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溝一近代風雲小鎮!知道嗎!歷史悠久


漁溝一近代風雲小鎮!知道嗎!歷史悠久


漁溝是淮陰城之北約三十里的一個古鎮。在風雲變幻的中國二十世紀前期,漁溝小鎮走出一批才俊,他們隨著時代大潮,各顯身手,書寫的自己的人生,為社會進步揮出一毫之筆。可以說,漁溝是淮陰近現代革命史的縮影。

大革命時期

▲▲▲

鴉片戰爭的失敗,主權的喪失,使中國許多知識分子進行了多方面的思索:是改良制度,維新自救;是實業革命,洋務自新;最後,聚焦理論陳舊乃積弊關鍵。於是,在辛亥革命之後,三民主義理論的推行,五四文化的覺醒,共產主義思潮的湧入,讓中國大地的土壤裡、空氣中,都充滿著推動社會進步的元素。

YU GOU

漁溝一近代風雲小鎮!知道嗎!歷史悠久


漁溝,古時臨大清河而興,唐詩有載,河淤而鎮衰落。到了清乾隆年間,修御道,經漁溝,再次繁華,大戶聚集。《淮陰風土記》中說:“蓋漁溝富室,曰吳、汪、杜;其著姓有吳,曰張、吳、蔣、鄭、丁。”在清康熙年間,由吳氏族人出資,興辦“臨川書院”,培育人才,當時,書院一般興辦於縣城,小鎮辦書院,可見其規模。1912年,清附貢生、地主吳鈡驥(1853-1919)受現代教育理念的影響,捐田一傾創辦漁溝兩等小學堂,開始了現代人才的培養。該小學後來發展成漁溝中學。

YU GOU

漁溝一近代風雲小鎮!知道嗎!歷史悠久


近代淮陰許多知名人物,都在漁溝小學啟蒙。如雕塑家滑田友;如淮陰的仁慈醫院首任華人院長、五里人曹濟生;著名作家司馬中原等。

目前知曉參加辛亥革命的最早的漁溝人物是吳引湘。

吳引湘(1875-1938)楚籣,號默存。清末邑庠生,因科舉廢,吳引湘去南京,考入“兩江優級師範學校”,後畢業,獎給“舉人中書科中書”。當時,淮淮漣泗一帶居住在南京老鄉成立“淮屬旅寧同鄉懇親會”,晚清舉人吳昆田的兒子吳涑任同鄉會的主任;吳引湘加入其中。辛亥革命前夕,淮淮漣泗一帶的淮安周實、阮式,泗陽韓恢、蔣太寅、韓德勤,漣水張大卓、賈伯誼、顧祝同等旅外青年,多秘密加入同盟會。他們多與在南京的“淮屬旅寧同鄉懇親會”有聯繫,並以此為基地和幌子,發展成員,秘密集會,傳播思想。周實和淮陰的秦選之還參加柳亞子組織的文學進步團體“南社”,鼓吹革命。周實還組織南社之分支“淮南社”,糾集革命志士。吳引湘參與其中。辛亥革命後,吳引湘任省立第六中學(今淮陰中學)學監。

1923年,大軍閥孫傳芳指揮部屬鄭峻在淮陰驅逐聲名狼藉的小軍閥馬玉仁,漁溝籍的吳珍中時任“淮淮漣泗四縣聯防”主任,參與此事。吳珍中(1878-1927)邑庠生,南通私立國文專修科畢業,署理咸寧知縣,後,任蕭縣縣長。民國二年,吳珍中以工貸賑興挑、疏浚包家河,但不久即淤。《淮陰風土記》中說:“今過其旁,乃與未挑者無異。”

任過民國初縣長的,還有吳其鉞(1893-?),字伯斧,江蘇省公立政法專門學校政治經濟本科畢業,山西省候補縣長署理壽陽縣縣長。

吳次藩,名其源,字固生,號次藩(1886-1982)清末秀才,初為塾師,後考入兩江優級師範學校,學習國文史地專科,畢業後聘教於江蘇第六師範學校。曾任北京地學雜誌編輯。吳次藩長顧祝同7歲,是顧祝同1916年進保定軍校之前的老師。二十世紀30年代,顧祝同飛黃騰達,吳次藩放下身段,出任顧祝同的機要秘書、省政府秘書長等職。吳次藩還撰寫過一部影射當代(1910-1920)人物的譴責性小說《江左十年目睹記》(原名《龍套人語》),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4年再次出版。

