起,改朝换代导致战乱不断,饥荒瘟疫爆发等多重原因,一同导致了人口迅速减少,康熙皇帝登基后,清政府的统治逐渐稳定下来,人口才慢慢回升了,在康熙初年统计人口数量,中国大约有1900万人左右。

康熙皇帝统治时期,人口增长并不明显,因为在康熙一朝,经历了规模较大的三藩之乱,收复台湾的战争,平定葛尔丹叛乱,和沙俄也是摩擦不断,所以社会没有那么稳定,也直接影响到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但是康熙五十二年,清政府宣布永不加赋,免除了新出生人口的人头税,既减少了百姓生活压力,也鼓励了人口繁育。

清朝真正开始修养声息,还是到了雍正皇帝执政时期,经过康熙皇帝的南征北战,雍正皇帝接手时,清朝相对已经稳定了很多,雍正皇帝上任后,整顿吏治,推动一系列改革政策,推行火耗归公,从根本上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虽然在雍正一朝也发生了罗卜藏丹津叛乱,但是对中原地区的影响很小,清朝在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

到了乾隆皇帝统治时期,最开始乾隆皇帝也非常勤政,事必躬亲,他大力推广摊丁入亩,鼓励生育,另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高产作物,如:玉米,水稻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口增长,可能导致的粮食不足问题,这样就能减少饥荒,自然也会促进人口的增长。

另外一个方面,清朝从顺治皇帝统治时期,就提出了民族融合政策,他们开始学习汉文化,儒家思想,虽然满汉并不平等,但是汉人也有发言权,蒙满通婚,稳定了一些躁动的民族,这样的政策形成了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而在康熙皇帝到乾隆皇帝统治的时期,清朝的军事实力还在很强,也能让边疆稳定,国家统一,这也是人口增长必要的条件,乾隆五十五年,清朝再次统计人口数量,此时人口数量已经突破了三亿。

因此康熙初年人口只有1900万,到了乾隆晚期人口数量突破三亿,这并非是乾隆皇帝一个人的功劳,从康熙皇帝时期,奠定稳固的社会环境,减去人头税,到雍正皇帝时期,大力发展经济,推行火耗归公,保障百姓生活,再到乾隆皇帝时期,发展农业,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都是有直接关系的。而国家稳定,民族融合,轻税赋也给人口增长创造了条件。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玄坤文史


因为一千几百万这个数字只是官方掌握的人口数据,与实际数据相差甚远。现代的研究认为,三藩之变结束后全国全国普遍恢复和平的康熙十八年(1679年),实际人口数量在1.5亿左右,到乾隆年间近百年大致和平时代增长一倍多达到三亿多,是比较正常的古代人口增长速度。

明代的官方人口数字,基本是一个笑话,一直是朱元璋时代的六千多万的数字。从靖难之役结束到明末天下大乱,中国核心人口密集区大致有200多年的和平年代,这是迄今为止最长的一次的长期和平。现代的研究认为,明末人口在2亿人左右。

经历了明末的战乱和清初清军在中国大地上的残酷屠杀,到三藩之变结束的1679年,实际人口估计在1.5亿左右,相比明末有巨大的下降。

当然,清初最初的官方人口数字,延续自明代,与实际差距巨大。顺治18年(1661年),官方人口数字为1920万人,康熙9年(1670年),官方人口数字为1939万人。

雍正年间开始实行普遍的摊丁入亩政策后,清代的官方人口数字开始缓慢的向实际人口数字靠近。乾隆8年(1743年),官方在册人口数字1.5亿人,乾隆59年(1794年),官方在册人口数字3.1亿人。乾隆59年(1794年)的数字,应该与实际人口数字比较接近了。当然,清代的人口数据有问题的地方也不少,如某些地方明显存在着过高的虚报,但后期与实际人口数字相对较为接近了。

康熙乾隆年间的人口增长,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百年左右的长期和平带来的人口自然增长,二是美洲作物的推广提高了人口容纳的上限。

从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藩之变结束到嘉庆元年(1796年)的白莲教大起义,中国核心人口密集区有100多年的大致和平时代,没有被战乱波及。长期的和平时代,人口自然增长非常可观。

明末开始,大航海时代中欧洲人在美洲发现的农作物逐渐传入中国,在中国缓慢的普及到各地。美洲作物中红薯(番薯)、玉米、土豆尤其重要,这些作物产量较高,并且适应多种气候以及山地等地形,大大提高了中国区域的人口上限。网上有人戏称康乾盛世为番薯盛世,指的就是这方面因素。

(红薯)


仁勇校尉


清朝前期,从康熙到乾隆年间,人口出现爆发式增长,达到了中国历史的一个人口峰值。人丁兴旺、也成了康乾盛世的一大标志。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一直奉行男耕女织的传统,人地之间的矛盾一直贯穿着历史。清朝的人口增加主要因为措施得当以及外来物种,解决好了人地矛盾。

