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佛法的中心要搞清楚

南懷瑾先生:佛法的中心要搞清楚


一般人經常問我,老師啊,你告訴我,老師啊,慈悲一點,不要給人家聽到嘛,沒有關係,你告訴我,我前生什麼變的?我說,我也不知道誰,什麼變的。佛法有四句話,欲知前生事,你想知道自己前生是個什麼人,今生受者是,你這一輩子的,生出來,父母、家庭、社會、時代,乃至所遭遇的、所經過的就是你前生的、業力果報的一個反影,種子生現行。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你問,自己這一輩子修行來生會怎麼樣,今生作者是,看你這一生所作所為、行為做到什麼程度了,這就說明了業力結使的關係,所以三界天人,我們修持,佛法的修持就是了這個業力的結使,不是了,你把它轉化過來,已經是非常大的功德了,這個東西都沒有動搖,打坐,坐得好,就是佛啦,所以昨天,講到禪宗方面,南嶽懷讓禪師接引馬祖的話,你在這幹什麼?打坐呀。老和尚你幹什麼?他說,我磨磚啊,我做鏡,沒有鏡子啊,把磚頭磨好了做個鏡子照。馬祖不是講他,磨磚豈能作鏡嗎,那個磚頭能夠做鏡子啊,不行的啊。他說,那你幹什麼?我打坐啊,打坐幹什麼?要成佛啊。那麼磨磚豈能做鏡,打坐焉能成佛啊。

打坐是修定法,身心修養的一個境界,即使你定得很好,就在定中轉化前生、今生,甚至來生的習氣轉變,這個就是佛法的中心,搞清楚。所以初禪是離生喜樂,什麼叫禪呢,這個禪定的禪,禪者,拿中國的字,嚴格的講起,就是靜態到極點的靜,靜,動靜這個靜。也可以講三點水淨土這個“淨”,等於把我們一杯水、一個東西擺在那裡,把他冷卻、晾乾、洗乾淨這個作用,所以叫做靜,靜字下面叫禪,古代翻譯講的。在這個境界裡頭,你檢查自己心理習氣的狀態,慢慢、慢慢轉化,這個是佛法,不然呢,初禪離生喜樂,二禪定生喜樂,不是你學佛的人才有哦,再三給大家……這不是我說的噢,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這是定,是共法,甚至於其他的外道什麼都會呀,這個關鍵要弄清楚,這個關鍵弄不清楚,以為這個就是佛法,太差遠了,要了解這個道理,至於八十八結使,九十八個結使與三界天人的,這個關係,我沒有時間給大家多講了,我們這裡閩南佛學院的這幾位老師,都是會的,不需要我多講,而且我也沒有時間,我講的比他們不會高明,一樣的,大家去留意,自己去研究,我來不及,所以把禪定的道理這樣交代清楚了,不過我也不知道我交代清楚沒有,這個關鍵應該是瞭解了,所以上午也告訴過你們,

定境,四禪八定非修不可,是佛法同一切外道的共法,反過來講,外道都會,你佛法更應該會。

第二點要了解,沒有禪定,你想轉化習氣是非常困難。不可能,因為身心的寧定下來,等於說把無始以來這個習氣,慢慢慢……把它軟化了,慢慢的修,這叫做修行。你譬如說,我的老朋友,這一次因為我到了這兒,我在國內的老朋友五十年不見的,都特別趕來看我了,大家又碰面,八十歲的那麼多,對不住,老朋友們不要見怪,我看來他們都是,我當年我一、二十歲跟他們是朋友,那個毛病啊,一點都沒有改變,但沒有改變,還加四個字,變本加厲,他生來世不曉得如何得了噢,這是真話。老朋友們來看我,不能說假話,一定送他一個真話。好話是難聽的,假話是好聽的。這是世界上的大原則。這是講到習氣的問題,修行就在這裡。

――摘錄自《南禪七日》


南懷瑾先生:紛亂糾纏的心念,如何解脫?

南懷瑾先生: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

南懷瑾先生:採宇宙精華的方法——日輪觀

南懷瑾老師:用三年到九年時間專心修道會是什麼樣子

快來算筆賬,看你不熬夜的人生到底有多賺?

南懷瑾先生:佛法的中心要搞清楚

南懷瑾先生:佛法的中心要搞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