《淮陰風土記》中說:漁溝北灣“其地多蔣姓,間住夏姓,皆務誦書力作,為邑中士族。”在吳珍中掌握地方實權時,1928年,漁溝蔣氏宗族的青年蔣瑞清(1901-1988),經吳丹澂介紹,遠赴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七期,由此結識了分隊長杜聿明。蔣瑞清7歲啟蒙,14歲入小學讀書,18歲被保送到南通私立甲種學校;畢業後考入上海大學學習英語。大學時加入國民黨,畢業後從事教職工作。黃埔畢業,蔣瑞清首次參戰即在河南紅河廟戰役。1937年春,蔣瑞清隨杜聿明籌組機械化部隊裝甲兵團。

其時,蔣氏宗族還有一位青年蔣柔遠,在蔣瑞清之前,考入黃埔第六期,但目前資料不全,尚不知蔣柔遠的後來足跡。

介紹蔣瑞清投考黃埔的吳其鉛(1902年-?),字丹澂,江蘇省立第三農校畢業。其父琇中,亦為邑癢生。據家族傳,吳其鉛後來在“茅山”一帶任縣長。詳情不解。

漁溝一近代風雲小鎮!知道嗎!歷史悠久


就在蔣瑞清南下廣州的前後,漁溝東面的李大莊的青年李可拔亦來到廣州。1923年2月孫中山重返廣州,建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李可拔此時擔任孫中山大本營衛隊衛士。1925年2月,周仕第任大元帥府鐵甲車隊隊長,發展李可拔為共產黨員。1926年5月至9月,毛澤東主持廣州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時,李可拔被調撥為毛澤東的警衛,與毛澤東在一個黨小組。周士第後來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獨立團營長、團參謀長、代團長,第73團團長。李可拔隨著周仕第參加過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後李可拔負傷,經組織同意,去上海治傷,因囊中如洗,寫信往家中求助,無奈被家人拽回,從此脫離革命隊伍。

漁溝一近代風雲小鎮!知道嗎!歷史悠久


《淮陰風土記》曰:吳氏“其宗皆聚居漁溝,南門內有宗祠,而大興莊、南北吳集,亦頗有其支流餘裔”。清末,洪澤湖水退現灘,拓荒者大量湧入,包括吳楚蘭這樣的知識分子都在此購地。此時,吳漱泉一門遷居湖濱,即現在的南吳集。吳引漣(1889-1945),字漱泉。自幼學文習武,及長聲噪一方。民國初年,吳漱泉入安清邦,後開始收徒,匪首、豪紳投其門下者也不乏其人。吳漱泉整肅練勇,自訓一支隊伍以維護地方秩序。因養兵數百,門客眾多,家財漸不度支,吳漱泉即自置舟車,販運大煙、私鹽、軍火、藥材,以圖暴利。縣政府因其座大,無奈對其懷柔。為防不測,吳漱泉與西壩悍匪韓雄密約,互為犄角。1927年秋,吳漱泉收繳北洋軍閥的一個連的槍支彈藥後,率眾攜槍械開往盱眙縣,投靠政府,就任水警隊長,專事剿匪。後在剿匪時,右膀中彈,醫治不及時而截除,遂被綽稱為“吳獨膀子”。四年後,淮陰專員王德溥剿匪,辭職歸鄉閒居的吳漱泉被通緝,被迫逃往上海法租界匿住。

就在各路英雄各顯身手時,有一位學者潛質的青年在靜靜的鑽研業務。滑田友(1901-1986)出生於漁溝的一個貧困的木匠家庭, 1924年畢業於江蘇第六師範學校美術科; 1928年滑田友進入上海新華藝專學校學習素描。1930年春,滑田友將創作的木雕《小兒肖像》照片寄給徐悲鴻;春假期間,他到南京拜會徐悲鴻,受大師讚賞

漁溝一近代風雲小鎮!知道嗎!歷史悠久

l。

1932年,吳楚蘭之子吳覺去上海考入大夏大學,不久加入中共組織,任大學地下黨的支部局書記。時組織委員是淮陰籍的漁溝人胡增煌,胡氏家族住在漁溝西面,有糧田數頃,其堂叔胡海泉是國民黨復興系成員。胡增煌在1933年前後脫離共產黨組織,離開上海,投考黃埔軍校第17期,後在國民黨軍隊服役,具體情況不明。