第一,社会稳定。清军入关后,迅速平定中原,结束动荡的社会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下,人民安居乐业,专心生产。康乾盛世的百余年间,男丁不知兵革之患,不打仗就回家种地生孩子。

清朝前期,经过明末的社会动荡,已经人少地多,人均可耕种面积大。清朝鼓励开发新的土地,发现农业。农业发展了,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第二,清朝的税收与人口政策,提高了生育率,推动人口峰增长。

康熙年间,政府推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固定了人头税,增加的人不用缴纳人头税。到了雍正时期,推行摊丁入亩,直接废除人头税,改征地税,不断抑制了土地兼并控制了人地矛盾,还推动人口的自然增长。

第三,外来农作物的传入。

欧洲的航海大发现,将整个世界连为一体,这就是全球化的萌芽,当时的中国也受到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玉米、番薯、土豆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并迅速得到推广,粮食产量增加。

第四,医学技术的提升。清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事业,西医在本土也得到推广|(金鸡纳霜等西药传入,救过身患疟疾的康熙一命),人均寿命得到提升。

到了康乾年间,明朝末年的小冰期已经不存在了,气候已经回暖,北方也能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

人口增加持续到乾隆晚年,人地之间的矛盾又重新出现,人多地少,人口就停止了增长。


秋媚读史


康熙年间,清朝仍属于动荡期,战争频发,在经历了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平定葛尓丹、打击沙俄,长年的战役导致百姓温饱都很难解决,同时生产力迟迟得不到发展,人口流动过大,生存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存活率也跟着逐渐降低。

到了乾隆年间,战争平定,农作物开始广泛种植,许多荒地也得到开垦,国家土地面积增大,迁徙人口也逐渐增多,生活稳定,人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当时的清朝还向美洲引进大量的高产作物,如玉米、番薯、土豆等,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提高。

在康熙年间就放宽了限制人口增加的政策,宣布永不加赋,废止人头税。到了雍正年间,国家开始实行摊丁入亩政策,将土地作为征税对象,这样为了增加劳动力,百姓会不断的添丁。政策延续到乾隆年间,人口呈疯长趋势,平均每年增长人数达到250万,到了乾隆五十五年,人口增长至三亿。

国家安定,生活水平提高,人的寿命也开始逐渐变长,加之家庭人口逐渐变多,就开始出现了退休这一说,老年人在晚年多以休养为主,人口只增不减,速度就呈现了幂增长的趋势。


陆弃


这是由于人口统计方式的错误,造成“清代人口激增到三亿”的误解。

事实上,清代前期的人口确实出现了一个较高的增长过程,但并没有出现所谓的人口爆炸性增长。

康熙时期清朝并没有直接统计过人口。

例如,康熙四十九年(1710)户部统计:是岁,人丁、户、口二千四百六十二万三千五百二十四。

如果这里说的“人丁、户、口”三项,就是单纯地指我们今天理解的人口数目,那么康熙晚年的人口数无疑是2400多万。

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例如,这三项中的“人丁”是指16-60岁之间能承担“丁税”的男子,在当时并不是一个人口单位。最简单的反例是,当时有很多人逃税,像是康熙就曾经意识到:

朕凡巡幸地方所至,询问一户或有五六丁,止一人交纳钱粮。或有九十丁,亦止二三人交纳钱粮。

因此,康熙时期的丁数其实是一个纳税单位,谁交税谁就会被统计进去;此外在有些地区,丁数甚至还是土地单位,这也是统计方式的问题。

清朝早期的统计,并不能反应实际的人口数目。

这就是为什么康熙要施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的原因。

既然丁数已经没有任何统计意义,所以才要把丁银固定下来,“其自后所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

清朝有史以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其实是在乾隆六年(1741)。根据当时各地的上报:

各省通共大小男妇一万四千三百四十一万一千五百五十九名口。

换言之,乾隆初期人口数目是1.4亿人,当然“番疆苗界不入编审者不在此例”。

总而言之,清朝并不存在所谓的人口爆炸。虽然出现了人口的高速增长,但所谓一千万蹦到几亿式的人口增长,纯属是一个统计错误。



HuiNanHistory


这个问题让康熙皇帝想打人。

哪本资料上说康熙年间人口1900万了?敢情明朝末年的15000万人在明亡清兴的几十年时间里被“消灭”了87%,这个数字有多惊人你知道吗?这是对历史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

在公认的清朝人口资料中,只说顺治年间的1661年,清朝登记在册的人口为1900万户。“户”是什么概念?在崇尚多子多福的我国古代,一户平均至少有3口人,也就是说,此时登记在册的人口至少5700万人!

而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因为人口控制手段落后,一旦经历战乱,大量人口会选择隐匿。而一旦社会安定,这些人口会回归土地,重新成为登记在册的人口。

所以,清朝在顺治年间的绝对人口数量,根本不止5700万!而从顺治年间到康熙年间,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只能增加,所以康熙年间人口根本不可能是1900万人!

