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康熙御駕親征三次的噶爾丹,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付遵毅


答: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中的葛爾丹是草原聯合部落“準格爾”汗國的大汗、康熙的小女兒“和碩公主”——“藍齊兒”的老公。



葛爾丹(1644年~1697年),出生於新疆伊犁,9歲時被西藏達賴認定為溫薩活佛。隨後將不到10歲的葛爾丹請到西藏班禪和達賴處學習佛法。但葛爾丹對佛經無興趣,偏愛武術,就好似《少林寺》的武僧,整天舞槍弄棒。1670年,其兄是準格爾的首領,在貴族內訌中被殺,葛爾丹得到達賴允許而還俗後,擊敗政敵,成為準格爾的首領。之後,不斷向外擴張,1676年,在“沙皇”的支持下,接連擊敗併吞並了草原上其它幾個部落,把“草原衛拉特聯盟”變質為事實上的準格爾汗國。兩年後,又征服哈薩克,滅“葉爾羌”汗國,稱霸西域。1688年,進軍內蒙古“烏蘭布通”,距離北京300公里的路程,直接威逼北京。


在當時,沙俄的彼得皇帝、清朝的康熙皇帝、準噶爾的葛爾丹被稱為當時的三大帝, 葛爾丹的汗國當時土地達到七百萬平方公里,也就是比現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小不了多少。唯一不同的是滿清的人口多,兵源廣。

面對威脅,康熙遂發動三徵噶爾丹之役。1690年烏蘭布通之戰,噶爾丹敗退至科布多。康熙藉此喘息之際,平定了三藩,剿滅了吳三桂後,於1696年在“昭莫多(今蒙古國肯特山南)”與葛爾丹交戰,噶爾丹主力軍被清軍擊潰,侄兒“策妄阿拉布坦”也背叛他。1697年,康熙帝第三次征討噶爾丹時,他死於科布多(一說自殺,一說病死)。


葛爾丹當時代表西部蒙古利益,他對外蒙和內蒙征伐,而外蒙與內蒙則視大清皇帝為自己利益的保護者,故大清國為保護外蒙和內蒙的利益而進行戰爭,這戰爭持續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最後才徹底將準格爾汗國滅掉。但當時雖對西域的領土進行了全部的收復,但沒有明確標識所有權。隨著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無能。在清朝後期,周邊國家不斷蠶食我國的領土。尤其是晚清慈禧時代。到了“國之不國”的處境。


葛爾丹,據說是成吉思汗的後代,是草原上的駿馬!藍天上的雄鷹!是準格爾的民族英雄,也是我國(廣義上)的民族英雄。

葛爾丹,人們永遠敬重您!


bj山那邊是海


噶爾丹是在繼成吉思汗之後,蒙古族人中的傑出人物,一生都在和清廷爭奪天下,夢想重現鐵木真時期的輝煌,成為清朝政府最大的麻煩。康熙皇帝曾三次御駕親征,才終於把他打敗。那麼,噶爾丹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噶爾丹)

一、噶爾丹是準格爾部族人心中的“神”。

噶爾丹是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琿臺吉的第六個兒子。他出生的前一年,格魯派的第三個溫薩活佛羅卜藏丹津札木措曾向其母玉姆許諾,他死後將藉助玉姆的身體投胎轉世。

1644,羅卜藏丹津札木措活佛去世後的第二年,玉姆恰好生下了噶爾丹。因此,噶爾丹一出生就被認定為溫薩活佛。

在噶爾丹還很小的時候,格魯派僧眾就將噶爾丹迎往西藏,開始了系統的佛教文化的學習。

1656年,12歲的噶爾丹在西藏受到了達賴喇嘛的接見,拜札什倫布寺四世班禪為師。6年後,四世班禪去世,噶爾丹回到西藏,投入到了達賴喇嘛的門下,繼續深造。經過班禪和達賴喇嘛的精心培育,噶爾丹的佛學造詣遠近聞名,佛學知識淵博深厚。

17世紀時期的西藏,還處在政教合一的時代,班禪和達賴,既是宗教領袖,也是西藏政務的最高統治者。噶爾丹師從於班禪和達賴,集佛學大成於一身,無疑就是西藏僧眾心目中的“神”。這樣的身份為他後來的統一大業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平定內亂,圖取其意)