吳覺在上海第三次被國民黨被捕。同學張國權和胡增煌前來看望;同時電報吳父,望其營救。兒子性命擔憂,吳楚蘭急赴長輩吳次藩處求援。吳次藩聞之,斥責吳楚蘭教子無方,指責吳覺不學好,不走正道。但責罵歸責罵,相救還是出手。此時的吳次藩是顧祝同的機要秘書,保管私人圖章等物品。於是,吳次藩以顧長官的口吻,寫了一封信,蓋上顧祝同的私印,給吳楚蘭帶著,去上海警備司令部疏通關係。

就在吳、蔣、李、胡宗族人才輩出之際,另一個家族也不示弱,這就是夏氏家族。夏氏有夏建瓴,字屋渠,漁溝北灣之蔣家巷人,張煦侯在《淮陰風土記》中稱“少英特,文思最敏,以光緒辛丑年補邑諸生,旋畢業於江北師範,歷任縣中校長暨省立各中學教員。”張煦侯等人倡議撰寫《淮陰風土記》之初,夏屋渠“首贊其成,又冒炎暑導遊四區,以五十之年,樂成人美,且興甚壯,所罕見也。”夏屋渠有四子,皆俊才。

老二夏如馪,字仲芳(1907-1979),以字行世。在1929年始,歷任民國淮陰縣政府黨部錄事、農協會籌備處幹事、淮陰縣四區助理員、代區長。其弟夏如愛(1915-1985),又名如藹,行四。1931年1月在揚州中學因參加革命活動被開除;7月考入上海吳淞中國公學,12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上海“一·二八”事變時,夏如愛因校毀輟學,回淮陰縣接上團組織關係,並被派到淮陰北區開闢工作。1932年,夏如愛參加漁溝暴動,任暴動隊秘書長。與暴動總指揮蔣希才一起指揮暴動,失敗後,蔣希才被捕叛變,後隨國民黨逃亡臺灣。夏如愛避走他鄉。夏如愛則在1933年調任共青團泗陽縣委書記;曾三次被捕而被營救出獄。

1930年,臧良治(1914-2002)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第16期,畢業後任民國政府國防部作戰參謀。臧良治1923年漁溝中學畢業,考入淮陰第六師範學校,1926年考入西安大學,4年本科畢業後。

“九·一八”事變後,吳覺因暑假回淮,在宣俠父的資助下,與張國權,胡增煌、陳白塵等人組織劇團,宣傳抗日。李可拔有兄李可誼,在國民黨淮陰縣黨部任職。此間,李可宜與吳覺等20多名淮陰青年俊傑曾燒香結拜;吳覺等人秘密成立“鐵血團”,以期與日本人戰鬥。而在此時,日本軍隊在上海公然挑起“一·二八”事變,轟炸南市等地區。正在上海花園坊的滑田友目睹了這恐怖的轟炸場面,觸動他後來創作雕塑作品《轟炸》的構思。1933年初,滑田友隨徐悲鴻去法國留學。

吳覺被大學除名,回家閒居。丹徒人管文蔚任中共無錫縣委書記,曾組織農民暴動,被捕、判刑,押往蘇北淮陰的監獄看管。管文蔚在獄中認識淮陰人謝冰岩,欲通過謝的關係,與當地的地下黨取得聯繫。於是,謝冰岩告訴其父;謝父託了了好友吳稻樓。於此,吳稻樓想到了吳覺,引見給管文蔚。吳覺與管文蔚之間的友誼自此始。吳稻樓譜名吳其粱,長吳覺兩輩,祖上已東遷丁集東邊,家庭殷實。

漁溝一近代風雲小鎮!知道嗎!歷史悠久


1935年,吳覺第四次被捕,與吳覺一同被捕的還有張一平等人。因李可宜等人的抗議,國民黨特務將張一平釋放。

“七七事變”後兩天,吳覺從鎮江出獄回家;夏如愛亦回家。由此,一大批青年由尋找真理而轉變到為民族解放的戰鬥中來。

抗日戰爭時期

▲▲▲

滑田友

漁溝一近代風雲小鎮!知道嗎!歷史悠久


“兄弟鬩於牆,外御其務。”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中華民族危亡在即,而國共兩黨的共同抗日的統一戰線形成,讓許多青年俊傑在民族解放的偉大戰爭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七七事變”後,滑田友沒有忘記被蹂躪的祖國,在法國參與和組織“巴黎留法藝術學會”,同時,滑田友以民族的情懷和對同胞的深情,開始創作圓雕《轟炸》立體構圖稿等作品。

