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銳評丨「喊話」張小平呼喚良性的人才競爭

红星锐评丨“喊话”张小平呼唤良性的人才竞争

今日,一篇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以紅頭文件方式“喊話”原副主任設計師張小平,稱其離職直接影響中國登月工程,要求其返回研究所脫密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對此,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相關負責人向紅星新聞記者回應稱,自媒體寫的事情完全誇張,單位絕不是要求“綁架”他回來。張小平確實是辭職了,單位只是履行一個正常的程序要求他回來脫密。

红星锐评丨“喊话”张小平呼唤良性的人才竞争

引發熱議的文章 圖據網絡

從年薪十多萬到年薪百萬,從個人的角度,怎麼看都是進步,怎就成了非得用紅頭文件“喊話”並引發輿論熱議的一個事情?從國企到私企,張小平借力民營資本,在核心科技領域繼續發展,契合“雙創”理念。

但這一熱點事件背後,折射出某些部門、單位的用人觀念和制度,並未隨著這40年的改革浪潮一同進步,反倒有點固守不前。

從國家層面來看,40年改革開放的背後,真正推動時代進步的,恰恰是給予這些“千里馬”自由馳騁的空間。勞動力能從土地裡解放出來,源於農村生產關係調整;人口能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城市改革的啟動不可或缺;今天,當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並非難以想象。

50多年前,加里•貝克爾就堅定地認為:決定人類前途的並不是空間、土地、自然資源,而是人的智慧與能力。到如今,如此洞見早已成為人們的共識。近年來,各地、各行業搶才爭才,引才用才,此起彼伏,不可勝數。不可否認,短期內,對高端人才的爭奪可能導致有人“截和”、有人做嫁衣的失衡,因此我們不免聽到不同的聲音:誰又“輸血”了,誰又“失血”了。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呼喚良性的人才競爭。

良好的競爭從哪裡來?唯有更透明、更公開。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吃夠草。市場經濟的時代,科研院所又不是真空罐,不可能讓所有科研工作者都只講無私奉獻,而不在意應有的待遇和地位。

人才是潮水,在大洋裡湧動。這意味著,對於領導而言,比起發掘人才,更可貴更難得的是一如既往愛才、惜才、用才,如果能為每一個人才搭建人生出彩的舞臺,修建安身立命的港灣,大潮自然洶湧而來。

應該看到,在國力日益強盛的同時,對於核心領域、關鍵技術的攻關更加迫切。只有實現了自由可持續的人才流動,優化人才待遇,才能從根本上激活科研人才隊伍的創造性,提升核心領域、關鍵技術的自主科研實力,讓航天發動機這些大國重器更早、更快地助力新時代。

END

文丨觀諸

評論文章來稿請投:[email protected]

一經採用,稿酬從優

如果您發現本新聞有虛假不實等問題

歡迎向我們後臺留言舉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