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的子女后代现状如何?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河南巩县人,中国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1923年,常香玉出生于河南巩义市董沟。父亲名叫张福先,是个民间的戏曲艺人。常香玉因为父亲的缘故,从小耳濡目染,逐渐养成了对戏剧由衷的酷爱。那时候因为家里穷,生计艰难,常香玉在9岁时就开始学戏,当时社会上普遍认为女孩子学唱戏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因此常香玉的学艺遭到同族人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常香玉不得不跟了干爹的姓,改名为常香玉。

常香玉的子女后代现状如何?

常香玉跟随父亲搭班学艺时,曾先后拜过翟燕身、葛燕亭、周海水等人为师,初学武丑、小生、须生,后专演花旦。1933年,她又跟随王金枝,徐双槐学艺,在学艺生涯中,她的父亲常说“戏是苦虫,不打不成”,并以此为教条,常因常香玉的一点小失误,就将她打的皮开肉绽。父亲疯狂严厉的教导让常香玉细心精练每一个动作,并努力做到极致。1935年,在跟着父亲到开封闯荡时,她凭借文武不挡,生旦俱佳的出色演技崭露头角,很快便成为戏班的主演之一。

常香玉的子女后代现状如何?

1944年,常香玉结识了与她终身厮守,相濡以沫的丈夫陈宪章。在他们喜结连理后,陈宪章辞去工作,专门为常香玉写作剧本。在他们夫唱妇随,共同努力下,一部部脍炙人口,让人拍手叫绝的剧本相继问世,比如《白蛇传》《花木兰》《拷红》等都属于经典中的经典。在演出生涯中,常香玉风格独特,唱腔优美,个性强烈,后来人们将她的演唱风格称为“常派”。

常香玉的子女后代现状如何?

常香玉的子女后代现状如何?

当夫妻两人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时,才发现,这远远不够一架飞机的钱。于是,丈夫陈宪章再次埋头编剧,常香玉倾力演出,一个爱国主义题材的剧本《花木兰》横空出世,并响遍大江南北,感动国人无数。也正是《花木兰》剧目的成功,常香玉筹得了15亿元人民币(旧币),夫妻两人立刻用这些钱加上自己的所有积蓄,为国家贡献了一架米格15战斗机。如今这架飞机依旧被停放在北京航空博物馆展出。

2004年6月,常香玉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2岁。常香玉生前曾说:“艺术是生命,气节最重要,民众为父母,奉献是责任。”终其一生,她都践行着“先有人格,后有戏格”的座右铭。她也用着实际行动,一言一行告诉世人,什么才能叫做德艺双馨!

常香玉的子女后代现状如何?

常香玉育有两女一子,长女常小玉和次女陈小香都继承了常香玉的衣钵,成为有名的豫剧大师,为豫剧的发扬光大和常派的开枝散叶做出了重大贡献,甚至在1986年,常小玉还登上美国芝加哥的舞台,成为豫剧常派登上国际舞台上的第一人。常香玉的儿子陈家康出生于1948年,如今也是事业有成,据说在国内和泰国都有着自己的事业,而且为人非常孝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