抗戰爆發後,吳覺與宋振鼎、謝冰岩、夏如愛、夏仲芳等人在淮陰城組織“蘇北抗日同盟會”,號召民眾抗日。夏仲芳以國民黨員的身份參與蘇北抗盟活動。

此時,胡海泉為淮陰國民黨政府縣長。胡海泉是吳覺的朋友,敬佩吳覺的才華,因而在蘇北抗盟活動中,抗盟與國民黨地方政權統一戰線期間,胡海泉積極與吳覺等人合作。曾以“宴會” 的形式和名義,邀請國共兩方人物座談,共商抗敵大事。其時,共產黨組織在蘇北尚未恢復,這時的共產黨即指原來有共產黨員身份的蘇北抗盟成員。當時,由徐州失守後退來淮陰的共產黨員李銳(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秘書)在由胡海泉召集的宴會上“舌戰群儒”,宣傳共產黨的統一戰線理論;其間,是共產黨特別黨員身份的國民黨將軍韓練成在座。後來,在韓德勤下令監視、逮捕吳覺等抗盟領導人時,胡海泉竟然把密件給吳覺過目,提醒小心對付,結果被韓德勤撤職。

“七七事變”後,蘇州吃緊,但此時蔣瑞清父親去世,蔣瑞清請假回淮葬父接母,把價值田地免值贈與佃戶,攜妻女直奔長沙。時裝甲團已擴編為師,蔣瑞清升任副官主任。後該師改為第5軍,1939年初移駐廣西全州,蔣瑞清升上校銜。年冬,蔣瑞清奉命在崑崙關反攻奪關。於翌年二月底克復,俘日軍數百人。

抗戰興起,淮陰專員王德溥聽說吳漱泉帶兵有方,將其招回,授于軍職以抗擊日軍。吳漱泉後活動於淮陰、盱眙一帶,實力逐漸擴充,任保安二旅團長,率部輾轉於三泰、興化、通海如一帶,打擊日軍。

吳楚蘭在抗戰初出任宿遷中學校長,但因營救兒子,幾乎未履職。1938年,吳楚蘭原本準備和兒子一起奔赴延安,但因病去世。吳覺在組織蘇北抗日同盟會之際,委託李可宜等朋友秘密收買武器,準備武裝抗日。在操勞父親的喪事之際,吳覺通過幾位堂兄弟,採用動員國民黨地方軍隊基層人員認他為“師傅”的形式,秘密接觸軍隊人員,控制其武裝。

1939年3月1日,日軍佔領淮陰城,吳覺與豫皖蘇特委派來的陝西人張芳久、謝冰岩等人,在丁集的張圩組建淮陰抗日義勇隊,編有四個中隊,其中一支隊伍是吳引騰帶出的原國民黨的縣中隊;另一中隊約40人即由國民黨區長李可宜推薦,由小土匪、散兵遊勇、道會門分子組成。

李可拔亦長吳覺十幾歲,但敬佩其才幹,引為莫逆之交。抗日初,李可拔拉起一支隊伍。李可拔獲悉日軍的兩輛汽車要從徐州駛向淮陰。他把消息告知吳覺,吳覺決定由抗日義勇隊的獨立中隊和李可拔的武裝在漁溝東“五條路”佈陣埋伏,1939年3月28日,打響了淮海抗日第一槍。

吳漱泉長吳覺一輩,大吳覺23歲,但讚賞吳覺的才華,總想說服吳覺隨他去海通如一帶,帶兵。1939年3月,淮陰悍匪韓雄與吳覺部交戰於漁溝文殊庵,韓雄請吳漱泉出面媾和。1939年4月間,仍想說服吳覺的吳漱泉率部回鄉,在大興莊與日軍遭遇惡戰,斃傷敵數十,繳獲戰馬三匹,長槍十餘支。

