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消費者自認金融知識不夠,「掃雷行動」開課

金融消費者素養的提高迫在眉睫。

近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佈《金融消費者教育現狀與展望》報告(下稱“報告”)稱,目前我國有大量消費者金融素養不足,近65%的消費者意識到自身金融知識不夠。消費者難以識別金融風險是非法集資、欺詐銷售、電信詐騙等事件頻發的誘因之一。

9月25日,螞蟻金服宣佈開啟針對消費者金融安全教育的“掃雷行動”,支付寶和網商銀行、媒體志願者將在未來兩年內,通過“掃雷行動”金融消費者保護計劃,把金融知識送到100個鄉村、100個工廠、100所學校和100個社區,通過對公眾提供金融安全教育,降低其遭遇金融犯罪的風險。

65%消費者自認金融知識不夠,“掃雷行動”開課

“掃雷行動”開啟金融安全教育

儘管金融消費者素質在逐步提高,但依然存在不少地方需要改善與彌補。

25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指出,金融消費者素質目前存在三點問題,首先,目前金融消費者的金融知識還有待提高,尤其是在風險識別方面;其次,數字金融加大了風險識別及防範的難度。

“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降低了金融消費的門檻,也使更多人暴露在金融風險當中。這部分人大多信用素養低、抗風險能力差,帶來了金融消費者教育和安全保護問題同等量的提升。所以,我們面臨一個嶄新的環境,按照以往的思路或者方式很難解決現在的問題。”曾剛稱。

第三,曾剛還表示,教育的有效性也值得探討。“過去很多金融消費者相關教育非常零散,不具備持續性和系統性。另外,金融教育理念尚存誤區,針對性也略不足,這些都需要進一步改善。”

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加入到金融消費者教育與保護過程中。在“掃雷行動”啟動儀式上,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宣佈升級“支付寶天下無賊”計劃,在延續13年前的“被盜全賠”承諾基礎上,新增兩項內容:一是針對消費者金融安全教育的掃雷行動;二是協助監管機構、警方打擊互聯網犯罪的“天朗行動”,力求從用戶教育、行業共治、保障兜底三方面入手全面保障金融消費者安全。

“金融消費安全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應從下面三點來開展工作。第一、堅持金融為民,教育為先;第二、堅持多措並舉,注重實效;第三、堅持多方聯動、久久為功。”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副局長尹優平在“掃雷行動”發佈上表示。

電信詐騙防治重點從“防盜”變“防騙”

同日,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網絡空間安全與法治協同創新中心聯合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共同發佈了《中國電信網絡詐騙分析報告》(下稱《分析報告》)。

《分析報告》顯示,電信網絡詐騙整體呈現出犯罪手段多樣、騙術翻新快的特點,並且目前案件多發、高發的總體態勢沒有改變,同時網絡類詐騙發展迅猛。報告還預測,農村地區人群或將成為防詐騙的重點關注對象,而未來的防治重點也將從“防盜”轉變為“防騙”。

從目前已發的案件來看,電信詐騙犯罪波及的地域範圍遍佈全國,東部沿海省份以及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城市是電信詐騙犯罪的重災區,還在不斷向中西部地區蔓延。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廣東受詐騙網站攻擊32萬次,位列第一;其次是北京市,受攻擊30萬次;第三名是上海市,受攻擊13萬次。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公民個人信息洩露漸多,詐騙分子的詐騙對象也從原來的“漫無目的”,逐漸發展到現在的“精準詐騙”。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成為各種精準詐騙的上游支撐產業。

《分析報告》指出,在眾多詐騙手段中,如機票退改簽詐騙、冒充電商平臺客服退款詐騙、冒充熟人詐騙等,均是詐騙分子根據網上買來的詳細身份信息,量身定製詐騙腳本實施的精準詐騙。

針對機票退改簽詐騙等16種最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類型,《分析報告》總結出了九種遠離詐騙的方法。具體包括:一,不要輕信親友遭遇不測的說辭;二,異常信息要向相關部門官方客服電話進行核實;三,公檢法機關機關不會在電話中辦公;四,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短信中的“熟人”;五,在網絡上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六,投資者應該在正規的投資網站進行投資,天上不會掉餡餅;七,退款操作應在網購平臺中進行;八,不點擊非官方的鏈接;九,不要輕信短信中的內容,更不要點擊短信裡的不明鏈接,以嚴防釣魚網站,或者手機被植入木馬。

同時參會的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董祝禮表示,針對消費者教育,一是要幫助消費者豐富金融消費知識,讓他們認識這些雷,強化消費者的合同意識、審慎意識。二是要幫助消費者提高安全意識,使消費者進一步增強辨別這些雷的意識,做到防患於未然。三是要幫助消費者提高依法維權能力,消除這些雷。

https://www.gxcgcf.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