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八股文」難度有多大?

說起我國千年來的科舉制度,便不得不要提在明朝後期實行的八股取士了,很多歷史書都評價八股取士禁錮了文人的思想,讓官員們成為當時朝廷中只會做事的奴才,他們只是國家培養的行屍走肉,沒有任何思想,而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寫一篇“八股文”難度有多大?

在明朝時期,曾經規定,科舉考試專門以四書五經來命題,且主要是以儒家文化思想為基礎談及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雖然儒家學說在我國千百年來統治者們都是堅定不移地被貫徹和實行的,當然也在一方面打壓了其他文學思想的發展,因此很多的史學家都認為他這麼做無疑是比焚書坑儒,更為嚴重。

寫一篇“八股文”難度有多大?

元朝是從八股文的結構,是非常有特點,裡面有“破題”作為八股文的開頭,然後有“承題”進一步闡明八股文所要闡述的意義,“起講”來講述自己要論證的中心,可以使用古人的言語,或者是自己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最後還有“落下”來進行收尾但這些僅僅是八股文中的大概,其中裡面還有很多的修辭和文學方式。

寫一篇“八股文”難度有多大?

八股文被很多史學家所詬病,但是每一個寫出八股文的人都是相當有本事的,像我國古代歷史上最著名的唐寅,唐伯虎,他最擅長的便是寫八股文,正是因為當時唐伯虎的文章過於出彩,導致牽連進了一場著名的考試作弊案,而後來才有了醉生夢死,花天酒地的唐伯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