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县积贫积弱的历史追问

网上有一篇阜城县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由1949到大约1996横亘半个世纪的阜城县始终积贫积弱。这里不在复制粘贴那篇文章,我们只是从那篇文章找点线索。

1.1951年土改完成后随后衡水专区被肢解,阜城县景县古城被划到沧州专区。但是直到1962年阜城恢复建制,闹了几乎十年的洪涝灾害,恢复建制后仍不行,直到文化革命1968年才开始有所减弱的洪水,这期间的天灾在加上农村公社的实践,可能有人会说全国都一样,但是在全国都一样的基础上洪水虐一个县域过地区长达20年,几乎一代人一个时代也过去了。1979年12月18日阜城霞口才开通公路。同时1984全乡重新乡镇调整政社分离完成。

2-很多人说阜城县落后是地方政府没摸到一条路子,确实也是重要原因,但是阜城县经过长达20年的洪涝灾害造成阜城县先天不足也不能忽视,说下雨洪水怎么就这么厉害让一个地区先天不足了?对,时间窗口错过了。

3上世纪80年代中期阜城县才开始步入正规,才开始有全国性先进名人,注意这些同时代名人才会是真正的发展要素,历史名人的挖掘也只有今天文化产业发展的今天才能开始发掘经济中的文化产业。而刚刚开始的那时是不行的。1991年古城开始了轻工业。进入汽车灯具市场。

3从九十年代开始到今天又苦苦发展了30年,虽然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由于你发展人家也发展,所以感觉阜城不管怎么用力总是比人家慢。比如景县高铁已通,阜城还要等三年。三年人家怎么样了?

4阜城其实就是夹在清凉江和南运河的一个地域,行政面积并不大,也就是说农业基础面积总和并不多,我们的工业发展资本累积是靠辛苦和靠天过日的,政府在筹集资金时农业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当然后来21世纪初农业税取消并补贴,这是后话了,也就是说阜城县发展工业时,农业基础原始积累薄弱。

5阜城县即便短短30年来也出现了并不多的大型企业集团,但一个县城靠几个企业家是非常不靠谱的,要发展起来,必须形成产业带,最好是工业产业带。而这远的不说和景县一比就知道了,景县恰恰这方面做的还可以。漫河西瓜古城灯具有所雏鹰但感觉还是没铺开!

阜城县积贫积弱的历史追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