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少年为当第一杀人……输不起的孩子有多可怕?!

14岁少年为当第一杀人……输不起的孩子有多可怕?!

文 | 小T(TOPKID_CN)

图 | 网络

14岁少年为当第一杀人……输不起的孩子有多可怕?!

前段时间有段新闻让人触目惊心:

《中科院研究生糟高中老同学连刺4刀身亡》

14岁少年为当第一杀人……输不起的孩子有多可怕?!14岁少年为当第一杀人……输不起的孩子有多可怕?!

曾是同窗好友的两人,被害人因善心的好言相劝而引到嫌疑人的嫉妒、不满、怨恨,突遭横祸。

悲剧也源于在两年前的同学聚会上,被害人劝说嫌疑人不要沉迷游戏。

而在接下来的两年内,被害人在读研,而嫌疑人则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连连失利。

一个选择积极上进,不管生活再困难,都依然热情善良;而一个却选择怨天尤人,时时都充满阴暗戾气。所以一个想帮助挽救的热情举动,在对方嫉妒、扭曲的心里,却被理解为恶意,于是便把自己不如意的愤恨,一股脑发泄到一个善良无辜想拉他一把的同学身上。

这种人,可以说是「输不起」的表现。

还有一则新闻,也让人颤栗:

调查同学家庭住址、埋伏在对方家楼下、朝其胸前背后连捅十数刀,刀刀致命……不久前发生在

山东淄博雪宫中学的故意杀人案,14岁的凶手用这样的手法,残杀了自己的同班同学。

背后原因仅仅是出于嫉妒。

被害人的学习成绩在班中常居「第一」,而嫌疑人则多排在仅次于他的「第二名」。

案发前,嫌疑人还曾恶狠狠地发出「警告」:「你会考必须考4个B,如果考得比我好,我一定杀了你。

「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级第一了。」

不容许别人超过自己,「输不起」的孩子究竟有多可怕?

现在很多家长疯狂追求「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遗余力地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

天价学区房、昂贵补习班、放弃工作陪读等……

可以说每天听到的都是「碎钞」的声音

这么大的付出,却是因为家长将孩子当成了自己虚荣心、胜负心的炫耀方式,是他们只能赢、不能输、更不能丢人的私人物品。

孩子「输不起」,家长更「输不起」。

14岁少年为当第一杀人……输不起的孩子有多可怕?!

杨澜对此也说过:


「现在的孩子输不起,长大也赢不了!」

在一次采访中她说道,女儿先是在一所公立小学读书,然后在北京的国际学校上中学。

有一次她在餐桌上问女儿,两种学校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

女儿想了想,说在本地的学校,老师总是让我们别犯错误;在国际学校,老师鼓励我们不要怕犯错误。

这也让她心生感慨: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家长、孩子都这么怕犯错误呢?

「赢得起也输得起」,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的,他们更需要有这样的成长氛围、有这样的家长,还有家长的引导和帮助。

我们与其在孩子无法面对挫败的时候后悔不已,不如一开始就教会孩子坦然、积极地面对失败。

14岁少年为当第一杀人……输不起的孩子有多可怕?!14岁少年为当第一杀人……输不起的孩子有多可怕?!

邻居前几天「吐槽」,说她的6岁女儿好像太「玻璃心」了。

问了才知道她家女儿最近学会了下跳棋,一招一式像模像样,不禁引来家人对她的称赞,夸她聪明之类的,孩子自然沾沾自喜,自己都觉得自己很聪明。

但是有赢就有输,况且很多时候也是家人在让着她。只要偶尔赢她一次,孩子立马受不了,眼泪哗哗就下来了....

妈妈耐心跟她解释要玩游戏,就要讲究游戏规则,输了才有进步的空间,以后会下得更好。虽然当时她貌似听懂了,但下次玩输了,又不禁掉下眼泪来.....

「这才6岁啊,得失心就这么重,长大还得了?!」邻居很发愁。

14岁少年为当第一杀人……输不起的孩子有多可怕?!

孩子「输不起」是一种正常现象,他们并不是得失心重,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去面对失败。

白岩松曾说:

「不但要教孩子如何去赢,更要教会他们如何漂亮地输。」

犹太人认为:「输」是一种让孩子快速成长的重要资源。它能够让孩子拥有直面人生的勇气,能够让孩子更好地去思考,这样他们就会变得更强大、睿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认为:

「6岁之前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期,一旦孩子的性格固定,以后就很难去改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青少年犯罪和年幼时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输不起,赢不了」,这样的观念应该在父母对孩子的日常教育中有所显现。要知道,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习惯、心理认知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

14岁少年为当第一杀人……输不起的孩子有多可怕?!14岁少年为当第一杀人……输不起的孩子有多可怕?!

如何在玩游戏中让孩子明白输赢?

有一位妈妈,在平日和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第一局,孩子赢——给孩子信心

为的是让孩子在胜负欲的支配下,对游戏感兴趣。也让孩子体会到胜利的喜悦和激动。对自己有信心。

赢了第一局的孩子,这时候可能会得意洋洋地炫耀,这时候妈妈应该做好「不怕输」的榜样:虽然我这次败了,但我不会放弃,我会努力想办法。

第二局,孩子输——明白人生有赢有输

这局妈妈要赢,为的是让孩子明白游戏有输有赢,教ta学会面对失败。

输了的孩子可能就立马很沮丧,甚至「自暴自弃」,表示对游戏不再有兴趣。

妈妈在这时候要给孩子多多的鼓励:你这局虽然输了,但是妈妈会给你加油,只要你努力认真,你就一定会赢的。但如果现在放弃,那就永远都赢不了。

第三局,孩子赢——努力是有回报的

这局让孩子赢,是为了验证上一局妈妈说过的话,只要认真想办法,努力就有收获。

第四局,孩子赢——更平静看待胜利

经历过输赢之后,孩子体会到了胜利的喜悦、失败的沮丧,再次面对输赢时,ta逐渐学会用更理智、更平静的心态去看待。

一般来说,孩子这时候都会非常得意。作为「输家」,妈妈要学会「示弱」:妈妈输了你就这样说我,宝贝你输的时候,我都有安慰你……

有过输的感觉,所以孩子知道输的感觉,ta也就会像当时被安慰时那样来安慰妈妈。

第五局,孩子输——学会正视失败

这一次,妈妈赢。

因为要让孩子知道,是因为ta的鼓励和安慰,妈妈才会不断努力,直到取得胜利。

第六局,孩子赢——拥有一颗「同理心」

最终的胜利属于孩子,除了想让ta开心结束这场游戏之外,也希望孩子在获得胜利时,不会被胜利的喜悦给冲昏头脑。

在一次次胜利、失败交叠中,教会孩子拥有一颗「同理心」,在庆祝胜利的同时,也会记得鼓励失败者,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胜负。

14岁少年为当第一杀人……输不起的孩子有多可怕?!

当然重要的还有我们作为家长,首先要转变观念,当我们不在对输赢「妖魔化」之后,孩子自然也不会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游戏中的胜负只是一个方式,我们希望孩子能学会坦然面对生活中的输赢。

-END-



留言


宝贝在玩游戏时会很在乎输赢吗?

对于这样的情况

你是怎样引导和解决的呢?

14岁少年为当第一杀人……输不起的孩子有多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