二、噶爾丹具有很強的政治軍事能力。

1666年,經過10年學習的噶爾丹回到了準噶爾部,協助哥哥僧格管理部族事務。四年後,部族內部發生了軍事政變,僧格被同父異母的哥哥車臣汗殺害,整個準格爾部陷入了內戰之中,一片混亂。

此時的噶爾丹敏銳地抓住了掌握部族權力的機會,他利用自己的身份,振臂一呼,收攏了僧格的舊部,迅速平定了叛亂,成為了準噶爾部的首領。

據說,他在平叛期間,曾率領區區20人就臣服了車臣汗的數萬叛軍,就是因為對方知道他是溫薩活佛,以致看到他時“眾審視驚喜,下馬羅拜為神”,不戰而降。

成為準噶爾部的首領後,26歲的噶爾丹野心急劇膨脹,他的心中一直有一個夢想,盼望有朝一日能成為成吉思汗一樣的英雄。因此,他隨後放棄了溫薩活佛這一身份,投身於統一蒙古的征程中。

在其後的數年時間裡,噶爾丹先後降服了葉爾羌汗國、喀什噶爾、哈密、吐魯番、阿克蘇等部落,一統天山南北,成為了蒙古族最強的部落。但噶爾丹並未就此止步,他繼續東征,率兵進攻漠北,迫使喀爾喀蒙古部舉族南遷。

至此,準噶爾部的擴張達到了鼎盛,遼闊的疆域不僅覆蓋新疆全境,還包括整個外蒙,甚至將整個青藏高原納入了準噶爾的版圖,以致噶爾丹向康熙提出“聖上君南方,我長北方”的要求。

(康熙親征)

三、噶爾丹是康熙帝一生的強勁對手。

噶爾丹的迅速崛起,無疑對清廷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康熙帝在成功地平叛三藩之亂、解決了臺灣問題後,終於騰出手來,決定親征噶爾丹,解決大清西北的嚴重危機,這才有了康熙帝三徵噶爾丹的事件。

1690年,雙方大戰於烏蘭布通。康熙出兵兩路,撫遠大將軍福全率軍左出古北口;安北大將軍常寧率軍右出喜峰口,康熙居中指揮。這一戰消滅了噶爾丹近萬精銳騎兵,迫使噶爾丹率殘部逃往漠北。

1696年,康熙屢次要求噶爾丹訂立盟約被拒,噶爾丹還揚言將從沙俄借鳥槍兵六萬,進攻邊境。康熙忍無可忍,再次發兵征剿。

康熙帝此次兵分三路夾擊,薩布素進兵東路;費楊古從西路出兵,堵截噶爾丹的退路;康熙帝親率中軍,從獨石口出發。噶爾丹望風而逃,不戰自潰,在昭莫多和費楊古狹路相逢,雙方一場鏖戰,噶爾丹大敗,只率數十騎狼狽逃去。

1697年,康熙第三次率軍度過黃河御駕親征,此時的噶爾丹已窮途末路,其長期盤踞的根據地伊犁被侄兒策妄阿那布坦佔領,手下親信也紛紛降清,噶爾丹回天乏術,自殺身亡。

總體上看,噶爾丹雖然最終敗給了雄才大略的康熙,但仍不失為一位志向遠大的草原梟雄。


張生全精彩歷史


噶爾丹實際上是一位非常有魄力的雄主,如果與清軍在烏蘭布通一戰取勝,噶爾丹將能夠直取北京,滅亡清朝也不是沒有可能。這也是康熙帝御駕親征的根本原因。真實的噶爾丹是謀略十足,懂得審時度勢,也一直懷揣著成為第二位成吉思汗的夢想。在俄國的史籍中,對噶爾丹的評價極高。

噶爾丹是衛拉特蒙古四部之一準噶爾部主君的第六子,10歲時被西藏喇嘛選中,被派到西藏日喀則在四世班禪和五世達賴膝下學習佛法。噶爾丹的名字來源於藏語,是兜率天的意思。噶爾丹在西藏並不喜歡研究佛法,而喜歡舞刀弄槍,這也決定了他以後喜歡通過武力來取勝。



噶爾丹和五世達賴的第五世總管是同窗好友,這為以後噶爾丹成功控制新疆和蒙古奠定了基礎,因為整個蒙古部落都信奉喇嘛教。噶爾丹有達賴喇嘛的加持,肯定技高一籌。達賴也希望通過噶爾丹來實現向更多地方傳播喇嘛教的目標。之後,作為部落君主的噶爾丹大哥被政敵殺害。