1939年6月,淮陰、漣水、淮安三地的抗日武裝在黨組織的整合下,成立“八路軍山東縱隊隴海南進支隊第八團”,吳覺為團長。

在這支隊伍中還有一位青年才俊吳純一,譜名融德。後曾任八路軍115師的旅政治部宣傳隊隊員、鹽阜區建陽縣文工團團長、新四軍三師某旅文工隊隊長。新中國成立後,成為著名的紀錄片導演。

抗日隊伍中還有一位女性,即吳覺妹妹15歲的吳嫻。

此時在歐洲,留學的滑田友此時生活相當艱苦,幾乎斷頓。1939年德國入侵法國,巴黎淪陷後,滑田友把《轟炸》構圖稿藏於煤炭堆下。

在家鄉,1940年8月,夏如愛出任泗陽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

9月,淮陰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夏仲芳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出任縣長。1941年4月,俗稱“淮河大隊”的八路軍山東縱隊隴海南進支隊第八團整編為新四軍獨立旅三團,吳覺為團長。

後來,夏如愛任泗沭縣委代理書記。夏仲芳在1941年10月離任淮陰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職務,專任淮海專署的民政處長。轉年,夏仲芳以 “縣長”、“處長”身份,以青紅幫師傅為掩護,以開壇收徒為形式,在泗沭地區開展統戰工作,名噪一時。

吳道樓的輩分、年齡都長於吳覺,但十分佩服吳覺的才幹,在資金上也多給與援助。吳覺在敵後堅持時,吳道樓與張一平的家都成了活動據點,號稱“抗日大飯店”;八路軍東進淮海時,吳道樓等人籌集糧草,支援大軍。吳覺接任抗日民主政權縣長後,因根據地建設需要,成立縣參議會,吳道樓為參議長。後吳覺任淮海區專員,吳道樓亦任地區參議。共產黨幹部說笑:吳道樓的社會地位是隨吳覺的職務水漲而船高。

1942年,因世界大戰的格局需要,國民黨軍決定成立遠征軍司令長官部,以第5軍為主幹,移駐雲南昆明。3月1日,遠征軍由昆明出發,遠征緬甸北部原始森林,與日軍鏖戰數月,境況十分艱苦。8月,軍部全體人員返回,蔣瑞清升任第五兵站分監部少將分監,後改稱第5兵站分區司令。

1943年春,吳漱泉率部駐淮安涇口,日軍以其優勢火力猛攻,時已任國民黨89軍350旅旅長的吳漱泉率部與敵苦戰七天七夜,彈盡糧絕。吳漱泉本人身負重傷,命幾不保,於昏迷中被俘。被俘後,吳漱泉被偽軍第28師師長潘幹臣帶去治傷。傷愈投敵,任偽淮海第五支隊司令,自此淪為漢奸。

在蔣瑞清與滇緬邊境艱苦作戰,吳漱泉淪為漢奸,滑田友在異邦刻苦學習時,吳覺率民眾在敵後苦戰,並於1944年10月出任淮海行政公署專員。夏仲芳於1944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特別黨員。夏仲芳是淮海地區我黨幹部中完成了由三民主義信徒到信仰共產主義轉變的典型代表。

1944年10月前後,中共中央研判出日本不久即將戰敗,因而要求華中地區的黨組織抽調幹部,南下至江浙交界處的天目山脈地區,恢復原來曾有的根據地。在此之後,淮海地區由金明、朱一葦、夏如愛、胡宏、張光亞(女)等人組成精銳的幹部隊,隨粟裕將軍渡江南下至長興。夏如愛到蘇浙根據地,任天南地區專員。

在抗戰年間,漁溝還有一學子吳延祺(1917-)於上海大廈大學法律系畢業。

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終於迎來了抗戰勝利的曙光。

1945年9月,新四軍三師師長兼蘇北軍區司令員黃克誠發佈命令,攻打淮陰、淮安兩座城市,對拒不投降的日偽軍予以徹底的打擊。隨之,淮海專員吳覺奉命協助劉震、李一氓等人指揮攻打淮陰城,淮陰解放。

稍後,新四軍攻打偽軍吳漱泉部駐守的淮安城。在此前,吳覺曾幾次委派吳大姑娘,即吳漱泉胞妹捎信給吳漱泉,奉勸其率部起義。但吳漱泉稱已受“中央”(國民黨)招撫,竟拒不接受。9月22日,新四軍3師對淮安城發起攻擊,全殲吳部,吳漱泉死於亂槍之中。

