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六君子」赴死120年:你所不了解的他們

“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戊戌六君子”赴死120年:你所不瞭解的他們

你也許還記得,這話是譚嗣同說的。120年前的今天,“戊戌六君子”慷慨就義。

但……除了譚嗣同外,你還能說出其他“君子”的名字嗎?

當年,戊戌變法只持續了103天,領袖康有為和梁啟超逃往日本,赴死的譚嗣同、楊深秀、楊銳、林旭、康廣仁、劉光第成為了改革而犧牲的經典象徵。

“戊戌六君子”赴死120年:你所不瞭解的他們

戊戌六君子

六人中,最出名的當屬極具反叛精神的譚嗣同。他本可逃脫,卻選擇以身殉道,梁啟超曾將他稱作晚清思想界的一顆“彗星”。

同樣慷慨赴死的林旭當年才24歲,是六君子中年紀最小的一位。被捕後,有老獄卒說他“在獄中時時作微笑”。《中外日報》也報道稱,他臨刑時“先號咷而後笑”。

“戊戌六君子”赴死120年:你所不瞭解的他們

林旭

作為最年長的一員,據稱在其餘五人下獄後,楊深秀深感他們年輕有為,便向慈禧太后求情,結果演變成要求慈禧將權力交還光緒帝的爭論,最後為此賠上性命。

“戊戌六君子”赴死120年:你所不瞭解的他們

楊深秀

一些君子的獻身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細節。

作為康有為的弟弟,康廣仁的死頗有些“以弟代兄罪”之意。此前,在康有為積極活動時,康廣仁很有些看法,覺得“規模太廣,志氣太銳,包攬太多,同志太孤,舉行太大”。他最早預言了維新派的失敗,卻在誅殺六君子的詔書中被視為罪魁。

老獄卒說他在獄中哭喊不公,也有人說他臨刑前大氣從容,記載不一。

“戊戌六君子”赴死120年:你所不瞭解的他們

康廣仁

有評論稱,在當時人看來,楊銳還顯得有點“冤”。他站在康有為一派的對立陣營,是戊戌變法另一方思想代表——張之洞最器重的幕僚之一,不過也是變法中的重要人物。慈禧發難前,他正打算離京奔喪,但被張之洞留了下來,錯過一個本可以逃掉的機會。

“戊戌六君子”赴死120年:你所不瞭解的他們

楊銳

最後一位君子叫劉光第,是個在刑部供職達十餘年的清廉小公務員。他曾經生活困苦,名字也傳達了家族對他光耀門第的期望。據稱,被壓上刑場時,這位投身革命的稱職刑部官員大驚並大罵:沒有提審,沒有定罪,難道就要殺頭嗎?

“戊戌六君子”赴死120年:你所不瞭解的他們

劉光第

不少人認為,“戊戌變法”其實還有一位“第七君子”——張蔭桓。

有分析說,張蔭桓是戊戌變法的實際推動者。他曾代表朝廷赴倫敦參加維多利亞女王在位60週年慶典,長年從事外交工作,深受光緒帝器重。他在戊戌政變次日被捕,在捉拿新黨諭旨上,名字還排在“戊戌六君子”之前。由於英、日等國公使的營救,張蔭桓得以暫免一死,流放新疆,但在兩年後被六百里加緊諭令賜死。

“戊戌六君子”赴死120年:你所不瞭解的他們

張蔭桓

值得一提的是,1898年“戊戌六君子”血灑菜市口後,一位叫沈藎的青年覺得國家前途黑暗一片,遠走日本留學。後來,他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殉職的記者”。

“戊戌六君子”赴死120年:你所不瞭解的他們

沈藎

戊戌變法在流血中失敗,有人說,清政府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被自己折斷了。不過也有人表示,當時慈禧是被維新派的激進“逼”到了對立面,“戊戌六君子”被處決後,清廷改革的步子並沒有停下來,帝國最後十年的一些新政甚至比康有為走得更遠。

只是時局變換,王朝還是走向末路。

“戊戌六君子”赴死120年:你所不瞭解的他們

綜合:《中國經營報》《國家人文歷史》《北京晚報》《晶報》《中華讀書報》、華聲在線、澎湃新聞、騰訊文化、騰訊評論、公眾號“饅頭說”

​更多精彩內容,全新互動體驗,盡在“下文”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