1670年,其母千里奔赴拉薩,要求噶爾丹還俗,為其哥哥復仇。噶爾丹義憤填膺,達賴喇嘛同意其還俗,並封其為博碩可圖的稱號,是靈異者的意思。噶爾丹回到部落後,娶妻嫂子為妻,召集部眾復仇,一步步崛起,從而控制新疆南北。他改進賦稅、整頓軍備,全部使用火器,派使者去莫斯科,製作連環瑣甲。



此外,噶爾丹的地域並不限於新疆一地。他先後拿下哈薩克大玉茲和中玉茲,兵鋒直至錫爾河。遠征中亞的薩雷闊裡山,幾乎征服了整個烏茲別克斯坦。他又成為沙俄心目中值得信賴的人。毫不誇張的說,準噶爾是一位擁有秦始皇能力和雄心的霸主。


廣諫院


千萬不要被電視劇忽悠,覺得噶爾丹可能只是一個蒙古小部落的叛亂首領,一方叛軍頭目,似乎與諸多土司王公無兩樣。

但實際上,噶爾丹是17世紀東部亞洲最有權勢的三個君主之一,這三個君主分別是沙俄的彼得一世,滿清的康熙,還有就是準噶爾汗國的大汗,噶爾丹。

準噶爾汗國在歷史書上幾乎消失,但是在它強盛時期,其領土疆域甚至不比同時期的清王朝差,在葛爾丹時期就已經進佔甘肅,青海,新疆,哈薩克斯坦及烏茲別克斯坦的廣大地區,人口在五百萬之間。

這樣一個大型遊牧帝國的君主,你說值不值的康熙親征?

事實上,清與準噶爾的戰爭整整持續了70多年,從康熙時代一直戰爭到乾隆時代,

1759年,清軍平定支持準噶爾的大小和卓叛亂,在乾隆的命令下殺盡準噶爾高過車輪的男子,徹底滅掉了這個民族,在歷史上只留下了一個盆地的地名,至此,天山南北歸清朝所有。


扣毛


噶爾丹怎麼這麼了不得,他到底是哪裡觸怒了康熙,怎麼能讓康熙三次去御駕親征呢?

勾結沙俄,對抗清朝

按照老規矩,先說說噶爾丹是什麼人。噶爾丹是蒙古準噶爾部的首領,而準噶爾部是衛拉特蒙古人的一支,而這個衛拉特蒙古人,其實就是明朝時製造了土木堡之變,俘虜了明英宗的瓦刺部

噶爾丹從小被送到日喀則,師從第四世班禪喇嘛。後來四世班禪喇嘛去世,他又到拉薩拜五世達賴喇嘛為師。24歲時,準噶爾部發生內亂,噶爾丹返回將其平定,並正式成為準噶爾部大汗。

噶爾丹

噶爾丹成為大汗之後,就開始向外擴張,先後與哈薩克汗國和喀爾喀蒙古

發生戰爭。而且噶爾丹還敏銳地發現了此時沙俄在中亞和北亞的擴張意圖,與沙俄結盟。公元1687年,在與喀爾喀部土謝圖汗的戰爭期間,噶爾丹得到了沙俄大批軍火援助,同時沙俄在噶爾丹出兵時也從貝加爾湖方向出兵,夾擊喀爾喀部,幫助噶爾丹取得大勝,佔領了喀爾喀蒙古的大部。

鼎盛時期的準噶爾汗國也異常強悍

而清朝此時也發現了沙俄在亞洲的擴張意圖,並已經在雅克薩等地與沙俄發生直接戰爭,因此準噶爾和沙俄這兩大強敵結盟的意圖引起了清朝的高度警惕。1689年,清朝軍隊在雅克薩擊敗沙俄。同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沙俄隨後不再公開支持噶爾丹,噶爾丹擴張的勢頭受到打擊。

要求與康熙平起平坐

在失去沙俄援助一年之後,噶爾丹再遭打擊。公元1690年,噶爾丹駐地科布多發生大旱,噶爾丹無奈親率大軍東征搶糧。但就在此時,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發動兵變,佔領了噶爾丹的本部。噶爾丹一看後路被斷,索性破罐破摔,竟然去進軍已被清朝視為嫡系的蒙八旗所駐守的漠南蒙古

。當年7月,噶爾丹大軍逼近距北京只有300多公里的烏蘭布通,直接威脅到了清王室的安全。

而且噶爾丹還拒絕的清廷的提和,並通過使臣對康熙說:

“聖上君南方,我長北方!”