蔣瑞清駐滇5年,負責後勤補給,績效卓著,尤其對美援物資處理得當,獲美國總統羅斯福贈的自由勳章,並先後獲國民黨政府頒發的干城、抗戰獎章,蔣介石頒發的勝利勳章。

解放戰爭時期

▲▲▲

蘇皖邊區政府

漁溝一近代風雲小鎮!知道嗎!歷史悠久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的前所未有的盛事。但是,在中國往哪裡去?我們應該建設什麼樣的國家等一系列問題上,國民黨與共產黨在理念、理論、政策上有著嚴重分歧,最後分道揚鑣。戰火再起,進入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9月,淮陰城解放。

勝利之日,淮海地區專員公署在城南公園舉行慶祝大會,專員吳覺登臺講話,號召市民珍惜和平,恢復生產,建設家園。胡海泉以開明士紳身份登臺發言,表示擁護新政府,擁護共產黨。

蘇皖邊區政府在淮陰城成立,第六專署(原淮海區)專員吳覺被選舉為邊區政府27委員之一。清江市被列為邊區政府直轄市,夏仲芳任市長,丁集人張一平任副市長。

二戰勝利,滑田友立即放大《轟炸》構圖稿,《轟炸》在1946年法國巴黎秋季沙龍及中國留法藝術學會會員作品展覽會陳列,後被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院收藏。

吳延祺在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南京市參議員,三青團南京支團部監察,南京市立高級補習學校校長。吳延祺著有《補習教育》一書。

抗戰勝利不久,蔣瑞清奉命赴錦州,擔任出關部隊之補給,後因單位撤銷,調入國民黨國防部聯勤總部服務。

抗日戰爭勝利後,臧良治任國民黨東北戰區司令部參謀。遼瀋戰役,國軍潰敗,回到南京的被蔣介石政府懷疑有通共之嫌,降職使用,安排在靠近長江邊的一個軍火庫任司令(實際被軟禁)。1949年,百萬雄師渡長江,在解放南京的戰鬥中,臧良治率部起義投誠。

1945年10月,吳純一隨黃克誠率新四軍三師遠赴東北作戰。後來曾任哈爾濱之南的中共五常縣區委書記。

全國人民期盼的成立聯合政府,和平建國的美好光景僅維持了一年,即進入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破壞停戰協議,1946年6月,國民黨的飛機開始轟炸淮陰城,國民黨軍隊圍攻淮陰,淮陰易手。10月底,在華東的新四軍與國民黨軍隊在蘇北鏖戰之際,蘇中、皖北、蘇北的地方機構,民主人士,家屬,有組織的向山東解放區撤退。

在北撤的大軍中,夏如愛到了煙臺,初期任煙臺市委副書記;到了解放戰爭的中期,夏如愛任膠東的北海地區副書記。夏仲芳在清江市機構撤銷之後,改任淮陰縣的城工部長,還是從事情報和統戰工作。後來轉任淮海專署生產處長。

已懷孕的吳嫻也走在北撤的隊伍中。抗戰勝利後,吳嫻和淮陰縣委書記、合肥人李霽明結婚,由此,李霽明算是半個漁溝人。大軍北上後,李霽明率領極少的人員堅持在淮陰,一直到北撤的人員南返,在淮陰一直戰鬥到淮海戰役開始前,奉命攜妻回家鄉安徽的合肥工作。

華東野戰軍在蘇北地區與國民黨軍激烈爭奪時,華野在蘇北成立南北兩個後勤司令部。吳覺以第六分區專員的身份,出任北線後勤司令部司令。在護送糧草、資料隨大軍到山東後,吳覺又返回蘇北,率地方主力激戰隴海線,以確保蘇魯交通線的暢通。1947年2月,吳覺以六分區黨委書記、專員、軍分區政委三職於一身,率兵苦戰於淮海。

李可拔此時以農民的身份生活。李可誼的工作不明,但兩個兒子此時都參加共產黨組織,後隨軍南下至四川。由此看出李可誼的政治傾向。

1948年間,16歲的中學生吳延枚參加國民黨軍。1949年,吳延枚隨國民黨軍隊退撤的隊伍進入臺灣。大概在1948年10月,在淮陰即將解放之前,胡增煌令部下化裝進入解放區,企圖把父兄帶出,但因胡增煌的父親和哥哥均不在家,胡增煌派入的小股人員不敢久留,僅帶走胡的母親等人。半年後,胡增煌也隨國民黨大軍潰退臺灣。

