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摧毁一个熊孩子”

“熊孩子”本是北方地区形容孩子不懂事、调皮的一种昵称,带着既嫌弃又喜爱的成分。

可近年来,由于部分熊孩子的“恶劣行径”,这一称呼的含义渐渐变了,喜爱的成分少了,更多的是嫌弃和厌恶。

关于熊孩子,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溺子,等于杀子。意思是,做家长的,不能太放任孩子,不然迟早会害了ta。

熊孩子到底都做了哪些恶?

且看网友们的深切控诉:

“邻居家有个熊孩子,老喜欢到我家来玩,每次就跟鬼子进村一样,看到喜欢的东西,问都不问一句,直接拿走,好像理所当然一样。搞得我现在都不敢让他进门了。”

“遇到过很多次,有在咖啡馆乱跑打碎杯子的,去商场把商品翻来覆去弄乱搞混,还一个劲地大声嚷嚷,还有在电影院旁若无人大声说话、尖叫的,家长也不管管。”

“如何摧毁一个熊孩子”

“柜子里收藏了二十几个手办(动漫模型,可拆),但回家后发现基本都被肢解毁坏了,另外价值万元的耳机也不见了,且电脑硬盘中的资料被删,损失约有三万元。而这一切,都是来串门的亲戚家的熊孩子闯的祸。”

“看过一个新闻,西安一个熊孩子在2楼下电梯后,将电梯3至27楼的按钮全部按亮,结果让该栋楼一名业主怒扇了一耳光。我自己也遇到过,一个小孩上来就啪啪啪把所有楼层按了一遍,关键是我们的楼梯键是没有取消功能的,好想扇他!”

“如何摧毁一个熊孩子”

很多人都被熊孩子坑过,于是有了知乎上的一系列问题:

“如何摧毁一个熊孩子”

“如何摧毁一个熊孩子”

其中最经典的一个问题“摧毁一个熊孩子有多困难?”,关注者数10万,浏览量更是高达2亿多次。可见大家对熊孩子的“畏惧”程度。

“如何摧毁一个熊孩子”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熊孩子见得多了,你就会发现,一百个熊孩子可能会干出一百件不同的“英雄事迹”,但他们有一个普遍特征,那就是没有规则意识,“全世界都是我家,我想干嘛就干嘛”。

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缺乏引导和教育。

“如何摧毁一个熊孩子”

孩子年龄小,爱玩爱闹是天性。加上他们尚未形成成熟的是非观念,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很可能会由着性子乱来,做出一些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事情。这时候,需要孩子的父母发挥作用,对孩子进行适时的引导和教育。

可是现实中,许多父母根本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放任自己的孩子任性妄为。等别人找上门来,他们甩出一句

“孩子还小,不懂事”来推脱责任。

“如何摧毁一个熊孩子”

每个熊孩子的背后必然站着一个不称职的家长,熊孩子的行为,都是家长放任的结果。这种放任不但会影响他人,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父母可以原谅孩子所有的过错,大多数人也不会跟一个孩子较真,可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当他们离开父母进入社会的时候,社会是不会原谅他们的过错的。

“如何摧毁一个熊孩子”

前几年震惊全国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就是典型的一例。李某在校园内醉酒驾车,将两名女生撞飞,造成一死一伤。在被闻声赶来的保安和学生截住之后,李某叫嚣道:“有本事你们去告我,我爸是李刚”。最终,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有句话说得好: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不管挣了多少钱,事业发展有多顺利,如果没教育好孩子,将来肯定会后悔。

为了教育好孩子

称职的父母都是怎么做的?

主动学习

没有人天生就善于做父母,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优秀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教育孩子是一项旷日持久、异常繁杂的大工程,每个人在为人父母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关于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越早了解越好。

“如何摧毁一个熊孩子”

家庭和睦

孩子厌学,孩子不懂事,孩子性格不好...貌似都是孩子的事。但实质上,是家庭对孩子施加的影响出了问题。家庭和睦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如果父母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认知能力,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平等尊重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聪明的父母会以温和平等的方式和孩子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强迫和命令。多点鼓励和理解,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允许孩子犯错,同时以善意的方式帮助孩子及时改正错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是非观念。

“如何摧毁一个熊孩子”

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对父母的模仿。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不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深受父母的影响。作为父母,不但要跟孩子讲道理,更要用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们,为他们做好榜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