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河南豫剧大师,常派创始人常香玉的艺术人生?

常香玉是著名的豫剧名家,1921年出生于河南巩县的一个偏僻的山沟里,幼年家贫,家里有八口人但只有半亩地,常香玉到了九岁的时候,开始跟豫剧演员的父亲张凤先学艺,不久后又进入了科班学艺。

半年后常香玉出了戏班,开始跟父亲到处搭班演戏,在军阀林立、土匪横行的年代,这些戏曲演员的日子很不好过,常香玉从小就受尽了苦楚。

如何看待河南豫剧大师,常派创始人常香玉的艺术人生?

正是有着这些经历,常香玉在唱秦雪梅、邵巧云、祝英台、红娘、白素贞等富有反抗精神而又悲苦的女人才会如此动情。每当常香玉演出的时候,往往是她在台上哭,观众忍不住留下眼泪;她在台上笑,观众们也充满着喜悦。

也正是由于她深刻的体会到战争、战乱的苦楚,所以她才会在抗美援朝期间,发起并组织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并且带领剧团到朝鲜前线,为人民志愿军鼓励演出。

如何看待河南豫剧大师,常派创始人常香玉的艺术人生?

一、唱腔艺术上的革新精神

过去在传统豫剧里,豫东调和豫西调是互不交流的。常香玉比较早地打破了这一传统框框,把长于表现昂扬情绪的豫东调和长于表现深沉情绪的豫西调粹合在一起使用。

后来,她又把豫剧里的(二八板〕和〔流水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长于叙事和抒情的(二八流水混合板〕,这样就大大扩展了豫剧唱腔的表现能力。

解放以后,常香玉的艺术视野更加开阔了,对豫剧唱腔的革新也就更加大胆了。她在几十年中创造的许多优秀的、丰富多彩的唱腔,对丰富和发展豫剧旦角的唱腔艺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如何看待河南豫剧大师,常派创始人常香玉的艺术人生?

二、从生活出发,表现剧中人的思想感情

常香玉经常从生活中汲取那些动人的音调,给自己的唱腔不断增添新的音乐语汇。所以,她的唱腔,总是洋溢着浓郁的生活和乡土气息。她比较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细腻地体现剧中人的思想感情。

常香玉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设计唱腔的时候,总是反复琢磨,除了把握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总的思想感情的基调,还特别重视挖掘剧中人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思想情绪。所以她设计的唱腔,都是个性鲜明而绝不雷同的。

如何看待河南豫剧大师,常派创始人常香玉的艺术人生?

三、博采众长

善于吸收众家之长以丰富自己,扩大唱腔的表现能力,这在常香玉唱腔艺术中也是很突出的。

她的吸收借鉴是十分广泛的,从京剧、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到河南曲子、坠子,甚至南方的越剧、湖南花鼓戏以及歌曲等,凡是对自己的唱腔有帮助的东西,她都吸收过来为她所用。

当然她的这种吸收借鉴,并非生搬硬套,而是把外来的曲调与豫剧本身的曲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混然一体,不露痕迹。这都是需要有很深的功夫和很高的技巧才能做到的。

如何看待河南豫剧大师,常派创始人常香玉的艺术人生?

常香玉是豫剧的一个非常富有特色的标签,在戏曲界基本上是提起豫剧首推常香玉,她所创造的“常派”艺术,也为戏曲界提供非常多的豫剧人才,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艺术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