俗話說,公道自在人心。同在1948年,國民黨政權兵敗如山倒之時,滑田友應徐悲鴻邀請回國,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教授。新中國成立前夕,他拒絕了去臺邀請,等待和迎接新的時代,1949年以後滑田友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雕塑系主任。

1946年後,吳次藩出任顧祝同的陸軍總司令部秘書長。此時吳次藩也決定不走,留在大陸。

淮陰、淮安兩城再次解放。中共在兩個城區成立兩淮市,吳覺任軍管會主任兼任市長,夏仲芳任副市長。1949年2至3月間,蘇北區黨委要求六分區(原淮海區)抽選2000多名幹部,由六地委書記吳覺率領渡江南下,開闢蘇錫常新區。夏仲芳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第二支隊後勤司令兼政治委員的職務,隨隊南下。

新中國成立後

▲▲▲

漁溝中學

漁溝一近代風雲小鎮!知道嗎!歷史悠久


吳覺過江後,立即任常州軍管會主任兼常州地委書記、軍分區政委。率部在太湖剿匪,領導軍民恢復生產,發展經濟。

此時,吳次藩經中國國民黨黃炎培推薦,擔任鎮江中學校長。在吳覺與其他力量的作用下,1952年,吳次藩進入江蘇文史館任館員。吳次藩是明史研究專家,與張煦侯、秦選之、朱德軒號稱“西壩四大儒”。 後來他與吳覺初次相見,被其侄孫的超脫和談吐所震撼,感言:原來不知吳覺有這樣的才幹;如此才俊招進入國民黨,黨國就不見得失敗!

夏仲芳過江後,任蘇州專署民政處長。1950年,因“代人受過”,1964年起南京市參事室參事。1978年,夏仲芳看到了改革開放,撥亂反正的曙光,但不久即逝世,直到1983年得以平反。

1949年,蔣瑞清攜眷隨軍退守臺灣,後不久即退役。一名少將為什麼這麼快退役?箇中原委尚不知曉。但有一點,老長官杜聿明在淮海戰役中被俘,應該與此有很大的關係。蔣瑞清後供職臺北紡織廠,1969年屆齡退職,居家休閒。1986年,蔣瑞清因腦溢血去世。

1952年,國務院決定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建設《人民英雄紀念碑》期間,滑田友兼任人民英雄紀念碑美工組副組長;並以同齡人的感覺,創作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不朽之作--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五四運動》。這也是他個人創作的巔峰作品。

滑田友對新中國的熱愛,還蘊含在他創作的一系列作品中,浮雕《軍隊向前進》和《生產長一寸》,兩幅作品陳列在第一屆文代會主席臺兩側;畫作《耕者有其田》是開國大典時陳列在天安門城樓上的四幅繪畫之一。

稍後,吳覺調任國務院治淮委員會秘書長,實際全面負責新中國第一個水利治理工程。李可宜亦在淮河水利專科學校工作。“三反五反”開始,李可宜遇到麻煩,其子急找吳覺,得以脫難。此時,胡海泉和李可拔在家鄉同時遇到麻煩。李可拔躲過危機;胡海泉則死於1953年。

新中國成立後,吳純一出任江西上饒市副市長。後來,吳純一回歸文藝界,在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任編導。編導的科教片有《防治血吸蟲病》《大瑤山瑤族》《哈雷彗星》等。吳純一拍攝 的《黃鼬》獲1980年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科教片獎和1984年南斯拉夫第十四屆國際科教片榮譽獎。

吳覺在1955年因工作瑣事,在黨內受不公正待遇,被關押一年後獲釋。幾年後,在譚震林、曾山等人的關心下,吳覺到河南三門峽水電站,屈就“工程局副局長”;1960年代後,因身體原因調回江蘇,閒居在鎮江。