這個表態可以說是犯了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大忌。中國古代要維護大一統王朝的正統性,講究的就是“天無二日,民無二主”,而噶爾丹竟然公開要讓清朝皇帝承認他和自己是平等的,這無論如何是康熙不能接受的。因此康熙決定御駕親征,討伐噶爾丹。雖然因瘧疾,康熙在起兵不久後返回,但清軍還是在9月擊敗噶爾丹,噶爾丹率百人逃回科布多。


康熙親征噶爾丹

但6年之後,噶爾丹再次進軍喀爾喀,早已對其有了警惕的康熙再次親征並再次將其大敗。次年,康熙第三次親征,將噶爾丹包圍在科布多附近。最終噶爾丹服毒自盡。康熙得報後要求將其骸骨照吳三桂例粉骨揚灰,將其骸骨“置京城外,懸掛示眾”。噶爾丹這一代梟雄,最終落得了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


桃花石雜談


康熙,清朝入關後的第四位皇帝,雄才大略,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擒鰲拜,削三藩,在位61年,是我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可是有一個敵人,讓她窮兵黷武,御駕親征三次,方能除掉。

那就是噶爾丹

當噶爾丹死訊傳來的時候,康熙正在巡視這黃河大堤,聽到這個消息,康熙當場跪在了黃河大堤上感謝天地。

那麼噶爾丹到底是誰,能讓康熙皇帝如此在意,聽聞他的死訊後竟讓高興到情不自禁,且聽我娓娓道來。

1644年,清軍入關定都北京,同年,準噶爾首領的第六子出生了,他就是噶爾丹。相傳此子是一個轉世的活佛,因此在13歲左右去西藏,拜達賴為師,修習佛法,研究武功。

噶爾丹在西藏呆了十年後,準噶爾內亂,噶爾丹大哥政變被殺,此時準噶爾群龍無首,他回到準噶爾,成為了準噶爾的首領。

十年佛法薰陶,並未改變他的本性。成為首領的噶爾丹,瘋狂擴張,想要統一蒙古各部,野心勃勃。不僅如此,還屢屢揮軍漠北,最後來到距北京七百里的烏蘭不通,清朝上下無不震驚。

在烏蘭布通,康熙的哥哥以及大將軍福全與他展開了激烈的對戰,雙方都損失嚴重,而康熙的舅舅也在此戰中身亡,清軍中了對方的緩兵計,讓噶爾丹逃脫了。在之後噶爾丹內外交困的時候,康熙看準了時機,在康熙三十五年在次御駕親征,噶爾丹的軍隊之生下數十人逃亡。

四處逃竄的噶爾丹還是要和清朝為敵,於是在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在次親征,這一次轟動一時的噶爾丹終於去世了。當時的噶爾丹已經是眾叛親離了,於是在1697年,死於科布多。對於他的死,有人說是服毒自盡,也有病死一說,但是不管怎樣,在噶爾丹死訊傳來的時候,康熙非常激動。

在噶爾丹的死訊傳來之時,康熙正在巡視這黃河大堤,聽到這個消息,康熙當場跪在了黃河大堤上感謝天地。康熙終於笑到了最後,解決了這個心頭大患之後,是的清朝的邊境線延伸到了阿爾泰山,清朝的版圖上增加了遼闊的漠北喀爾喀蒙古,領土面積一下子就增多了上百萬平方。


木劍溫不勝


大部分人對葛爾丹的看法是:認為葛爾丹所統領的準噶爾反叛清朝,而清朝是去平叛的。在清朝官方記錄裡,也是康熙去平定準噶爾。

清朝這樣認為的根源在於,葛爾丹是蒙古人,而清朝已經統治了大部分的蒙古人,皇帝不僅是中原的皇帝,也是草原的大汗。

其實,清朝與準噶爾之間的戰爭應該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而非清朝與附屬國或者附屬部落之間的戰爭!

