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下一步的走向,可能会超出你的预料

楼市下一步的走向,可能会超出你的预料

当下的住房市场已经出现两个调整迹象:

一个是房子促销增多。前些日子还是傲慢的开发商,一改其傲慢形象,开始对客户好了起来。新推出的房子,无论从价格上,还是促销力度上,都是前所未有。但是,今年7月、8月住宅成交量同比均是下降的,而且对比2016年、2017年同期也均是下降的。

另一个是土地流拍增多。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今年土地流拍已经达到了历史相对高位,截止到9月20日,流拍已达824宗地。显然,土地流拍增多也会影响客户的信心,从而造成购买意愿的下降,减少客户数量。

但是,土地流拍并非市场下行信号,而是过高的地价限制住了房企买地的动力:

在限价严厉的一二线城市,地价居于高位、房价严格受限,房价地价差很小,不足以覆盖建安成本、运营成本和税费,项目就有可能面临不赚钱甚至亏损的局面;而在房价已到高位的三四线城市,房价也处于停滞状态,即使不限价,房价也很难再继续上涨。既然房价地价差算不过账,房企拿地也就慢慢趋于理性了。

这里面还有两个问题,大房企土地储备充足。根据全国前19强房企的上市公司年报分析,其合计土地储备面积折合成规划可建面积大约相当于19亿平方米,它们去年全年合计销售面积为3.2亿平方米,以此匡算,未来两年,这19家房企不用再拿一宗地,也可以销售5.9年。

二是小开发商被排除在外。他们是被排除的对象,他们的实力拿不到土地,以后将变为正常现象。

可以预见,以后的房地产市场,将向大开发商逐步集中,这个就是另一种类型的垄断。垄断一形成,就有相当大的力量来对抗外界压力。

地方政府地价预期未变

地方政府是不甘自降地价的。

因为房价已经高企,拆迁补偿安置成本水涨船高。如果低价出让土地,卖地收益不足以覆盖拆迁、补偿、安置成本,地方政府将入不敷出,这是个亏本的买卖,那又如何愿意白费力气拆迁安置、出让土地呢?

而且,地方债的偿还压力巨大,没有土地财政,庞大的地方债又如何偿还利息?这也导致地方政府不可能低价卖地。

面粉的价格不降,面包的价格当然也不会降。

楼市下一步走向如何?

7月31号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非常明确地提出“稳中有变”,我们需要“变中求稳”。

包括稳经济、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地产、稳预期等等,稳定是第一位的。

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楼市不会大起大落,房价没有大涨大跌,进入“大稳小乱”的新时期。

所谓大稳,就是调控体现了调整和控制,未来五年,楼市将在“不突破上限、不穿透下线”的区间内小幅波动就像重症病人心电图。过去“刺激、火爆、打压、冰冻”的三年轮回周期论不会再现。

所谓小乱,是指地方政府有的在收紧,有的在放松,有的在刺激,有的在打压,因城施策转向一城一策、甚至一城多策,小乱局面不可避免,但是不会影响整体楼市的大稳。

我们判断,房产会在大范围内进行横盘调整,整体形势是稳定的。如果出现房价大涨大跌的新闻,一定是个别现象,你要稳住阵脚,不要一叶障目,乱了方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