建國後,夏如愛出任湖南邵陽地委書記,省財委副書記,副省長。撥亂反正後,任商業部調研室代理主任,國家工商管理局副局長。

吳延祺到臺灣後,初任職於中央幹部訓練委員會,後在“革命實踐研究院”分院主持教務。1967年後起,任該院通訊部輔導委員,副主任。發起成立“中興詩歌研究會”,另在東南工專教授中國文化。1973年和1976年兩次出席世界詩人大會;“中華學術院”詩學研究所聘其為研究委員。曾任過《民意月刊》編撰委員;著述有《泊園詩草》等。

1977年,淮陰漁溝人祁田出任國家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祁田,原名吳其佃(1920-2008),吳珍中的女兒,早年就讀於復旦大學和重慶大學,1946年初,由組織安排,從重慶奔赴延安,參加革命,加入中國共產黨。


吳延枚到臺灣後,開始自學,並以“司馬中原” 筆名開始文學創作,與同是從蘇北當兵、年齡相仿的青年作者段彩華,朱西甯一起,號稱“軍中三劍客”。

1962年,司馬中原以中尉軍銜退役,專事寫作。上世紀80年代始,司馬中原的創作轉向靈異主題故事,“嘗試從鬼的典型裡尋找人的感情”。 在主持中國廣播公司深夜節目《午夜奇譚》中,司馬中原把耳聞目睹的一些鄉野奇譚說給聽眾,是當時熱門的廣播節目之一。後與時俱進,走上熒屏,在衛視中文臺主持節目,因而有“講鬼名嘴”和“鬼學大師”的譽稱。司馬中原有長篇小說、中篇及短篇小說、散文等數百單篇,集結成冊後,大約在七、八十部左右。其中《春遲》獲得臺灣第22屆“國家文藝獎”。另外,描寫斑鳩的散文《火鷓鴣鳥》則被“國立”編譯館選入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被視為“以文字描繪聲音”的極佳示範文學作品。司馬中原現任中華語文著作權仲介協會董事長,作品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名字被收入牛津版《世界名人錄》。

漁溝一近代風雲小鎮!知道嗎!歷史悠久


其間,漁溝還有醫學博士吳其鐸,曾留學德國,為蔣介石私人醫生;當選過臺灣的“國大代表”。但具體情況不詳。

漁溝一近代風雲小鎮!知道嗎!歷史悠久


1958年,在臺灣的胡增煌誕生一女,即後來紅及東南亞的臺灣影星胡慧中。胡慧中以《歡顏》出道,紅遍東南亞;直逼林青霞;特別是演出的《霸王花》系列電影,以其閃電式目光、姣好的容貌,深入大陸觀眾的心底。2007年,時淮陰區文化局長兩次在南京金陵飯店會洽胡慧中,贈送由著名篆刻家吳自標製作的“秀外慧中”方印一枚。意邀胡慧中回鄉探親、觀光、投資、辦學。2008年,胡慧中偕其夫隨江蘇省政協的一個代表團,到了家鄉淮陰王營的一個小學捐資,但距老家漁溝差之毫釐。

漁溝一近代風雲小鎮!知道嗎!歷史悠久


滑田友在晚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現代雕塑大師滑田友謝世,被譽為中國現代雕塑的奠基人。

1979年10月,吳覺復出,任南京工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江蘇省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上任後,吳覺以慣有的作風和魄力,尊重知識分子,規劃教學科研發展規劃。在南京高校中較早提出否定“文化大革命”的觀點,指出“文革”是一場災難。在撥亂反正工作完成,教學正常開展之後,吳覺主動提出辭去院長職務,培養青年幹部,楊永沂、劉忠德、韋鈺等青年知識分子走上領導崗位。

1984年4月30日,吳覺走完了平凡、光輝、戰鬥的一生。

滑田友的大部分作品由家屬捐贈給了中國美術館、國家博物館、上海中華藝術宮等國家級各大美術館收藏。其中上海中華藝術宮設“滑田友”專館長期陳列。2007年,在中國全面抗戰開始的“盧溝橋事變”發生60週年之際,滑田友的女兒將雕塑《轟炸》捐贈給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漁溝一近代風雲小鎮!知道嗎!歷史悠久


時光已經走進新的世紀。今日,健在的吳延玫歲至耄耋,幾近封筆,胡慧中也已息影。眾多的漁溝籍俊傑走過他們傳奇的人生,留下了七色的彩虹,百年傳奇,近乎落幕。而年輕一代的漁溝英才又在書寫輝煌的史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