葛爾丹屬於蒙古的一個分支,蒙古後來分為好多分支和部落,葛爾丹的這個分支最終在清朝的西北方向,近新疆,中亞,蒙古等地區建立了一個準格爾汗國。

全盛時準噶爾疆域達到700多平方公里,而且有南下的趨勢,其實,要是從另一個層面來看,當時的葛爾丹未必不是女真的努爾哈赤,準格爾未必不是後金。

因此,準噶爾的崛起引起了康熙的注意,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尤其是葛爾丹積極和西藏的達賴喇嘛以及沙俄積極聯絡,在康熙看來,如果準格爾入侵外蒙則清軍必須出手,如果準格爾向其它地方擴張,則會坐視。

但是,葛爾丹還是向外蒙(喀爾喀)進軍,在這樣的背景下,康熙多次親征打敗準噶爾,但是,康熙並沒有徹底打敗準噶爾汗國,只是重創了準噶爾,噶爾丹後來死了,才算消停一會,後來葛爾丹的子孫大有捲土重來之勢,這樣又經歷雍正一朝,直到乾隆年間才徹底打敗。

清朝與準格爾部之間的戰爭大概經歷了將近百年,而康熙三次親征只是代表了清廷對於這股來自西北勢力的重視與打敗他的決心。在沒有親征的時候,其實也是長時期的軍事對峙!

在和準格爾作戰期間,為了切斷準噶爾和沙俄的聯繫,清朝在戰勝沙俄的情況下與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割讓2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給沙俄,後來雍正也是簽訂了條約,割讓貝加爾湖周圍10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給沙俄,估計也都是出於這方面的考量,給沙俄一些利益,從而讓沙俄放棄對準噶爾的支持。

所以,準噶爾並不是那麼好打的!


史論縱橫


噶爾丹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竟然能讓康熙如此重視?這得從蒙古和清朝的關係說起。1635年,蒙古諸部的大汗林丹汗病逝,其子率眾歸降,蒙古其餘諸部相繼投降清朝,並奉皇太極為蒙古大汗,至此蒙古諸部正式淪為清朝的附庸。

1644年是一個特別的年份,這一年清軍入關,這一年噶爾丹出生。噶爾丹是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首領的第六個兒子,本來繼承首領的事情也輪不到他。噶爾丹可不一般,是大名鼎鼎的也先的後裔,甚至被藏傳佛教認為是活佛的轉世。不滿13歲便被接入西藏,拜達賴為師。

你們以為噶爾丹會潛心修行佛法,成為一個與世無爭的活佛,那可就打錯特錯了。修行佛法並沒讓噶爾丹放棄修行自己野心。1670年,準噶爾部落發生內亂,噶爾丹的兄弟相繼在內亂中被殺,於是噶爾丹回到了部落,靠著藏傳佛教的支持和自己的能力,結束了部落的內亂。

此時噶爾丹不在滿足於部落首領的稱號,他要成為蒙古大汗,他要再現先祖成吉思汗的偉業。噶爾丹不僅有野心,而且很有能力,成為部落首領後,噶爾丹很快的擊敗了衛拉特蒙古的其他幾個部落,建立了實際上的準噶爾汗國。



這樣以來就不得了了,衛拉特蒙古諸部原本是清朝的僕從,現在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和清朝一樣的國家,清朝是不可能接受這樣的局面的。而且噶爾丹揮兵蒙古大草原,實際上已經威脅到了清朝的統治。清朝治下還有其他部落,有樣學樣這種東西太容易發生。因此康熙把噶爾丹視為叛亂分子,先後三次御駕親征噶爾丹。


當然了,噶爾丹的實力,還不足以和當時威力猶存的八旗鐵騎相抗衡,在康熙持續的打擊下,噶爾丹明顯吃不消,汗國內的勢力不再聽從他的指揮。內憂外患之下,噶爾丹四處逃竄,於1679年死於科布多。


胡史亂翔


應該說,噶爾丹是蒙古族的傑出首領,有才能,有野心,但他命不好,碰上了一個比他更為優秀的對手康熙皇帝。

明清之際,蒙古族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漠西厄魯特蒙古三大部,其內部又分為若干部。漠南蒙古在清入關前已歸附清朝。康熙初,居住在天山北路的厄魯特准噶爾的封建大領主噶爾丹合併了其他三部,其聲勢威及於青海和西藏,又進兵喀爾喀蒙古。為了進一步擴張,噶爾丹竟與沙俄相勾結,而沙俄則想以噶爾丹為工具,以達到其侵佔中國西北地區領土的目的。