既然基数较大,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清朝前期我国人口能迅速膨胀了。静夜史认为,影响我国清朝人口爆炸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安定

清朝前期虽然与蒙古、南明等不断发生战争,但汉地十八省区域在1661年消灭南明政权后就一直相对安定。

由于清朝完成了中原地区的基本统一,所以清朝的对外战争基本集中在长城之外的蒙古区域以及台岛等沿海区域。

因为长达200多年的社会安定,中原地区小农经济得到充分发展,这使得人口出生率大大提升,为人口的爆炸式增长提供了可能。

2、政策得力

清朝前期为恢复生产力发展,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促进人口增加的措施。

比如1711年即康熙五十年,康熙皇帝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即此后不管人口多少,都以1711年的人口数量计算人口税,此政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人口数量增加开始加速。

到1723年,雍正皇帝开始推行“摊丁入亩”,将人丁税和田税合二为一,更加弱化了人口税的存在,进一步的“减负”使得人口再度膨胀。

3、作物高产

明朝初年,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作物自美洲传入我国东南沿海,自清朝前期推向北方。

相比于传统农作物,这些高产作物不仅产量高,而且适应力极强,能够在土地贫瘠的土地上生长,这使得大量在以往不适合耕作的土地被大量开垦出来。

清朝时期,我国的耕地保有量达到历史巅峰,大量的土地提升了粮食产量,为供养大量人口提供了基础。

4、控制加强

清朝是我国专制皇权登峰造极的时代,也是我国人身控制最严密的时代。

由于乡里制度的发展,清朝最终打破“皇权止于县政”的惯例,将统治力延伸到最基层的乡村,这使得清朝的人口统计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更为准确和全面。

由于人身控制的加强,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清朝前期社会的安定,这同样为人口的增加打下坚实基础。

5、风俗推动

清朝在很多方面继承了前朝衣钵,但为加强皇权也进行了一系列逆潮流而动的政策,比如宵禁制度。

我国的宵禁制度在唐朝后期逐渐被打破,两宋和元朝时期进一步被弱化。但是到明朝时期,宵禁制度死灰复燃,清朝时期则更加完善。

由于宵禁制度的盛行,清朝民众的业余生活被完全压制,这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人口的不断增加。

6、阶级共识

和以往的少数民族王朝不同,清朝时期的各民族地主士绅阶层,组成了牢不可破的联盟,这使得清朝前期的统治结构空前稳定。

有清一朝,虽然内地相对安定,但朱三太子这样反清复明的民间反抗始终此起彼伏。在这样的条件下,汉族地主士绅阶层和清朝统治者站在同一阵营。正是这种联盟性质的统治集团,使得清朝自三藩之乱后,始终没有出现更大规模的内乱,为清朝人口增加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首先康熙时代,也就是1662年统计的不是总人口,而是口丁人数,就是有赋役义务的男丁。当时的口丁比是4.8,实际人口其实是9100万人口。

乾隆55年,1790年,我国人口总数首次突破3亿人口,在130年时间,人口增长了三倍。首先就是康熙宣布永不加赋,雍正时期开始摊丁入亩,不再征收人头税,人口增长完全摆脱了赋税和差役制度的束缚。其次就是在18世纪,引入的玉米红薯土豆开始在我国大面积种植。

如果种植小米必须要在比较平整肥沃的土地,而且非常辛苦,也就亩产80-100多斤。但是包谷无论陡坡,还是坡地,都可以种植,而且亩产300-400斤很平常。因为河滩,山地,丘陵都可以种植玉米,土豆,红薯和高粱等等作物。

我国耕地也从5亿亩增加到了11亿亩,再加上复合种植,单产提高,也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而且在整个18世纪,全世界的人口都在大幅度增长。1377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只有200万人口,到了1770年就达到了550万,到1801年达到了1050万人口。法国在1701年为1200万人口到了1801年也达到了2700万人口。

就连日本都增长到了3000万人口,因此我国在18世纪人口增加2倍多并不奇怪。另外清朝人口大增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原产于墨西哥的陆地棉传入,该棉种产量更高,棉花纤维质量更好,我国全国普遍改种该种棉花,淘汰了木棉和草棉,在冬季就让更多人可以安然度过,极大降低了死亡率。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研究在1999年的研究称:清朝华北农民成年人年粮食3.3石,老人小孩年1.65石。以小米,高粱,春麦为主食,杂以豆类,蔬菜和薯类,绝少吃肉,小麦和稻米只有节日和婚丧嫁娶的时候才吃。

山东济南府农民主食煎饼稀饭,豆腐小豆腐咸菜番椒为主,甲辰佳节的时候一家人才割1-2斤肉。没有战乱,平时可吃饱,冬天有棉衣,没有徭役,征夫,当时的百姓也已经满足,可以保证人口不断增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