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你不知道的小起義,歷史悠久總有些不經傳的小故事

歷史上有過很多次起義之兩晉篇(包括西晉、東晉時期)

西晉

1.西晉元康六年(公元296年),秦雍連年大旱,略陽、天水等地大量百姓逃荒避難。在流徙途中百姓深得李庠照顧,於是推舉文武兼備的李庠為首領。行至益州時,刺史趙廞原本見晉朝衰亂,正有意割據巴蜀。於是趙廞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並封李庠為威寇將軍,然後派李庠殺了當地其他官員。趙廞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建元太平。

歷史上你不知道的小起義,歷史悠久總有些不經傳的小故事

杜弢

可惜其人忌才,殺了李庠,其大哥李特領兵進攻成都為弟報仇,趙廞被部下所殺,太平王朝覆滅。李特、李流等繼續戰鬥,後李流輔助李特之子李雄建立成漢王朝,此次是為李特起義。

2.太安二年(303年)五月,張昌為了反抗朝廷強徵壯丁聯合流民一起在安陸聚眾起義,立山都縣縣吏丘沈為帝,自己為相國。義軍趁朝廷變諸王爭權之機,攻城略地,無往不利,勢力一度擴大到荊、江、徐等五個州。第二年八月,荊州刺史劉弘派陶侃率大軍圍剿,張昌被殺,起義失敗。

歷史上你不知道的小起義,歷史悠久總有些不經傳的小故事

劉淵

3.永興二年(305年)公師蕃在趙(今山西、河北部分地區)、魏(今山東、河南部分地區)等地起義,然而不久後,兵敗被殺。他的部下石勒、汲桑在永嘉元年再次起義,八月,在東武陽(今山東朝城)被晉兗州剌吏苟唏擊敗,汲桑戰死。

石勒轉投劉淵,(306年)東萊郡大族王彌追隨怰縣縣令劉伯根反晉起義,劉伯根戰死後,他率軍轉戰今河北、山東等地,永嘉二年,攻打洛陽,被晉朝司徒王衍擊敗,隨後王彌投奔劉淵。劉淵匈奴左賢王后人,曾被司馬穎封為北部單于,後在左國城(今山西離石)自立,是為漢趙的開國之君。

歷史上你不知道的小起義,歷史悠久總有些不經傳的小故事

晉名將陶侃劇照

4.永嘉四年(310年)九月,晉朝下令驅趕流民迴歸故里,此時正在雍州宛縣一帶好不容易暫時安身的流民,拒絕返回。晉朝採取了強硬手段,流民奮起反抗。京兆人王如自稱大將軍,趁機起義,很快就聚集了四五萬人馬。晉軍被連連擊敗,王如與石勒聯合剷除其他勢力,沒想到事後石勒反手也把他打敗,永嘉六年王如不得已投降晉朝楊州剌吏王敦,之後被殺。

5.永嘉五年(311年)杜弢先後兩次起義,公元311年是為第一次。當時杜弢任醴陵令,巴蜀地區因為大旱,人民流離失所。

歷史上你不知道的小起義,歷史悠久總有些不經傳的小故事

晉元帝劇照

湘州刺史荀眺見流民眾多,都跑到他的轄地,於是準備以謀反罪名殺光流民。身為蜀中才子的杜弢於心不忍,加上流民對他的擁戴,於是舉起反抗的大旗。杜弢領著起義軍大舉進攻長沙,荀眺棄城而逃,反被擒獲。

建興三年(315年),晉元帝派兵討伐杜弢,惡戰之下杜弢兵敗投降。杜弢被晉元帝任命為巴東監軍,但是好景不長,原前來討伐的將領仍然沒有停止攻打。不得已,杜弢再次反叛,不過他的部將在打武陵時失敗,逃到湘州後被勸降成功,杜弢手下人馬潰散,杜弢死在逃亡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