康熙二十九年(1690)噶爾丹率兵攻入內蒙古,康熙親征,激戰於烏蘭布通,噶爾丹大敗。康熙三十年,康熙帝親自與喀爾喀蒙古各部首領、漠南蒙古四十九旗會盟於多倫。多倫會盟的成功,促進了喀爾喀蒙古內部的團結,加強了內外蒙古同清朝中央政府之間的關係,宣揚了清朝的軍威,使噶爾丹叛亂勢力從政治上更加孤立,鞏固了北部邊防。康熙對會盟的意義,有深刻的認識,他說:“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敢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這正是康熙召開多倫會盟的指導思想。

康熙帝在三十五年、三十六年又接連進行兩次親征,噶爾丹敗死。

噶爾丹為登位,對親侄兒策旺阿拉布坦也要下毒殺,夠狠。


倪說歷史


要了解噶爾丹,先要了解下蒙古的一段歷史。

史上蒙古族由兩個基本部分組成。即“草原百姓”和“林中百姓”(斡亦剌惕、不裡牙惕),後來演變為東部蒙古(中央蒙古)和西部蒙古(以衛拉特為主)。

衛拉特人元明時期叫瓦剌(明代時曾俘虜明英宗朱祁鎮),清朝時期為厄魯特蒙古,原居住於葉尼塞河上游八河地區。成吉思汗立國時,忽都合別乞領有四千戶,與成吉思汗家族有世婚關係,在蒙古國中一直享有“親視諸王”的特殊地位。

元朝以後的15世紀中葉,草原上形成了強大的衛拉特聯盟,其首領也先汗(1407~1454年)曾短期統一東西蒙古各部,其勢力範圍東起興安嶺,西越阿爾泰山至巴爾喀什湖、蔥嶺,北起安加拉河、貝加爾湖,南抵大漠,成為元朝滅亡(公元1368年)後中國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最後一股強大勢力。

但衛拉特與漠西蒙古並不相同,前者是族群類型(可在不同地域演出不同歷史),後者是地域類型。

至清代衛拉特蒙古分為四大部:綽羅斯(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另有輝特等小部。在清代基本處於現在新疆青海區域。準噶爾部控制天山南北,另一部和碩特部在青海。

和碩特部的首領家族是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子孫,長期在衛拉特蒙古具有特殊地位,長期擔任任衛拉特盟主,西藏政權長期由和碩特部實際支配。

但在鄂齊爾圖汗時期,由於準噶爾的強勢,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琿臺吉與和碩特部鄂齊爾圖汗共為衛拉特盟主,最後準噶爾首領噶爾丹打敗鄂齊爾圖汗而把聯盟變為準噶爾汗國。噶爾丹時期四部共有二十萬戶,六十多萬人。

噶爾丹生於順治元年(1644年),是巴圖爾琿臺吉第六子。不到十歲時由西藏黃教認定其為西藏尹咱呼圖克圖第八世化身,被請到西藏達賴喇嘛處學佛法,與後來掌握西藏實權的桑結嘉措是同學。1670年,其兄僧格琿臺吉在準噶爾貴族內訌中被殺。噶爾丹得到達賴允許而還俗,自西藏回到準格爾擊敗政敵,成為準噶爾部琿臺吉。

噶爾丹奪得準噶爾統治權後,便積極向外擴張。1676年,噶爾丹俘獲其叔父楚琥爾烏巴什,並擊敗和碩特部首領兼衛拉特盟主的鄂齊爾圖汗,遂成為衛拉特霸主,把衛拉特聯盟變質為事實上的準噶爾汗國。兩年後獲得達賴喇嘛的贈號“博碩克圖汗”(蒙古諸部信黃教以獲得達賴贈號為榮,猶如西歐之教皇加冕)。隨後他又征服哈薩克、滅葉爾羌汗國,稱雄西域。

至1688年,噶爾丹進攻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繼而進軍內蒙古烏蘭布通,威逼北京。早在順治三年(1646),衛拉特各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奉表貢,清廷賜以甲冑弓矢。因而衛拉特與清朝是主從關係,所以史籍說噶爾丹對抗清朝是叛亂。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決心解決日益挑戰清廷權威的衛特拉蒙古準噶爾噶爾丹。遂發動三徵噶爾丹之役。1690年烏蘭布通之戰,噶爾丹敗退至科布多。1696年昭莫多(今蒙古國肯特山南)之戰,噶爾丹主力軍被清軍擊潰,侄兒策妄阿拉布坦也背叛了他。1697年,康熙帝第三次親征噶爾丹時,他死於科布多(一說自殺,一說病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